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算不上驚豔,沒有什麼質的創新,但算完成度很高的上乘作品。
流水般的情節和觀感,作為香港/傳統喜劇還不錯,但節奏略顯拖沓、可以再緊湊些。戲劇模闆式的劇本結構和相應的視聽,到位但中規中矩,知道是高爾基戲劇為原本改編就不驚奇了。
主線兩對矛盾:内部是搬和不搬的沖突、團結還是分裂;外在矛盾則是何政府的對抗。一波波柔和的爵士音樂上來,看似煽情實則是以同情的俯視拉開了距離,溫情和團圓以升華的方式消融(掩蓋)了一切矛盾和分歧。結尾紀錄片式的影像是比較驚豔的一筆,如果換做我會直接拍成紀錄片,既能省心力又能增強真實的影像價值,當然戲劇性和商業價值會減弱。(如果是劇情片最好要麼拍成《頑主》這樣百姓生活的鮮活喜劇,要麼則像《大佛plus》那樣着重反思和諷刺力道。)
核心的問題在于,雖然是寫實主義但溫情和喜劇元素沖淡了現實批判力度,幾次在二者之間遊離,尤其最終定格在結尾的重逢,還是暧昧了些。當然這也和沒有脫離戲劇框架、商業模式有關。此外,是否有消費底層人群和美化現實之嫌?總之,思想深度和風格上差強人意,尤其是相比《佛羅裡達樂園》的深度和客觀真實性。
貧民窟的籠舍,從監獄、集中營拍成了四合院;鐵絲網不是分割的囚牢而變成了保護的圍欄。沒想到籠屋是這樣的,雖然對陰暗面揭示的程度顯然不夠。寫實主義基調下的底層市民群像,人物鮮活典型-甚至是百相面面俱到-但不夠真實深刻,隻是象征性地勾勒了豐富的衆生圖景。
演員方面,黃家駒表演很自然,但作為主角還是容易讓人略微出戲。道長有點葛優味道。
ps.作為旁邊的女人一驚一乍、大呼小叫、要麼就大笑…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8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8.2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4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7.9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8
25.5.25小西天
銀都回顧展最後一部(也是我看的唯一一部),黃家駒出演。
瑕不掩瑜的作品-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張藝謀的雙料金獅:城鄉溝壑中的女性求索 ——《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的紀實美學和現實互文 公衆号圖文版:張藝謀的雙料金獅:城鄉溝壑中的女性求索 - 微信公衆平台1️⃣簡評與觀感《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90年代的兩部現實主義傑作,二者不僅在情節、風格上有高度相似性,而且都先後榮獲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
簡評-第五代發轫作
C 5-簡評:觀影體驗實在很一般,影像貧瘠不堪、情節一樣僵死無力,鏡頭毫無魅力和吸引力可言,鏡頭間也不具張力。播音腔的配音,樣闆戲的表演,攝影的确有新意,但總體上十分雞肋-節奏不穩、形式和内容的不協調,也隻有在這個特殊時段才會産生出 ...
劄記-随感-簡評
評分:B- 6.6/6.7前言:機緣巧合來看第二部該導演的電影,聽說是和《扒手》一樣地動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視聽更為程式化、絲滑的長鏡頭減少了,詩意和美感也有所喪失(或者說側重發生了變化)。簡評:有着《男人的争鬥》的開頭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為何中規中矩?
評分:B-6.8二刷觀感依舊非常一般,但已經完全将其把戲看透了。沒有見過如此自作聰明、匠氣與說教氣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圖作為系統性的影評,隻是将劄記分集整理。)前言:和《紅高粱》一樣,正好是九個月後在影院重溫。依舊是重估的目的。初 ...
簡評
B7.5-雖然絕對不算多麼精緻的傑作-略顯單調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歡,很純粹的片子,三星半。一個月以來每周找資源都以譯制片失敗告終。等待了三周以為找到了資源,結果依舊是俄語譯制片加英俄字幕,無可忍受。終于看上了繁體中文字幕版-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