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sun,
Is there anything last?
I think love,maybe.
細水長流,耐人尋味。我也在土耳其度過了那個百無聊賴,自在,燥熱,哀傷,快樂的假期。
或許死亡隻是一場永久的告别呢?帶着一份錄像帶,我們依舊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陪伴我們所愛的人。
悠長緩慢的叙事節奏并不曾讓人感到無聊。DV相機的模糊,巧妙的構圖一直吸引着我。還有青藍的海水,泛着氣泡的泳池,肌膚的清透……一切的元素都讓我沉浸在那場盛夏的假日中。
如果說前半段一直迷離于影像本身,那麼後面便是真正被影像中的情感所打動。蘇菲與爸爸的last dance是如此美好,如此灑脫,也令我潸然淚下。他在經曆難以忍受的折磨後選擇了自己的歸宿。那是他于世界的離别之舞,亦是重生之舞。對他而言,死亡并非是一場悲劇,而是擺脫纏繞在身的痛苦的解脫。盡管家人的愛難以割舍,他依舊選擇了唯一的出路。
希望有朝一日,年幼的蘇菲能夠理解,并釋懷。
愛與曬後假日将永遠封存在老舊的錄像帶。
《曬後假日》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獨屬于那個時代的左翼電影
開頭的片段變足夠驚豔。在拍攝與剪輯技術尚未成熟之時,“電影”的整體形式卻已經存在,尤其是片尾多次“跳切”技術的使用,靈動而意外切合,給人以别樣的視覺沖擊。整體看下來,可以說是早期具有時代性的商業電影典範。以書寫民國時期底層小人物為本 ...
重映IMAX二刷
二刷。太偉大了。藝術。真的是藝術。現在最後悔的就是為什麼早上收拾東西磨磨蹭蹭導緻影片開頭七分鐘沒看上,真的太虧了。時隔一個月二刷,還是IMAX,有了太多太多新的感受與發現。在大屏幕上,影像的魅力得以無限放大。濃郁的色彩直接刺入人眼, ...
獨屬于那個時代的左翼電影
開頭的拍攝手法就足夠驚豔人。在拍攝與剪輯技術尚未成熟之時,“電影”的整體形式卻已經存在,尤其是片尾多次“跳切”技術的使用,靈動而意外切合,給人以别樣的視覺沖擊。整體看下來,可以說是早期具有時代性的商業電影典範。以書寫民國時期底層小人 ...
無聲的掙紮與反擊
關于女性,關于壓迫,想說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手握選票,就像我們手握情書”尊重與權利是最好的最好的歸宿。沉重的現實,尖銳的矛盾,精巧的劇情,戲劇的手法,構成了這樣一部通俗性與藝術性兼備的影片。或許女性遭受壓迫自我覺醒奮力反抗的故事 ...
觀後雜談
太久沒有看過一部如此自然、純粹的影片了。落葉歸根的觀念,血濃于水的親情,這些深深镌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情感,總是會在不經意間令人淚流滿面。作為在城市中長大的一代,隻是偶爾在回老家的時間裡瞥一眼隐藏在繁華與喧嚣背後詩意自然的落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