沒有時間線,沒有叙事線,熟悉的林奇式表達。
看到四分之一,似曾相識感油然而生,這不是很像小說《百年孤獨》嘛。時空被透明玻璃做的魔方來回切換,随時可以切到任意一個情景。你會看到有人可以彼此相視,卻處于不同空間,無法交融。魔方再轉,一群人又突然切換到眼前,共處一室。
魔方旋轉,時空玩兒轉。
無困于時空,人物和情節完全被思維左右,思緒随便把它們拎來調去,如同天馬行空般的浮想聯翩,這實在是浮想聯翩的影像兌現。
接近片尾四分之一,鄧恩點破:我想告訴你事情的來龍去脈,問題是我也搞不懂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這是一個小小的暗示。
喜歡卡夫卡的的林奇,卻緻敬了《百年孤獨》,是英雄所見略同?
在影像表達領域,林奇是一夫當關。
如果你願意多想一點:以小我孤立世界,無視一切規則,規則就不複存在。如果在頭腦裡你做得到,你将擁有一個帝國。
這是影像自由,想像自由,還是思想自由?
林奇沒有着力于用故事感動人,更沒有用哲思引導人,隻是信手拈來地把規則搗了個稀碎,主打一個四兩撥千斤:
我已自由,你看着辦。
事了拂衣去。
《内陸帝國》比《穆赫蘭道》柔和了許多,片中一切情景都隐約着林奇溫情脈脈的凝視。
緻敬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