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劇姐

《坡道上的家》完結一個多月了。劇姐一直想來寫點什麼,卻遲遲沒能下手。

或許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的緻郁指數太高,以至于看完後心中的陰影久久不能散去。

有網友評論它為“不孕不育宣傳片”,劇姐覺得很是形象。

...

故事的主人公裡沙子隻是個普通家庭主婦,本來一心相夫教子,生活一派和諧。卻在被選入陪審團,參與一樁案件審理後,原有的生活節奏被完全打亂。

這起案件的原告是一位“惡魔母親”——她親手殺害了自己年幼的孩子。

母殺子,天理難容,任誰聽了都會憤慨地指責兇手。但随着案情的展開,人們漸漸了解了被告的生活,才發現事實跟想象中或許有很大的出入。

...

而令裡沙子感到恐懼的是,她不止一次在被告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

當初作為一個新手母親所經曆的不安焦慮和莫名指責,甚至曾對孩子産生的可怕想法,都一一從記憶中浮現。

原來,她的生活也并不是看上去的那麼平靜,一切都是以她的妥協為代價換來的。

于是,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審判的,好像是自己一般。

可是,很多觀衆看着劇中人,又何嘗不是看到了自己?

...

劇集圍繞審案這一條主線,可讨論的問題相當多,各色人等對案件的态度也讓故事的展開層面更為豐富,同時也讓觀衆在劇情進行的過程中更有代入感。

除了裡沙子和被告,劇中還展現了其他幾個家庭的情況,讓我們一覽婚姻問題的多個維度,由此見出女性在家庭關系中所要面對的多重困境。

在劇姐看來,這或許才是該劇最具現實意義之所在。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圍觀他人生活的機會,進而反觀自我。

所以,走進婚姻前,不妨先問問自己,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面對這些困境。


1  她們與生育

陪審員賀芳是一位精英職業女性。

她在工作中是善待下屬的好上司,家裡也有位感情很好的老公。但唯一的遺憾是,她沒有孩子。

...

由她涉及到的問題便是生育。

不可否認的是,女性的生育能力很重要,甚至是必要。種族的繁衍本能讓所有生物都在潛意識裡重視生育。

可是,生育在婚姻中到底應該占多大比例?在一個女人的生命裡,又占了多重要的比例?

按照傳統的觀念,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估計得是無限接近100%了。

古時候的人家挑媳婦的一個重要标準,就是要“好生養”。而能否生下個大胖小子,也決定了女子在夫家的地位高低。

這樣的觀念直到現在也仍然影響巨大。

前不久看一檔婚戀節目,男方親友團每次發言都要提到“生一個漂亮的寶寶”這種話。讓人忍不住疑惑,這是找對象呢,還是找生育工具呢?或者在有些人眼中,這兩個壓根就是同義詞?

...

可是,這樣的觀念無疑給現代女性帶去了巨大的壓力。為了生孩子而受罪的不算少,因不能生育而導緻婚姻破裂的,更是比比皆是。

劇中的賀芳就嘗試過很多次體外受精的方法,仍然不能成功。自身的經曆使她在陪審團中的觀點一直比較堅決,覺得被告作為母親是不可被原諒的。

一個求而不得,一個卻親手扼殺,她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被告的心情。

...

但幸運的是,她還有理解她的丈夫。

孩子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唯一。有孩子不一定就能幸福,沒有孩子也不一定不能幸福。重要的是夫妻雙方是否能夠攜手與共。


2  她們與工作

當然,就算過了生育這一關,也不代表從此一切順利。

或者說,正是因為有了孩子,面臨的挑戰才更多了。

劇中的助理法官松下就是一個年輕媽媽,她每天忙到很晚還要跑去托兒所接孩子。

...

她希望丈夫能幫忙分擔帶孩子的事務,但丈夫總覺得這應該是妻子的事。

可在生孩子前,夫妻倆明明商量好,她不會放棄工作,所以照顧孩子的任務兩人一起分擔。

這就是典型的男性對家庭的認識,覺得照顧孩子都是女人一個人的事。

可是,生孩子是女人的事,照顧孩子是女人的事,做家務還是女人的事,那要你們男人有何用?這樣的婚姻又有什麼意義?

...

傳統的觀念是,男人在外賺錢養家,女人在家操持家務。看上去是各司其職分工明确,但事實上問題多多。

首先是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被貶低。在外面工作是辛苦為家,在家付出就變成了理所應當。

可說實話,真交換一下身份,女人在外工作是完全可以的,而讓男人在家管家帶娃,又有幾個能做好?

家庭主婦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

其次,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這樣的家庭模式其實對男性也不公平。

一方面,他們必須一個人承擔全家的經濟開銷,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另一方面,雖然看上去整個家庭是靠他們在維系,但因為跟家人相處時間有限,情感聯系少,很多時候他們更像是這個家裡高高在上的“局外人”。

試問這樣的家庭結構,在現代這種充滿誘惑和壓力的環境裡,又有幾個能健康平穩的維持下去?

那麼,家庭關系要怎樣才能達到平衡?

是每個成員都要有為之付出的意識,并且永遠不會淩駕于其他成員之上。因為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還有上下之分,那這個結構肯定是不穩定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女性是否能繼續工作,而是她有選擇是否繼續工作的自由,并且做出的決定能夠得到尊重和支持。


3  她們與自我

孩子的誕生,帶給母親的除了幸福,還有混亂。

初為人母時就會發現,曾經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不得不大量分配到另一個生命上。漸漸習慣後,就會在某一時刻突然感到迷失。

每天的生活好像就隻剩下喂孩子、哄孩子、繞着孩子團團轉了。那“我”呢?“我”到哪去了?

“我"還是我嗎?

...

裡沙子的生活就是如此。

因為找了一個母親不滿意的普通男人,所以更想事事完美,以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确的。于是孩子有一點問題就很焦慮,一哭鬧就更煩。

而婆婆一副“這事很簡單啊,誰都是這樣過來的”的表情,也讓她如坐針氈。

她每天都焦慮不安,腦神經繃得太緊,遲早有繃斷的一天。

然後?然後便是悲劇。

...

在成為一個母親時,你首先還得是你自己。母親隻是你的身份之一,自我決不能走丢。因為一旦迷失,其他所有身份都會失去依托。

那些生活裡隻有孩子的母親是可悲的,而他們的孩子其實也是可憐的,因為這樣的母親勢必在将來成為他們精神上的負擔。

當然,想要取得平衡,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特别是在剛開始時,确實需要花費極大心力去學習如何做一個母親。但當你适應母親這個身份後,就必須再經曆有一段尋找新的自我曆程。

...

比如,一些全職媽媽重回職場,或者在家學習然後做自己喜歡的自由職業,都是在找尋自我。她們沒有被“母親”二字所捆綁,相反,正是這兩個字讓她們變得更有勇氣,去探索新的可能。

故事的結尾,裡沙子也終于不再逃避,而是站出來面對問題,甚至狠心從家裡搬出來,暫時離開孩子一段時間。

我們常說,為母則剛。母親的剛強,不僅僅是敢于對抗世界,更是敢于直面自我。

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才有可能做一個更好的母親。

...

喜歡記得點贊、評論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