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有的時候聰明,有的時候傻,但始終在進化。曆史有的時候是故事,有的時候是事故;曆史不是鏡子,是開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重溫故國、故城、故人,芳華刹那。

                                                                                                   —— 高曉松《魚羊野史.第5卷》

我們不妨帶着這種怅然若失、芳華刹那的情愫回到100多年前的1914年。

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視察薩拉熱窩途中,被一位名叫加夫裡若·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熱血青年刺殺。

...

斐迪南大公的死,點燃了早就火藥味十足的歐洲大陸,繼而蔓延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什麼是戰争?矛盾的最高形式,政治的延伸表達。此時的1917年,戰争已經進行了3年,布雷克與斯格菲爾德正要帶着我們去經曆一場命運遊戲——赢了,活着;輸了,死去。

...

這就是電影《1917》的時代背景,而故事則非常簡單——這一年,一戰還在繼續。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命令,需要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軍隊傳達一個“取消明早的進攻,不要中了德軍圈套”的信息。時間緊張,沒有補給與支援,兩個年輕人要深入戰争迷霧,走過死亡無人區,拯救1600人。

...

就這樣一個故事,沒想到被“007專業戶”導演薩姆·門德斯重構,組織成了新世紀戰争題材影片中最美表達,并成功斬獲9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混音和視覺效果三項殊榮。

...

即便有獎項加持,這條“光榮之路”也絕非完滿,不如現在就跟随着兩位士兵,一起見證這場失敗與偉大。

如果說:《西線無戰事》重現了戰争的殘酷,個體的渺小與熱血青年理想湮滅的整個過程;

那麼,《1917》則是重在參與。

采用了“僞一鏡到底”的視覺表達,沒有了剪輯,所有主題要素全部鋪陳在一張畫面裡。

莫非這就是薩姆·門德斯調校下的IMAX版本DNF。

...

...

當然,影片也有高光時刻。在戰場上,為了盡快找到上校,斯格菲爾德奔跑起來,一個為了救人而狂奔的個體與為了戰争奔襲的無數個個體之間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十字交錯。

...

斯格菲爾德不惜命的橫沖直撞帶來了原始和飽滿的情緒張力。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1917》不是純粹的一鏡到底,采用了技術手段進行銜接處理。

...

為了盡可能保證鏡頭的連續性,影片主創們真的打造了長約5200英尺的實景壕溝和豐富的戰場場景,并巧妙地用水窪、河流将它們無縫銜接起來。

...

...

 的确,這種“一鏡到底”必須“完美”,任何一個小瑕疵都有可能造成恐怖的浪費與延誤,正如同兩位士兵所執行的非常任務一般,就這麼一次,不可重來。

《1917》,說它是“視覺奇觀”也并不為過。

...

我們需要一刻不停、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探索周邊環境,時刻警惕危險。這時候發現的樂趣度和參與性都大幅提升了。

...

...

鏡頭跟随主角,我們一同經曆;鏡頭環顧周邊,我們就是哨兵。

...

黑屏之後,我們一同醒來。

...

長鏡頭将這種虛幻又真實的光影效果發揮到了極緻。

...

此時對面緩緩走來另一個孤寂的身影,他開始奔跑,他端起了槍,子彈出膛,立即将時鐘再次調撥到屏息時刻。

...

随後,鏡頭開始刻意降低跟随性,逐漸釋放第三雙眼睛,還給了我們廣闊的時機去觀察和體會——天空、流水、浮屍、微風、落英。

...

終于我們迎來了叙事角度的變化,觀衆不再是任務小隊裡的一員,而是帶着上半部分的緊張情緒,回到上帝視角下的見證者。

...

△ 片頭的休憩

...

△ 片尾的倚靠

...

7分58秒,面對任務,斯格菲爾德問:“長官,就隻有我們倆嗎?”艾琳摩爾将軍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回道:“無論是下到地界,還是登上王位,獨自旅行的人走得最快。”

...

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片中都飽含了滿滿的誠意與愛。《1917》雖然是戰争題材,但并沒有用大量鏡頭去拍攝兩軍交戰的場景,而是通過講述兩位年輕的士兵臨危受命,在8個小時内穿過敵占區。向己方的一支軍隊傳達命令,從而使這支1600人的軍隊避免了踏入德軍陷阱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這場戰争的殘酷與溫情。

...

沒有過多的剪輯,再貼合完美的音效,導演似乎把握了每一位觀衆的心跳。在即将到達德軍戰壕時,我甚至比兩位士兵還緊張,就怕下一秒會沖出一隊德軍。影片中讓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畫面是他們救了一個失事飛機裡的德軍,而他卻用刀捅了Blake。

...

他們剛救下德軍時,我暗自為他們歡喜,想着他們說不定能從他口中獲取到一些重要的情報,卻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一幕。說是德軍訓練有素也好,說是戰争無情也罷,最讓我痛心的是這位善良的士兵好人卻沒有好報,他第一時間阻止了隊友殺死德軍,還讓隊友為他打水喝,卻不料因此喪命,也阻斷了他和他哥哥兄弟相見。而之後剩下的那個士兵隻身穿過廢墟時,也上演了本片中最溫情的一幕

...

他因為躲避敵軍而逃入一個廢棄的房間,因此碰到了一個躲在這的女人和她撿到的棄嬰。士兵把身上帶的食物和牛奶全部給了她們,他深情的注視着嬰兒,逗嬰兒玩。倘若沒有戰争,沒有任務。多希望他們能像一家三口一樣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戰争無情,六聲鐘響猛地把士兵拉回現實,他想起了未完成的使命,不顧女人的挽求,沖出房間,在黑暗中躲藏,在光亮中狂奔,讓觀衆再次為他提心吊膽。最終,這位士兵遊過浮滿屍體的河,到達了英軍駐紮的地方,不幸的是戰争正開始打響,第一隊人馬已經吹響了沖鋒号,他不顧紛飛的炮火,穿過硝煙彌漫的戰場,最後安全地把信送達,及時挽救了損失。不過在他剛見到指揮官時,指揮官并沒有立即接受命令停止戰争,這呼應了士兵在路上碰到的另一個軍官所說的一句話“但是有些人就是想打仗”。

...

我的想法

今天看到網絡上有人吐槽為什麼最佳影片不頒給1917反而給了一部無足輕重的亞洲電影呢?

首先我好奇都0202年了為什麼還有人帶這種有色眼鏡來看待電影文化?

其次寄生蟲放在當今社會來看,更重大的意義體現在嚴肅深刻的社會意義上,而屬于戰争片的1917來說,至始至終隻能作為曆史層次上的。

如若真評選為最佳影片雖不為過,但是還是要從時代大潮中抉擇。所以,隻作為一個觀看者來說,隻要看完一部電影之後對自己有影響有意義,我認為就足夠了;當然放眼全世界來看,還需要更加專業公正的評價。


令人驚喜的是本尼迪克特竟然特别出演了本片!當時我沒看演員介紹直接看的,以至于最後終于曆盡千辛見到指揮官後回過頭說的第一句話時我就很激動!真的這部“英劇”實在太英倫了!

而且卷福被安排的這個角色同樣說了許多經典台詞,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為了紀念影史神作《肖申克的救贖》上映25周年,緻敬了很經典的一句台詞——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其實也反譽了主人公不畏一切,心懷希望,為了和平的真誠精神。


...

...

                                                                 熊貓影視說 

                                                每天一篇好電影,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微信掃描關注公衆号,每天更新,感謝兄弟姐妹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