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是一部很容易因為片名(過于淺顯直白,和法國某著名電影隻差一個字,有蹭流量的嫌疑)而被低估的電影。要不是發現它在淘票票上的評分居然和《狙擊手》差不多,我是不會走進電影院去滿足好奇心的。

最近疫情反反複複,我在選擇電影上也越發挑剔,絕不能把時間、精力和金錢用錯了地方,畢竟現在出門看場電影還是得冒一定風險。

沒想到這部電影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形式浮誇,但内容紮實,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喜劇片。主要演員的表演也讓人驚喜,幽默風趣的台詞配上誇張的服飾和肢體動作,舉手投足間自帶強烈的喜感。電影在場景布置和情節轉換上還故意混淆現實與舞台的邊界,給人營造出戲中戲的錯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男一号,完全戲精上身,在演繹“假殺手”上不遺餘力,不僅即興發揮能力超強,而且搶起鏡頭來絲毫也不含糊。他突如其來的笑聲更是魔性十足——可以用驚為天人來形容。

剛開始他給人的印象就是情商低加缺心眼——被缺德自私的導演利用,假扮殺手去和真黑幫周旋,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十分投入,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已經相當危險。

但随着後續情節的發展,他在知道事情真相後,并沒有因為害怕而獨自跑路,而是利用以假亂真的才藝表演和黑幫鬥智鬥勇,最後順利救出了曾經欺騙他的導演姐弟。看來他不僅不缺心眼,而且善良勇敢,情商還蠻高。

直到看完電影結尾的彩蛋,我才恍然大悟男一号從頭到尾演的其實是他自己,戲裡戲外都在為夢想而努力打拼。

不管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其實我們沒必要糾結太多,隻管放松心情,保持“傻瓜”的視角和心态去欣賞這部電影,反而能享受到更多精神上的愉悅。

畢竟以荒誕、誇張和幽默的表現形式取勝的喜劇電影,不可能像科教紀錄片一樣講究邏輯和常識。如果一部喜劇電影在内容創作上既嚴謹又理性,估計很難被市場接受。誰會花錢花時間去看一部勞心費神的“喜劇”電影?

想起以前看過一些主題非常嚴肅的所謂悲劇影片,因為在内容創作上不夠認真嚴謹,反倒被網友當作笑話來欣賞,還編出一些充滿各種劇情梗的段子,居然遠遠比電影本身更受歡迎——早知道會這樣,不如一開始就拍成喜劇片。

對電影主創人員來說,把悲劇片拍成喜劇片就像“翻車”一樣屬于事故,但把喜劇片拍到令人感動到掉淚的程度卻是故事,而且是段位很高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笑點恰到好處,不落俗套,既能讓人忍俊不禁,又能讓人鼻子發酸。它能使我們透過荒誕誇張的劇情,去深切感受到劇中人物為了生計不得不用力過猛的無奈和心酸。

其實電影中還有不少精心設計的場面是為了緻敬某些國内外的經典影視劇,在倍感熟悉和親切的同時,我更加體會到了主創人員對電影的熱愛和用心良苦。

不過我對電影的名字始終不太滿意,總覺得技術含量偏低,和制作精良的内容不怎麼匹配。要是改成《假殺手黑幫曆險記》或者《假戲真做》之類的名字,說不定會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