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劇姐

最近團部衆人紛紛迷上了一部國産劇——《長安十二時辰》。

不論是走心的服道化,還是嚴謹周密的故事邏輯,亦或是演員們的表現,都讓大家很是驚豔,忍不住想多誇誇這部劇。

...

在劇姐看來,這是一部可以比肩,甚至超越《琅琊榜》的經典國産劇,可以與《大明王朝》《大宅門》等經典剖析曆史與人性的大制作相媲美。

實在不是劇姐随意亂誇,實在是劇情邏輯和人物表現都太惹眼了。

關于劇情這部分,劇姐不多啰嗦。本次,劇姐隻想專門說說最愛的一個人物角色——檀棋。

...

1  身世

劇中對檀棋的身份,并沒有太多直接的信息。

她不似聞染,能從多個角度展現出身世,以及她對長安的恨;她也不似何孚,終有揭開面紗,袒露複仇身份的時刻。

她更不似姚汝能,能從衆人的态度和言論中表明他昔日家族的昌盛,和他父親給家族帶來的恥辱,和對他個人帶去的複雜影響。

唯獨檀棋,始終讓劇姐覺得神秘又吸引。

...

在劇中,隻有幾次間接提到了檀棋的身世。

一處是在李必從右相府回來,寫了脫奴籍文書給檀棋時,李必簡單的提到過。

另一處是在檀棋帶着姚汝能到右骁衛官署救張小敬,被迫在帶火的鐵闆上跳舞,被郭力仕解救之後,在與張小敬的對話中,她透露出自己曾經也是大家閨秀,衆星捧月,被人伺候。

但後來家族跌宕,十歲為奴,十四歲成為了李必的女婢。

...

也正因為成長過程中身份的巨大轉變,檀棋對長安的态度其實也是諱莫如深。這一點劇姐先不做沒有根據的揣測,靜等待後續的劇情發展。

在劇姐看來,檀棋的一生,總體上經曆了四次變化:

第一次是從高門貴女淪為女奴,身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衆星捧月成為了居于人下。

第二次是從女奴成為李必的貼身侍女,伺候李必讀書,陪他在山中清修,終于有了穩定的生活。

...

第三次是跟随李必從山中回到長安城中接管靖安司,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官場人,逐漸看透了人心,也變得低眉順眼,隐藏了個性。

第四次從遇見張小敬開始,張小敬發現了檀棋的才能和個性,激發了她的膽識與俠義。

這幾次變化,對檀棋來說有好有壞,但正是在這樣的環境及變化中,才逐漸成就了現在這個劇姐非常喜愛的,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的女子。


2  初心

檀棋的感情世界其實很簡單,她需要用心去面對的隻有兩個人。

一個是相伴多年、一心謀政的主人——公子李必,一個是有情有義的鐵血硬漢——五尊閻羅張小敬。

但不論是對李必,還是對張小敬,一旦她認定了,就能夠堅守初心,從一而終,不曾動搖。

...

劇姐先來說說她和李必。

根據劇情透露,檀棋是從十四歲開始跟着李必的。

一開始出世的日子很平淡,在山中清修,每日見到的是青山綠水,感受到的是恬靜閑适。

後來,李必入世到靖安司擔任司辰,正式成為太子一黨的中堅力量。她見到的世界,再一次發生了徹底的反轉。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檀棋收斂起了昔日的光芒,變得乖順,成為了李必身邊不起眼卻或不可缺的小婢女。

...

她在其他達官顯貴眼裡,是可以任意辱打的下人,但在李必眼裡,卻是始終要去維護的人。她雖然伺候李必的日常起居,但也是他傳遞消息的重要信使,有時也是幫他查案的一把好手。

他們既是主仆,也是朋友。他們始終坦誠相待,平等對話,互相珍惜。

所以,不論李必需要她做什麼,或者李必遇到了什麼困難,她都不會離開李必,要堅持守護着他。

當李必要她去右骁衛救張小敬,她明知為難重重,還是立刻就去了。李必要她去協助張小敬查案,她知道身邊危機四伏,也還是去了。

得知靖安司遇難,李必失蹤,她四處尋找,終于在街頭偶遇了李必。後來又跟着李必陪何監去右相府,她明知是賊窩,很有可能有去無回,卻依舊義無反顧地去了。

檀棋就是這樣一個重情義的女子。這樣的一位女子,不知要讓多少長安男子汗顔羞愧,自愧不如。

...

再來說說檀棋與張小敬。

如果說遇見李必,是檀棋遇到了一生的貴人。那麼遇見張小敬,則是檀棋遇到了一生的愛情。

本劇伊始,便是檀棋與張小敬的相逢。

張小敬一身落魄的被人從死牢中拖出,帶到檀棋面前。檀棋背對着他,陽光照在她美麗的容顔上,她微微轉頭,幽幽地吐出兩個字:太臭。

...

後來,張小敬成了為靖安司辦案的都尉,檀棋則依舊隻是李必身邊的小小婢女。

不論身份地位,張小敬此時都比檀棋高一等。但面對張小敬的調侃,她依舊說出了“登徒子”這三個字,而且幾乎成為了張小敬的“代名詞”。

随着二人一起辦案,張小敬與檀棋之間的關系也逐漸升溫,看的劇姐我又激動又期待。

...

知乎上有個問題:《長安十二時辰》裡,檀棋為什麼那麼快愛上張小敬?

其中一個回答劇姐比較贊同,大意就是在李必那裡,檀棋學會的是隐藏自己;而在張小敬面前,檀棋找到了自己。

李必知道檀棋有本事,卻不曾直接誇贊過她,更多的是完成工作任務的角度來認可,始終是主仆的視角。

但在張小敬眼裡,檀棋不是婢女。他欣賞檀棋面對困境時的靈活機動,也敢于直言誇贊她的才華和謀略,美麗與智慧。

這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欣賞視角。

...

在和張小敬的相處中,檀棋逐漸發生了改變,她漸漸地能夠展露自己,表達自己的情緒。她也在期間發現了張小敬的過人才能。

張小敬勇猛過人,武力值血槽滿滿,不畏懼厮殺。他心懷正義,哪怕全長安城的勢力都與他為敵,哪怕明知道救了長安也不一定能救自己,他也依舊敢去做心裡認定的事,依舊願意豁出性命去拼去博。

對張小敬,她經曆過抗拒和好奇,但終歸被他身上的鐵血柔情和俠肝義膽所吸引,傾心相待。

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歌謠,不僅僅唱到了觀衆的心裡,更唱到了檀棋的心裡。

也許正是張小敬這種抛卻生死、隻為大義的精神和行為,才真正打動了檀棋。

...

所以,她願意跟着張小敬多次犯險,甚至離開李必,孤身去救張小敬。

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李必交代的任務,更是為了成全自己的心意。


3  巾帼

随着劇情的逐步深入,檀棋的人物形象也越來越鮮明和豐滿,讓劇姐越來越愛。

她不卑不亢,與敵人斡旋時沒有婢女的怯懦,反而擲地有聲,字字珠玑。

當她帶着李必的命令去核實狼衛身份,面對崔器的多次阻攔,她說話有理有據,行動切實可靠。

當她要帶着姚汝能去右骁衛解救張小敬時,又能善用言辭,刺激姚汝能一同前往;

被甘守城打巴掌,她依舊高昂着頭,哪怕是在滾燙的鐵闆上跳舞,也不毫不畏懼。

...

她有勇有謀,面對困境總有辦法去應對。她敢隻身帶着姚汝能去救張小敬,還假裝是右相的人狐假虎威,甚至想要直接提走張小敬。

事情暴露後,她又機智的編造謊言,說是自己仰慕張小敬才甘願犯險,撇開他人對李必的嫌疑。

當右相一夥想要合力帶走何監時,是她邀請了甯王之子等人前來,為何監争取機會。

在宮宴上,她更是有勇有謀,一邊借着嚴太真的名義進入大殿,一邊假扮嚴太真被張小敬擄走,給他們每個人都留出了後路。

...

面對右相一夥的威逼利誘,她不為所動,不攀咬不作假,堅守着自己的本心。

在權勢的浪潮中,多少人都被蒙蔽了雙眼,從高高在上的掌權者,到中下層普通行政人員,都為了謀權奪利而失去了本心。

而檀棋卻始終心懷正義,善惡分明,成為了這個亂局中最獨特的存在。

...

這樣一個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的奇女子,讓劇姐實在是忍不住想誇贊千千萬萬遍。

無論這場反恐故事的結局怎樣,劇姐都私心想讓她有個好的歸宿。

不管是回到李必身邊繼續當回一個小婢女,還是和張小敬遠遁江湖、浪迹天涯,對她來說都是好的。畢竟忠心和愛情,都是她這樣的女子應該得到的回報。

有女如此,不枉你我長安此行。

...


喜歡記得點贊、評論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