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raduate 海報
大概許多男生第一次看《畢業生》的時候都還沒畢業。
少年們當時應該也不知道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是何許人也,隻記得風情萬種的安妮·班克羅夫特(Anne Bancroft)扮演的魯濱遜夫人。
的确,導演邁克·尼科爾斯(Mike Nichols)深谙少男心理,把魯濱遜夫人引誘本的戲份拍得極為引人入勝,越界又不失優雅。
整個過程,開始于一個魚缸。
本的房間有個魚缸,在西方電影裡面,魚缸經常被當作是困境的象征。
比如《四月三周兩天》,講的是一個女大學生意外懷孕,需要秘密堕胎的故事,在電影一開頭,就出現了一隻魚在魚缸裡的特寫,表現了女大學生在命運中掙紮的狀态。

魚缸濾鏡
《畢業生》中的魚缸裡,有一個潛水員模型,代表本自己,他所深陷的困境,往大了說,是關于未來的人生何去何從的困惑。
在這場戲裡,也可以粗淺地理解為魯濱遜夫人的桃色陷阱。魯濱遜夫人闖入本的房間那場戲,出現了兩次“魚缸濾鏡”,使得觀衆需要透過前景的魚缸才看到本的臉。
一次是魯濱遜夫人剛進門,一次是本答應開車載她回家時。
在第二次裡,魯濱遜夫人甚至把鑰匙扔到了魚缸裡,本伸手去撈魚缸裡的鑰匙,此時,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魯濱遜夫人設下的“魚缸”中。

經典場面
巧合的是,對中國觀衆來說,魚和水又會聯想到“魚水之歡”一詞,正好構成了一種性暗示。當然,這并不在導演的構思範圍内,隻是文化上的偶然契合而已。
回到魯濱遜夫人家中的段落也很有意思。夫人編織各種借口,将本引入屋内,又說服他喝了酒,還放了一段情緒很到位的音樂。
在客廳的戲裡,魯濱遜夫人多數是正對鏡頭,且位于明處,觀衆一下就能在畫面中看到她并被她吸引住。
而本不是背對鏡頭,就是走到暗處,好不容易正對鏡頭,結果構圖卻是本稚嫩的身軀立于背景,顯得渺小而無助,前景是魯濱遜太太誘人的穿着絲襪的腿,如同屋頂一樣壓在本的頭上。

石榴裙下
通過這一系列的場面調度,兩人在這場較量中的地位高下立判。
随後魯濱遜夫人又是一陣狂撩,把本“騙”到了卧室,又是讓本幫她拉裙子的拉鍊,又是在洗澡的時候讓本幫她拿東西,這些橋段到了現在已經見怪不怪,變成了一種常規套路。
不過,接下來這段又開始有意思了。
魯濱遜夫人從浴室出來,把房門關上時,鏡頭并不急着直接拍攝她的身體,而是通過本正在看的相框玻璃反射出她的輪廓,做出欲蓋彌彰的效果。
并且,這個相框裝的是她的女兒伊萊恩端莊的肖像,與魯濱遜夫人的胴體放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鏡面反射
之後魯濱遜夫人連珠炮般的台詞,大概本已經無法專心聽,觀衆也是如此。
魯濱遜夫人講台詞這段用的是過肩鏡頭,拍的是本的反應。妙的是,導演卻在對話過程中,插入了一些魯濱遜夫人的身體部位特寫畫面。
這些畫面都隻用了一幀,持續時間以毫秒計算,展現的其實是本的視角。
一個未經世事的男孩見到這種陣仗,必定是緊張又好奇,想看,又不敢将目光停留太久,用快速切換的特寫鏡頭來表現這種心态,實在是過于真實。

不誠實的身體
真正的畢業,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當看過《畢業生》的男孩畢業後,或許會羞于提起自己年少時曾看過這種電影,如同本不願提起與魯濱遜夫人的情(性)史。
又或者,他們的注意力已經放在了電影通過本的覺醒,體現出來的那個時代美國青少年的精神寫照。這确實是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不過,《畢業生》給了當初那些男孩的,恰如魯濱遜夫人給予本的那種記憶,它并不光彩,卻真實到無可避免。
因此,本文索性偷個懶,僅以情色片段的重溫,緬懷一段無法回頭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