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輕盈浪漫的,可一旦堆積起來,便沉重又堅實、不近人情。”
  近期,網上有一條新聞上了熱搜:“浙江年輕女孩租房獨居兩年未扔垃圾,房東花2千元請人清出27桶垃圾。”
  從表面上看,這隻是個人生活習慣的問題,頂多算是“太邋遢”了。但在世界衛生組織出台的相關醫學規範中,“囤積症”已被列為精神病症中的一種。囤積症是一種過度收集、但又難以丢棄物品的強迫性行為,往往會給患者帶來抑郁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在英國,有超過300萬人患有囤積症。
  專家分析,囤積症是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由遺傳因素、童年心理創傷等引起。患者因為在過去的某些經曆中沒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關愛,出于“自我補償”心理,就傾向于通過囤積一些物品來進行“彌補”。
  “心病還需心藥醫”,囤積症的治療側重于從心理層面進行疏導。隻有想清楚我們的生活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進而解開心結,才有可能緩解囤積行為。
  究竟是哪些潛在的原因導緻了囤積症呢?
  一是“非黑即白”的偏執思維模式:要求自己做事完美,萬事都不能犯任何一點錯誤。“這個球鞋盒子還有沒有用?或許以後還用得上。算了,先留下吧。”因為害怕自己扔錯東西,所以很難做出丢棄個人物品的決定,于是隻能看着雜物越堆越多。
  對治方案:告訴自己“其實東西扔錯了也沒事的,不就幾件雜物嗎,能造成多大影響?”狠狠心,扔了它一了百了。先從“老破小”開始扔起,或者把它們轉送給附近的衣物廢品回收站,利人也利己。
  二是回避社交的孤立生活心态。很多囤積症患者都是獨居人士,并且不太願意與人來往。由于家裡少有人來,所以“搞得再亂也沒人知道”。這導緻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沒有朋友,所以自己的私人住處就沒必要打掃得那麼幹淨;因為自己的家雜物太多、不整潔,所以就更不願意請朋友們來家做客。誠然,那些把家裡搞得物品“堆積如山”的獨居者,在上班時大多也會把自己收拾得和别人一樣“幹淨利落”。這種“人前人後大變樣”的情況,其實折射出社交壓力對人的異化——人們往往以為自己就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于是格外在意自己在社交場合的外貌、穿着和言談舉止,而一旦回到家中就容易出現“報複式邋遢”,“反正沒人看,我搞得再亂也沒關系”。
  對治方案:告訴自己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質,不必把自己“包裝”得多麼“靓麗”。把家裡收拾整潔和把自己打扮得體,其實都是為了給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較為舒心的交流環境,而不是為了“僞裝”給别人看一個華麗麗的外殼。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疏于整理個人事務就離你而去,更不會隻看你的外表就決定和你交心、無話不談。如果我們能夠有一顆陽光向上的心靈和一種坦蕩有序的生活方式,何愁朋友難覓呢?
  三是回避變化的怠惰心态。現代生活中有太多變數,我們可能在3年中要換2份工作,也可能要在半年中換2次住處。頻繁的變遷、陌生的同事、冷淡的鄰居……這一切都可能讓我們的心“疲憊不堪”。而讓家居保持整潔有序也是要耗費一定心力和意志力的,物件位置的移動與合理擺放也會同步激起内心的“波瀾”。為了避免這種“波瀾”,很多人甯願不做任何改變:每天都吃同種口味的泡面,每天隻看同種體裁的新聞,拒絕任何社會往來的機會……
  對治方案:從接受微小的改變開始,例如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以避免産生更多垃圾,飯後及時收拾餐具,物品用完之後歸于原位等等。通過每天做一件以前沒有做過的小事,來逐漸改變自己的家居環境。并且用眼前的變化事實,來告訴自己可以接受改變、适應改變、主導改變。
  村上春樹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自我改變的路途上我們不能求快。要有耐心來等待這生活漸漸有起色,要相信自己有勇氣去面對這生活裡的起起伏伏。讓生活保持一成不變不是難事,讓自己隔絕于這個熱鬧的世界也不困難,但真正讓生命得以精彩起來的,是我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說服自心,去直面這生活中的缺憾、去找尋其中的美好。
  時間不是蓋大樓用的水泥方塊,不是越多越好。對于生命,我們無法“囤積居奇”。要想讓生命保持輕盈,或許就必須放手持有某些東西。當我們“放下”得足夠多時,就會發現原來每一個生命的間隔、每一個思考的瞬間、每一個安甯的時刻,都如此奇異瑰麗。神奇的造物主讓我們出現在此時此刻,體驗這生命、教會我們笑眼看悲欣,這所有的一切,都已足以讓我們為之沉思良久……

...
更多文章移步公衆号:绮瑪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