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Rose
編 | 長條

《隻有芸知道》改編自導演馮小剛摯友的真實經曆,想必是一段相濡以沫、深情隽永的愛情故事,導演也是奔着表達愛情理想而開拍的。在這部電影中,觀衆确實能夠感受到這份感情的“美”,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純粹又浪漫的愛情充滿期盼,對那些唯美故事總是在心中有着一份期許,在電影院裡,也有一部分觀衆被銀幕上演的生離死别所感動。

電影的主人公在異國他鄉相遇、擁有陪伴他們的寵物、住在遠離城市喧嚣的小鄉鎮、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極光,這些像是童話般的情節浮現在我們面前,确實能夠都給觀衆在感官上得到想象性滿足。但是在我看來,以真實故事的基礎上而去炮制一出“精緻”的情感,這隻不過是導演的自我感動,用精心的布置來換取觀衆的眼淚,人物的形象是做到位了,但是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沒有靈魂的。

電影講述了隋東風(黃軒飾)在愛妻羅芸(楊采钰飾)去世後,為了完成妻子的夙願踏上旅程,回憶起他們曾經過往的珍貴瞬間。電影展現得非常精緻讨巧,全片幾乎鋪滿了新西蘭的自然風景,抛開故事而言像是在欣賞新西蘭旅遊宣傳片,對情節的鋪陳卻沒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

對于這對愛侶的相處曆程,影片采取了極簡的手法,盡力将基調歸于平淡從容。但是在這份平淡中,我們是否能窺見真實呢?從隋東風遇見羅芸,共處十幾年的生活當中不曾有過激烈的矛盾沖突,大部分生活圖景都如靓麗風景般美好,兩人之間所産生的矛盾從來都避而不談,這不符合現實生活的處境,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隻有浪漫化的一面,卻不能體會到夫妻之間共處十幾年情緒激化的瑣碎細節。
雖然,為兩人證婚的房東太太(徐帆飾)以個人經驗談了真實夫妻的吵與和,幾句台詞表達确實給力,但這也隻是說說而已。

愛情故事中更好的表現來自于二人如何相戀,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彼此之後他們在生活之間的改變,然而在電影裡卻依靠一場所謂的賭局,然後以百分百的中獎概率使得他們成為彼此的歸宿,二人的愛情來得太如突然,沒有足夠的鋪墊。羅芸剛開始對愛情的态度是處于戒備的狀态的,但是随着遇到隋東風之後有了改變初心的想法,此時人物處心積慮的狀态糾葛沒有很好的展現出來,隻是一筆帶過,突兀的情感狀态無法與之共情。

隋東風的角色設置是個踏實的形象,十幾年如一日細心照顧着妻子與家庭,勤奮踏實的工作給妻子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把房間打造成對方喜歡的樣子。但是,羅芸後續覺得生活不應該禁锢在中餐館裡,特别是希望成為他們的朋友梅琳達那樣環遊世界,所以在極光下許願,希望中餐館毀于一旦,這種明顯偏于現實邏輯。

既然有個非常愛你的丈夫,可以滿足你的許多需求,不應該表現為隐忍的态度,完全可以溝通商量,而不是靠“隻有芸知道”這個戲劇化的反轉來給觀衆沉重的反饋,這樣隻會往原本真實性的情感越來越脫軌。

我們都向往簡單而又純粹的愛情,也羨慕現實當中那些一生相守的戀人,那些動人的愛情故事也令人着迷,但是電影需要故事内部自洽的邏輯。真實事件的原型确實能讓人動容,但是回到電影,不能一味的打感情牌,堆滿配樂的刻意煽情,影片故意展現原生态的純愛故事,但是能夠感受到真實性卻少隻又少,馮小剛隻拍出了想象出來的自我感動,這種創作态度實際上挺不真誠的。
(以上圖源均來自網絡)
END
正經吃甜品,放肆評電影,更多精彩,盡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