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夢想、孤勇者,像《立春》這樣的故事,一般電影會采用夢想成真的結局來激勵世人,但顧長衛好似對夢想的火炬并不感冒,他用一個塵歸塵、土歸土的結局,如一盆冷水澆滅了火炬并重重的擲在地上...
離開,去遠方,是每個小城青年的第一理想,至于為什麼必須要離開,大多是因靈魂的無處安放,小城太小、太舊,所有新鮮事物都會在這裡被折射出怪物的樣貌,更遑論西方藝術這個舶來品,所以小城成了人們肉身暫時寄存之處,離開時随時會發生也必須要發生,就像蔣雯麗飾演的王彩玲,她把醜陋的肉身放置在北方小城,靈魂與理想早就托付給北京,其實這個地方不一定非的是北京,“北京”隻是一個具象,它可以是任何适應夢想生存的城市,再直白點,隻要離開小城,處處都是北京...究竟在小城遭遇了什麼,令她如此的決然?
王彩玲的心比天高與謊稱的北京有人是一組絕妙的互諷,在小城,她心比天高的依憑是歌唱天賦與那個自欺欺人的“被調走”,歌唱天賦或許是真(本人對音樂知之甚少),但“被調走”(北京有人)卻是十足的假,這個假是她粉飾自己醜陋面龐的遮瑕霜,唯有如此,她才能騙自己同時騙别人,主動面試時的窘态清楚的說明她被夢想抛之門外,而她依然希望用一紙戶口離開小城,她必須要離開,否則光環褪去,她會摔個粉碎。
是什麼讓她最終選擇退守小城,将肉身永遠安放在最想離開的地方呢?是她的拒絕和絕望!如果說她拒絕周瑜尚可以用清高解釋的話,那麼拒絕胡金泉的請求就有着某種避禍的嫌疑在其中,或許在此刻她才發覺自己與小城裡的其他人并無二異,而拒絕高貝貝的道歉,則将她徹底的推進小城,因為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本就如高貝貝編寫的謊言一般,隻不過造謊者是自己,謊言碎了,夢就該醒了!
絕望在夢想後降臨。否定了與小張老師(董璇)的友情,遇見了那個曾愛着的男人,一切是那麼的自然,但時機卻是那麼的醜陋,如她的面龐,這種絕望是對她自己的,也是對生活的,絕望過後是永遠的臣服,向命運下跪!
誰也不能阻止春天的到來,但不是每個都能等來自己的春天,命運高懸穹頂,理想從未降臨,一個個王彩玲渴望出走又無奈歸來,中間丢了的不隻是夢想,還有為人的生氣。
你是王彩玲麼?不要着急下結論,先探探你的呼吸是否溫熱...
你的呼吸是否還溫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運凝視,過往不再
“生猛瘋格”是《大風殺》類型元素中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不重要的一個,然而,要在檔期生存,勢必需要一個“賣點”吸引觀衆眼球,“生猛”被從衆多元素中拎了出來,也就合理許多。但,我認為《大風殺》的主基調還是“文藝”(犯罪文藝片),那些殺戮 ...
“拆”字為頭 “暖”作尾
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眼鏡”(胡廣生),不 ...
《綠魚》:當老港片邂逅詩人李滄東
北京國際電影節挑選李滄東的《綠魚 》(4K)進入緻敬片單,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愛的導演李滄東的作品,另一方面,這部充滿老港片調性的《綠魚》,與李滄東詩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溫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滄東 ...
《遺傳厄運》: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節為恐怖同好選了一部很好的片兒——《遺傳厄運》,這是一部不事張揚卻餘味十足的“慢恐怖”,整個觀影過程,前半段像是毫無目的的漫遊,追随鏡頭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遊蕩,一半無趣,一半寡淡;到了後半段,那些寡淡與無趣成了拼湊完整“恐 ...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