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0
很有意思的電影,硬件達到了現代都市題材的優秀水準。章回體有利于明确主題方便叙事,節奏流暢明快,對白輕松卻毫不拖沓,幾處畫風突變令人驚喜。大量運用冷光硬打,凸顯出北歐的冷淡肅殺。在這種冷淡與肅殺的氛圍中,你就不由得思考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
實際上在這種現代題材下做道德警察是愚蠢且徒勞無功的。不要忘了這是電影,要子、出軌、家庭、癌症,這些元素不過是手段,其終極目的是講好故事,傳遞情感(價值)。因此與其拘泥于“這個男的逼誰懷孕,這個女的主動出軌,那個男的投懷送抱”這種情節上,不如思考一下人物動機,以及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我不知道那些說“女主真幸運總能遇到恰到好處的男人,并且躲過了癌症的前男友”這種話的人是愚蠢還是反串或是反社會人格。
事實上如果誰說這電影宣揚的是生育權或者懷孕焦慮或者其他的什麼女權主義,那我會把他歸類到“魔怔人”、“理解能力弱”、“别有用心者”三選一裡面。
縱觀全片,女主似乎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誰,在追求什麼,看似她在追求某些獨立人格,但在我看來她的一切做法似乎就是一種對于現實世界随機事件的本能反應。
而這些本能反應的背後恰恰蘊藏着一種北歐特色的存在主義色彩。人的存在與價值不需要任何的東西來定義,不需要婚姻、生育、身份、心髒定義,人就是人,存在,是一種前提。如果你從這個角度來審視本片,你才能體會到導演獨特的對個體——即女主的塑造,再以女主為中心帶入到劇情,才能感受到導演想要傳達的北歐獨特的對個體精神世界的深刻刻畫。
但這并不是問題的全部,因為在獨立個體的同時,在存在主義與去标簽化打破偏見的同時,依舊不能忽視人終究是社會的,是聯系的。就像是John Donn詩,如果否定這一點,你就沒法解釋女主起伏的情感以及始終貫穿全片的“生與不生”的問題。“生與不生”隻是麥格芬,其本質反映的是女主對身邊人物、事件的聯系與反映。倘若她真的獨立——一種水至清則無魚的遺世獨立,那麼她根本不會也無需在世事浮沉中找尋自我,她隻需要安心做一個自私的人,活在文青的幻想裡就好。
很不幸,這種既獨立又聯系、既反标簽又求認同、既追求無意義又害怕虛度光陰的狀态才是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常态,在這種糾結态當中生活的人既可以是最好的人,也可以是最壞的人。
所以,還是好好生活吧,現代社會驅使獨立人格的形成,用獨立的精神驅動軀體,拒絕總是追尋“意義”,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你自己,活個獨立,活個清醒,活個自由,活個痛快!

真的是這樣嗎?

我願把00年前後十年生人的青年重新稱為“迷茫的一代”,與上世紀美國那一代相比,他們是在認清慘淡生活中選擇逃避,而我們則是在蒙蔽中選擇憤怒與紙醉金迷。
不信?你不妨談談你的思想
談談從豆瓣中學到的女權,談談從微博中學到的社會,談談從知乎中學到的見識,談談從b站中學到的熱忱,談談從媒體中得到的良知,談談從短視頻得到的娛樂,談談從朋友圈學來的焦慮。
獨立?清醒?自由?得了吧。
為什麼我們總稱自己為最糟糕的人?因為我們就是這樣的人,被事件煽動的人,被片面蒙蔽的人,被情緒操縱的人,沒法用理論解釋言論的人,沒法用大腦管理口舌的人,用攝入代替思考的人,拒絕尊重的人,拒絕妥協的人,活在數字虛妄裡的人,永遠年輕,永遠拎不清,永遠敏感,永遠被煽動。好一個獨立之個體,獨立之靈魂。
人人都是娛樂至死的烏合之衆,人人都不能免俗,我當然更不能。我不是個悲觀主義者,當然更不是為了在影評罵街,但很遺憾,我找不到什麼出路。

當所謂存在主義大行其道,當人人都拒絕被定義,這本身或許也是一種定義。而沒法與大數據切割的我們,還天真又不顧一切地追尋遺世獨立,這本身就是最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