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團長

團長最近重刷《權力的遊戲》,刷出了很多驚喜。

好故事都是大量細節鋪就的。當我們不再僅僅沉迷于情節發展後,便會發現,這個故事居然比記憶中還要精彩。

很多人看完《權遊》後,會沉迷于其中衆多特色人物和他們交織而成的巨大關系網中。各方勢力進退攻伐間,精彩層出不窮,确實讓人難忘。

而團長在重刷時,腦子裡也随着故事情節慢慢展開一張網——一張與衆不同的網。

想象一下,故事裡的每個地方都是固定的點,人物則是在點與點之間忙碌的蜘蛛。他們或在某一點上戰作一團,或在忙着從一個點趕往另一個點,留下的痕迹便織就而成了路線網。

鑒于《權遊》龐大的世界觀和人物命運的波折、移動的頻繁,這張網也就變得分外複雜。

而在這樣一張網上,那些辛苦長途跋涉的人們無疑更惹人注意。畢竟,比起一堆黑點,一根長線上的幾顆小黑點更有辨識度。

而且,漫漫長路,沒有太多其他主角來跟自己搶鏡,可以盡情發揮。

...

當然,這些旅者往往并不是一個人,身邊總是有人相伴。他們的關系大多奇特,在出發之前可能并不熟悉,甚至互相對立。

命運讓這兩個畫風完全不同的人結為旅伴,共同去度過一段漫長時光。而經過這一路的互相吐槽和了解甚至是出生入死,他們居然也擦出了别樣的火花。

《權遊》的精彩,也在于這種不受限制的可能性,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角色間的關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本次,團長特意挑出幾對這樣的“CP”,讓大家一睹權遊世界奇特的旅遊方式。

...


1  臭味相投的最佳損友

團長注意到的第一對旅伴,就是“小惡魔”提利昂與自由騎士波隆。他們是《權遊》裡少見的歡樂搭檔,兩人的插科打诨常常看得人忍俊不禁。

提利昂是什麼人?是偉大的、高貴的、富有的蘭尼斯特家族的小兒子。

波隆是什麼人?是來自一個小到可以被忽略的封地的自由騎士。

身份差别如此巨大的兩個人,一開始是因為利益才走近,但之後卻發展出了真正的友誼。

兩人的關系之初,就源于一次旅途。

酒店初遇,土豪提利昂舉着一枚金币,問有誰願意讓出房間,波隆舉手:I will。

第一次聯手戰鬥結束後,波隆看着一臉驚魂未定的提利昂,告訴他戰鬥後需要個女人。提利昂接嘴,不怕死地拿史塔克夫人開玩笑。波隆聽完後非但沒有不适,反而笑了起來。

...

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意識到,這個有錢的小矮子很對自己的脾氣。

直到在艾林谷,波隆看着提利昂一個人面對審判,先是故意用所謂的“罪行”來搗亂,然後嚴正控述對自己的誣告。波隆也先笑,然後表情認真起來。

事後想來,他應該是被提利昂的表現打動了吧,不然也不會在那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救下他。

當然,還因為提利昂很有錢,而蘭尼斯特有債必償。

...

波隆常常把錢和女人挂在嘴邊,他的價值觀直接明了。他喜歡這兩樣東西,但不代表他追求的隻有這些。

喜歡錢的也可以是君子,而君子心中是有大義的。恰好提利昂是個真正的聰明人,而且還不拘小節。他看重波隆的戰鬥力,也更喜歡他的性情。

于是,在價值觀上兩人一拍即合。他們都擁有自由的靈魂,可以一起頹廢享受生活,并且不喜歡教條束縛。

但同時,兩人在大事上也從不掉鍊子,一文一武,搭配合理。于是一不小心,兩人就成為好搭檔。

當然,他們的鬥嘴也從未停歇。當嘴炮遇見嘴炮,便轟出歡樂的禮花。

如果要選出《權遊》裡最适合仗劍走天涯的組合,團長肯定會把票投給他們。畢竟,朋友常有,而損友難得啊。

...


2  “違背誓言”的患難知己

詹姆和布蕾妮的旅途,漫長到從第二季走到了第四季,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最開始,這隻是一個押送任務。史塔克夫人命布蕾妮悄悄送詹姆回君臨城,交換自己的兩個女兒,布蕾妮鄭重接受使命。

當然,就像藍禮認命她為國王護衛隊員時一樣,她每次接受使命時都很鄭重,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不辱使命。

然而,《權遊》的世界對認真的人總是不那麼友好。藍禮在布蕾妮面前被暗殺,而身為護衛的布蕾妮卻無能為力。

這是她心中永遠的痛。不僅僅因為她愛慕着藍禮,更因為自己的誓言被打破。而她重視誓言,比那些所謂的騎士都重視。

...

《權遊》裡擁有相似經曆的,或許就是詹姆了。

他曾任瘋王的國王護衛騎士,可是卻親手殺掉自己宣誓效忠的人,并從此被冠上了一個新名字——弑君者。

這是詹姆一生都擺脫不了的陰影,誰都可以拿這個綽号取笑他,就像大家看到布蕾妮就故意拿藍禮的死說事一般。

人們都隻看到結果,看到他們是一個沒能遵守誓言的人,卻沒人關心真正的原因。

這樣的兩個人,也在命運的巧妙安排下,有了一段屬于他們的旅途。

開始時,她是押送者,他是被押送者。于是,詹姆滿嘴跑火車地想激怒布蕾妮,好尋求逃跑機會。但布蕾妮是個直腸子,眼裡隻有任務,基本不搭詹姆的茬兒。

直到兩人一起經曆了種種艱險後,詹姆才漸漸看懂了她無趣背後的孤傲與執着,布蕾妮也在他敞開心扉後,了解了“弑君者”這個名字背後的痛苦與心酸。

兩顆心就這樣靠近了。

詹姆沒有他弟弟幸運,能遇見一個可以跟自己愉快聊天的旅伴。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這個旅伴雖不善言辭,卻真正懂他。

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重視榮譽和誓言的人,是真正的騎士。但一個為家族所累,一個被命運戲弄,一次次不得完成誓言。

分别前,詹姆送給布蕾妮一把劍,她給它取名“守誓劍”,其中多少驕傲,多少無奈,無須言語,他們都懂。

...

至于他們之間是否有超越友情的情感,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至少在團長看來,他們的關系更像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知己”二字,是對他們兩人最合适的注解。


3  口是心非的“綁匪”與“肉票”

直到此時,團長都還不确定該怎麼定義這一對比較好——小小狼艾麗娅和“獵狗”桑铎。

同樣的,畫風不同的兩人湊一堆,總是因為一些不大好的原因。這一次,艾麗娅是獵狗的“肉票”。

自從父親被殺後,艾麗娅就一直在流浪,從一堆人手裡逃到另一堆人手裡。她在這過程中也一直在成長,學會了隐忍,學會了僞裝,也學會了殺人。

而她漫長旅程的最後一位旅伴,就是獵狗。

這本來是一段孽緣,因為獵狗是她的仇人之一。然而,慢慢的她發現,這獵狗好像跟想象中的不一樣。

...

獵狗從初登場開始給人的印象就不大好。一方面是因為他被毀容的外貌,另一方面也因為他的冷酷嗜殺。

好吧,嗜殺的或許不是他,而是他的主子喬佛裡,他隻是很忠心,任憑主子差遣。

艾麗娅把獵狗放進自己的“死亡名單”,也是因為他奉命殺了自己的朋友。

而随着劇情展開,我們漸漸發現了一個與外表不一樣的獵狗。他兇狠、自私,但并不濫殺無辜,甚至偶爾還會流露脆弱。原來,他并沒有看上去那麼可怕。

而且,對艾麗娅來說,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漂泊,身邊有一個高武力值的人陪伴,也是一種安全保障。或許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些,艾麗娅才願意暫時放下對獵狗的仇恨,在旅途中開始嘗試與他相處。

于是,他成了她的“父親”。當艾麗娅第一次對獵狗喊出“父親”時,不知道他是什麼心情。

通過劇中的一些細節我們不難推想,獵狗并沒有感受過多少家庭溫暖。而這個小姑娘不但不像其他人一樣怕他,居然還敢跟他假扮父女。團長都可以想象獵狗當時心裡會有多别扭,隐約或許還有點開心。

...

論起童年生活的悲慘程度,獵狗在《權遊》裡應該也能排上前幾名了。

小時候被殘暴的哥哥欺負後無處伸冤,父親也更偏愛哥哥,他心中的委屈一直都在,因此更見不得其他弱小被無端欺淩。

在君臨時,處處受欺負的珊莎激發了他心中的善意。他想帶她逃離,或許是因為她有利用價值,但更有可能是因為他不想再看到純潔受到玷污。

不得不說,他跟史塔克家的姑娘還是挺有緣的。

在君臨城時想保護珊莎而不得,轉頭就遇着她妹妹。明明是擔心她孤身一人才一路相護,想要把她帶到親人身邊,卻偏要把自己說成綁匪,習慣性做出兇惡模樣,口是心非到連艾麗娅都懶得揭穿他。

團長覺得,他對艾麗娅的保護,多少也有一些彌補沒能保護珊莎的遺憾的意味吧。

...

而艾麗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明明認清了獵狗的為人,明明并不再恨他,在他瀕死時也明明是不忍對他下手,卻非要嘴硬,說是想要折磨他,讓他痛苦而死。

那一刻,對于艾麗娅也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時刻。不管獵狗怎麼叫罵或是乞求,她都隻是平靜地看着他,眼神裡有掙紮,也有透徹。

那一刻,那幾幀艾麗娅面部的特寫鏡頭,也是團長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因為它讓人突然深切地感覺到,當年那個沖動率性的小姑娘長大了。

...

劇集還在繼續,他們的這段旅途也都有了各自的終點。

第七季,各大角色彙聚君臨後,又帶着新的使命,分散四處。

期待他們的下一次出發以及下一段旅途,也期待《權遊》這個故事的終點。


喜歡記得點贊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