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Charlotte Wells的長片首作《曬後假日》在戛納電影節問世。
此片一出就備受矚目,其中,“處女作”、“私影”、“夏日”、“親情”,都被作為這部電影标簽,被反複提及和稱贊。截止目前(2022.11.10),本片的豆瓣評分高達8.0,IMDb評分7.7,爛番茄指數97%。這是一個對于新電影來說極高的評價。「作為對比(僅作數值參考使用),在這裡奉上今年戛納金棕榈得主——《悲情三角》的數據:豆瓣評分7.8,IMDb評分7.9,爛番茄指數69%。」
但我看來真他媽爛到家了。
接下我會從“夏日假期”和“私影”這兩個風最大的tag說說,這電影爛在哪裡。且,“夏日假期”上的問題其實沒那麼重要,更大的問題,出在“私影”。
1.夏日假期
歐洲人的夏日假期電影數不勝數。從出圈甚遠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到今年柏林金熊的《阿爾卡拉斯》,還有我之前寫過的《月八日記》到同樣輕盈的《八月處子》,近幾年裡,這一種題材已經大面積出現在大衆視野裡。甚至,這樣的内容風格已經成了歐洲電影的一個不可忽略的類型。所以當《曬後假日》出現,我覺得驚喜,但我并沒有覺得新鮮。驚喜是源于我本人對這一類型的喜愛,我終會去看看,但沒有那麼迫切。直到這一個月以來,這部電影的口碑不但攀升,“假期”、“夏日”被不斷提及,我才說,ok fine,好吧,那我就抓緊了去看看,趕一下潮流。
結果大失望。
既然一部電影要以夏日假期作為故事背景,就不能缺少兩個基礎:當地的氣氛,和人的氣氛。就以我的夏日啟蒙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為例,我看了兩遍。初看時多在注意情節,那種夏日氛圍感隻是一種背景闆的存在。随着時間的流逝,這部電影在我腦中的印象開始慢慢淡去,再回憶起,隻能想起那種能嗅到太陽味道的夏。
于是,我看了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很明确,我要尋找這種激發了我嗅覺的東西源自哪裡。在影片中,我開始感受透着光的樹葉,感受泛着波光的水面,感受射入室内的光線。還有,發絲、喘息、光腳走在地面,每一個細節,都在盡全力再現夏天。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哇塞,這是得要有多細心,才能做到這麼無微不至。後面漸漸多看些這類電影才發現,這好像就是歐洲人的天賦吧。所拍攝的這些,就是他們最真實的假日圖景,而他們做的,不過是把這些再現。且,這種營造氛圍的能力氛圍似乎是歐洲人獨有。他們遊玩的心态,是在生活。
這就是我認為這部《曬後假日》很爛的一個點:隻把遊玩當作遊玩的遊玩,不是好遊玩。
遊泳、曬太陽隻在度假區的泳池,日常活動是和一群講英語的遊客打台球玩電玩,去的景點都是那種标榜“遊客必去”、實則遊客才去的打卡點,還假裝很陶醉去逛當地特色地毯店,拜托,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發現,全世界跟團遊都一樣傻逼。不如直接把“土耳其度假”改成“土耳其度假村度假”得了,真不明白吹上天的“假日感”是哪裡看出來的。
再大膽開麥一下,不知道是這部電影不行,還是英國人不行。反正就是不行。
2.私影
這一part更有意思。講白了就是:dv錄像、模糊記憶再現等等被“大贊”為“私影”的東西,這電影也隻玩到了表象而已。且,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早都被玩爛了。
其實也沒說玩爛的不能再玩,而是這裡面所運用的細膩度和方式,真的遠遠不及那些真正的“私影”作品。舉個例子吧,每次dv機的錄像的出現都是沒來由的,開始和結束都很無厘頭。且前後銜接的,又是那種鏡頭很流暢、畫面很精緻,甚至都能想象到是多麼電影工業的一套機子在拍攝這個畫面。
割裂感由此産生——vlog不像vlog,電影又不像電影,觀感就像是專業電影出來的素材在以vlog的方式剪輯,要秩序沒秩序,要生活感也沒生活感。說是“私影”電影,都有點愧對這個詞。
我認為還算完整的私影,就是必須要一些“不完整”存在。畢竟多是以現實為藍本而作的,現實的視角有限,拍攝的方式和畫面都是有限,用這些有限的東西補齊,訴說完整的記憶,才是私影最大的魅力。
強調一下,這裡的有限是“記錄”上的有限,并非“記憶”上的有限。人力物力的原因,記錄者無法在“記錄”上達到完整,但我們可以從這中間窺見完整的個人“記憶”。
而這部電影,本末倒置了。他用着非常非常無敵完整甚至花大價錢去完整的畫面,去展現片段式的、非常不完整的記憶。自我心境留白給誰看?讓觀者自己猜?這他媽可是私影啊,别在自我心境這玩留白。
我覺得真的厲害的私影,除了前一陣子因獲獎大火的《當我望向你的時候》,其他好像都是些偏小衆且私人化的影片。如果真感興趣可以去看看黃樹立《當我望向你的時候》,不長,就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足以感受什麼叫私影了。
總結一下,這部電影的根基就是“夏日假期”和“私影”。根基都鑄的東倒西歪,那些再炫酷的影像,潛意識裡,都會當作沒什麼實質性意義的炫技處理。
于是這整部電影看下來,我真不知道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