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都毀滅了,為什麼還要生孩子,怎麼還要搞家庭危機?因為導演缺錢啊!結果呢,劍走偏鋒,用1700萬的成本賺回了3個億。

1、異形窺伺分娩
母親分娩的時候,異形在她身後徘徊、窺伺,這是本片最驚心動魄的一個場景。當時這位母親有多痛苦,有多堅強!

如果分娩這件事不好理解,換成一件比較通俗的事。
比如你突然内急,腹痛難忍,還是憋到極限的那種狀态。這時闖進一頭怪獸,誰出聲音就吃掉誰。
你隻能忍住,千萬不能宣洩出來。肚子的痛楚讓你快要昏厥過去,你還要捂住自己的嘴,咬緊牙關不能發出呻吟。
你期盼怪物快點兒離開。平日裡,它追你的時候,迅捷如閃電,此刻卻不緊不慢,聞聞這兒,嗅嗅那兒,完全沒有要走的意思。
你的一秒鐘簡直和永恒一樣漫長。
2、幸存者隻是活在活人的地獄裡
人類的适應能力真的很強大。影片中一家人想出很多點子解決聲音的問題。

這麼一來他們不僅成功的成為幸存者,還有餘力嘗試過上正常生活。
人類總能苦中作樂。寂靜的田園生活看上去倒是很惬意。事實上,這些隻是假象,美好而且脆弱。

一個不小心弄出一點噪音,畫風突變。
前一秒還是晚餐後的遊戲時間,其樂融融的起居室,下一秒就成了屏息凝神等待死神降臨的人間地獄。
這一次怪物沒有出現,雖然僥幸脫險,但是全家人的臉上寫滿了絕望。



然而,生活還要繼續,不論世界毀滅與否,家庭中總會有煩惱,煩惱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3、後末日時代的家庭危機
電影的選擇,不是展示世界末日降臨的震撼場面。(場面太大,花錢太多,導演玩不起。)


而是小中見大,講述一段更貼近觀衆生活,容易引發共鳴的家庭故事,一場後末日時代的家庭危機。(幾間空房子,一片荒地,省錢。)

因為一次意外,異形殺害了家裡最小的孩子。全家人沉浸在悲痛和自責中,每個人都認為是自己的錯誤造成的意外。

這次事故是本片的激勵事件,或者說,它打破了這個家庭的日常。家庭成員都在嘗試找回生活的平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母親的方法是再生一個孩子。她希望借此撫平喪子之痛。

兒子的方法是變得更膽小。他時刻演練駕車逃跑的步驟,風吹草動都會奪路而逃。

女兒的方法是叛逆,她不順從父親的指令,和父親對着幹。

她認為父親不再愛她了,因為她寵愛弟弟,卻害死了弟弟。

父親的方法是保護還活着的家人。
他保護妻子的方式是支持她生孩子。
他保護兒子的方式是訓練他适應環境,強迫他到危險的野外。

她保護女兒的方式是确保她遠離所有危險的事物,強迫她待在安全的地方。

母親決定生孩子,是一場豪賭。但全家人都支持她,為了迎接新生命,他們做足了準備工作。



可是,父親和孩子們之間的分歧,悄悄的給即将到來的意外鋪好了路。

4、弄出聲音等于自殺
如果,你被告知半夜起床不要看鏡子,很快你就會發現身邊充滿了反光物體。最要命的是越是知道不能看,越是不由自主的想看上一眼。

把禁止照鏡子換成禁止發出聲音。效果是一樣的,禁忌越是緻命,就越是充滿誘惑。
當你意識到千萬不能弄出聲音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有千萬個理由,必須發出點兒聲響。

不能說話?為了活命,不說就不說。更難的是,從此不能咳嗽、不能打噴嚏、甚至不能放屁。睡覺時,磨牙、說夢話、打鼾?有這類睡眠習慣的群體,存在物種滅絕的可能。

因為,弄出聲音将被異形捕殺,就像鐮刀割麥子一樣幹淨利落。
關于災難的故事背景,異形的來源,導演沒有做直接交代。都是在鏡頭角落裡展示的碎片信息。比如牆上的剪報。

災難開始于2018年,異形來自外太空,随隕石進入地球,軍隊潰敗,人類文明隕落。主線故事時間線是從2020年6月小兒子遇害至2021年10月,母親分娩,一家人與異形短兵相接。




5、資金不夠,勤奮來湊!
《寂靜之地》的創意、劇本和表演,表現出的是勤奮。
抓人眼球的創意肯定不是從大街上随手撿回來的,可遇而不可求,隻有不間斷的思考,靈感才有可能來敲你的腦門。

寫劇本不能把事情搞得太大,因為你沒有錢。
因為你沒有錢,所以劇本一定要精彩。
想寫出精彩的劇本,但千萬不能把事情搞得太大,别忘了你沒有錢。
編劇的活路都被堵得妥妥的。沒有點兒藝術創作的熱情和真功夫,誰會接下這門差事。從結果可以看出,編劇着實付出了不少努力。

《寂靜之地》編劇:布萊恩·伍茲斯(左),科特·貝克(右)
表演上的勤奮呢?男主角就是本片的導演。女主角是導演的妻子。不光是自己,還拉上妻子,全家上陣,夠勤奮了吧。(肯定節省了很多片酬吧。)

《寂靜之地》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和妻子“艾米莉·布朗特”
演員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女兒的扮演者,和影片中的角色一樣,她是一位殘疾人。嬰兒時期用藥過量造成失聰。可以看出導演在選角上花了很多心思。

《寂靜之地》的成本隻有1700萬美元,上映僅一周票房就達到了5000萬美元。全球累計票房超過3億美元。你看,這是不是天道酬勤!

所以說,“富人靠裝備,窮人靠變異”。成本是有限的,但創意是無限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