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聊齋:蘭若寺》的過程像參加一場滋味複雜的飯局。追光動畫選《聊齋志異》做“新文化”系列第二部,想法其實挺聰明。原著本就是幾百個短篇故事攢成的集子,很适合拆成幾個小單元拼成一部電影。讓蒲松齡掉進蘭若寺的井底,跟烏龜精、蛤蟆精比賽講故事,這種主線設計也算巧妙。可拼盤片最大的難題不是怎麼串起故事,而是每個故事到底有幾分成色。遺憾的是,眼前這盤菜多數時候味同嚼蠟。
兩個妖精先講了四個故事。頭一個《崂山道士》用了毛氈動畫風格,技術上的确搶眼。人物和場景毛茸茸的,穿牆時還有毛發拉扯的效果。但這種新鮮感很快就被耗光,因為故事幾乎是照着原著亦步亦趨,王生學藝不精撞牆出醜的故事誰都知道,穿牆失敗、諷刺投機取巧的結尾,一點新意都沒有,就像把語文課文原封不動搬上銀幕。追光以往擅長給老故事裝新酒,這次卻打開頭就像被忠于原著捆住了手腳,讓我頓時就有不祥的預感。
接下來《蓮花公主》更讓我困惑。原著裡它本身是個浪漫中帶着暗喻的寓言:書生闖進蜜蜂精的王國,和公主結緣,最後發現繁華不過是一場蜂巢幻夢。這種亦真亦幻的調子,本來特别适合用動畫去發揮想象力,可改編的内核卻更加簡化,成了小孩子的英雄夢。少年主角誤入蜂國救公主,劇情簡單得像給學齡前定制的童話。說童趣或許客氣了,本質是創意貧瘠。孩子看可能覺得熱鬧,成年人隻會覺得像看了一段卡通頻道的動畫片。
到了《聶小倩》,本來期待能翻身。背景挪到民國是很大膽,火車冒着黑煙駛過荒野,甯采臣提着舊皮箱,聶小倩穿上旗袍。可一旦進入正題——書生夜遇美貌女鬼,道士出手降妖——立馬又跌回老套路。即便燕赤霞掏出手槍打妖怪,還自嘲“這玩意沒用”,這種小聰明反而暴露了主創的窘迫:明知時代設定沒真正服務于故事,隻能靠台詞硬拗一點新意。背景再變,核心還是古裝鬼片的骨架,連某些場景氛圍都跟張國榮港版差不多。民國元素成了層虛浮的包裝紙,揭開後換湯不換藥。
《畫皮》試圖走深刻路線,想借陳氏撕開婚姻面具,點出女性在傳統關系裡的壓抑,這角度本身很新穎。可實際呈現上,陳氏大部分時間在擔憂、哭泣,最後突然大徹大悟,轉折生硬得像開了三倍快進。王大郎的背叛缺乏心理刻畫,從感恩收留到暧昧沉淪幾乎一筆帶過。本該血淋淋的夫妻博弈,拍成了“丈夫犯錯—妻子原諒”的樣闆戲,原著裡“畫皮易識,人心難測”的警世味,幾乎看不見了。
兩個妖精的四個故事講完,已過去快兩個小時。冗長的段落裡,蒲松齡為了保命,還得不斷吹捧它們,誇這個故事揭露人性,那個故事寓意深刻,藝術成就并駕齊驅。銀幕外的我隻替他心累,為了活命說違心話可以理解,但硬用初中閱讀理解的思路把平庸之作誇成傑作,實在尴尬得人沒耳聽。同情來看這片的中小學生,學校裡上語文課已經夠費腦子了,好不容易放暑假來看個動畫片,還要被搞得PTSD發作,真是造孽。
直到蒲松齡親自講《魯公女》,電影才像睡醒了。書生張于旦遇見愛騎射的将門之女魯瑛,兩人相戀卻陰陽相隔。魯瑛早逝後,張于旦守諾多年,最終闖地府救回愛人魂魄。這段把原著裡的癡情改得更純粹,書生從青年等到白發,返老還童後與轉世的愛人重逢。情緒推得層層遞進:黃泉巨浪中張生拼死營救所愛之人,轉世少女面對陌生愛人卻無法相認的焦灼,直到信物出現、記憶回溯,展現了真正的浪漫根本不需要說教,深情自然能讓人動容。烏龜精和蛤蟆精嚎啕大哭放走蒲松齡,恰恰說明主創自己也知道好壞:這個故事的水準,明顯高出前四個太多了。
可惜這份精彩來得太晚。當《魯公女》把情感濃度拉到頂峰,我剛被點燃的熱情,又不得不随着片尾字幕的到來戛然而止。明明這個故事的骨架足夠撐起一部長片:生死契約、時間跨越、為愛對抗輪回……随便挑一個主題都能深挖,偏偏隻能塞在拼盤裡當壓軸菜。從《白蛇》系列的癡守五百年到《魯公女》的陰陽救贖都能看出,追光非常擅長拍癡男癡女,可前面非要湊四個平庸段落,白白消耗我的耐心。
也許追光團隊對《聊齋志異》作為名著的敬畏壓倒了創作的雄心。拍《長安三萬裡》時,他們敢讓詩人縱馬馳騁、對酒當歌,把唐詩魂化成視覺奇觀。可到了《聊齋:蘭若寺》,除了《魯公女》敢放開改編,前四篇更像縮手縮腳的臨摹。技術依舊頂尖,可故事靈魂寡淡。皮相再美,缺了精氣神也隻能東倒西歪。
拼盤式動畫的形式不背這個鍋。把《聊齋》拍成系列短片合集,想法其實很契合原著氣質。但選擇哪些故事、如何再創作,考驗的是眼光和膽識。這次多數篇章像安全牌:挑大衆熟悉的《崂山道士》《聶小倩》,卻不敢突破經典版本框架;塞進兒童向的《蓮花公主》讨好合家歡,又處理得過于低幼;想借《畫皮》探讨婚姻,筆力又跟不上野心。隻剩《魯公女》一顆珍珠,淹沒在冗長沙礫中。
如果未來還要拍拼盤動畫,追光或許該想清楚:短不等于淺。十五分鐘照樣講出動人故事,但得放手讓想象力真正飛馳,而不能自己戴上鐐铐跳舞。畢竟蒲松齡寫鬼寫妖,刺貪刺虐,骨子裡是自由的狂想。動畫人如果隻敢描摹皮毛,不敢觸碰那根反叛的骨頭,再好的技術也救不了單薄的靈魂。
當兩個妖精被《魯公女》感動痛哭時,銀幕前的我其實有些羨慕。至少它們一聽就聽到個好故事,而我得忍耐近兩小時才等來這份感動,代價未免太大了些。光顧着看電影,連外賣券都沒搶上,那就一邊做飯,一邊想想這篇文怎麼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