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小心建構的精緻多元世界慢慢在沖突中被消解,最後完全成為chef的獨裁(當然他也有藝術家的layer)的劇情片。
一開始,父子三人的對話先最低限度地把主要矛盾擺上來,然後展示餐廳運作一切高效熟練,每個人像一顆螺絲,各司其職。
中段矛盾開始顯現——餐廳的各種問題,廚房的運作在剪輯和素材選擇上都更亂,還有好幾段餐廳廚師去食材供應商聽講,但不知所謂,不懂裝懂,問些無關痛癢問題的漫遊。
最後,所有的一切彙聚在晚上,主廚也是家族掌門人,面對食客大談特談自己的人生态度,讓他一個人取締幾個小時建立起來的看似很複雜的餐廳形象,簡單說,他一個人代表了餐廳。獨裁、藝術、家族、資本,所有抽象的概念也好,具體的感受也罷,全都在經過完善的鋪墊後,彙聚在這一個人身上,他所有的行為和話語都那麼清晰,但又總是隔着面具。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懷斯曼在剪輯中,對于整體抽象概念和多層次複雜線索的把握,這些抽象的部分最後又能全都落到人物具體的動作和說話方式的細節上。這既是一篇論文,又是一部小說。
懷斯曼說,剪輯的時候會先考慮沖突,他把每一個sequence看作是一場戲,暗示着他把每個人物都看作演員,努力表演自己的演員。這才是他的電影裡最重要和最吸引人的主題,我們如何扮演自己。在這部電影裡,他走得更遠,他創造了一個精緻但又封閉的世界,在裡面觀察人物的一舉一動。
在看懷斯曼的電影時,我們不應該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學者,要絞盡腦汁分析電影裡各種線索的關聯和意義,這麼做隻會發現自己被繁複的信息淹沒。他的電影裡當然也有隐藏得很深的社會批判的線索,但這些批判一般都被當作幽默,或者需要更仔細的觀察來發現。
我們要做一位觀察者,放開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觀察裡面的人物,他們的肢體語言,說話的方式,表情,和對事情的反應,自然能夠看出懷斯曼論文寫作的思路,也能更了解這部小說裡的人物。
舉個例子,還記得直升機的sequence麼?直升機轟轟的風聲早早進入,畫面卻是農民一樣的餐廳員工在地裡采摘蔬菜,我在想:一定要讓這直升機出來啊!最後,直升機終于出現,如外星飛船般緩緩降落在草坪上。這不是杜蒙電影裡會出現的場景麼?不動聲色的幽默和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