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說對文娛産品對嚴格的社交平台,豆瓣一定是其中之一。而最近冷眼發現一檔節目——TVB出品的旅綜《江湖見》,在向來嚴格的豆瓣網友那裡拿到了8.4的高分。

可是從簡介來看這檔節目透着“簡陋”二字。雖然一季很長,足有15期,但每期僅23分鐘,且隻有兩位固定嘉賓,沒有任何飛行嘉賓助陣,能明顯感覺到制作組經費有限。

...

抱着“它憑什麼拿到這麼高分”的心态,冷眼點開了這檔節目。說實話,前5分鐘冷眼還覺得它很稀碎,能拿高分全靠TVB情懷,慢慢看進去之後,才不禁感慨:

“港綜,真的有點東西”。

...

花小錢辦大事

走馬觀花。

這是《江湖見》給冷眼的第一印象,這不是個貶義詞,相反冷眼覺得“走馬觀花”式的處理,反而讓它的節奏變得很緊湊。

這是一檔以金庸武俠小說為線索的旅行綜藝,在麥長青和黎耀祥兩位嘉賓的帶領下,帶觀衆去探尋小說中提到的各個地方。

...

能夠感受到這檔節目的經費是很有限的,所以在錄制的時候必須有所取舍。與我們熟悉的旅綜恨不得從碼盤子開始拍起不同,《江湖見》反其道而行,去掉了一切“在路上”的内容,直接給觀衆看目的地。

說實話許久沒看這種一上來就直入主題的旅綜了,冷眼一開始還有點不習慣,但看進去了之後發現這種緊湊的節奏真的很妙。

...

一方面金庸武俠小說多達14部,涉及地點衆多,如果每個地方都從在路上就詳細展開,節目的體量肯定不夠,能去的地方就也很有限。那麼論深度,這麼一檔肉眼可見成本不高的節目,怎麼和那些有錢有人的S級綜藝相比?

另一方面,這是一檔有“俠味”的節目,大俠們不就是來無影去無蹤,四海為家到處飄蕩嗎?鏡頭一轉突然來了另一個城市的剪輯,正好呼應了主題《江湖見》。

...

說實話就冷眼看來,這檔節目差不多每一期至少有一個地方是贊助,特别是吃飯環節,基本都是片尾鳴謝名單中的金主。奇怪的是,從評論區的觀衆反饋來看,有一部分人根本沒發現這是宣傳,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即使是贊助也看得讓人舒服”。

這或許因為兩位嘉賓談及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對于一些實在不太符合口味的菜品,也沒有一味誇好,而是會客觀說“可能口味不同”等等。

花最少的經費,辦最多的事情,還體現在嘉賓盤子方面。

與國内旅綜動辄七八個人甚至中間還會有飛行嘉賓加入不同,《江湖見》很簡單,隻有麥長青和黎耀祥兩個人。

...

做節目,貴有自知之明

市面上的旅綜多如牛毛,就算是TVB自己也出過好幾檔高分旅綜。《江湖見》的成功在于,它很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和“說給誰聽”。

與其他節目不同的是,《江湖見》選擇了一個對于很多觀衆來說完全沒有抵抗力的叙事切口——金庸武俠小說。

金庸武俠小說影響了不止一代人,而是數代人,而TVB的金庸武俠劇更是伴随許多人成長的集體記憶。《江湖見》的兩位嘉賓:麥長青和黎耀祥都出演過金庸劇,而且劇中角色也是他們的代表角色——麥長青的遊坦之、黎耀祥的老頑童。

...

除了核心的武俠迷之外,以大灣區師奶為代表的觀衆,是《江湖見》另一主力收視群體。

這幾年港人赴内地旅行人數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8191萬人次北上,按年大增5成多,師奶們看旅綜除了打發時間,也有功能性需求,即“我能不能按照節目中所說的去玩”。

她們的需求就是普通遊客的需求,想要吃好玩好,去經典景點打卡、曆史文化類内容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就夠了,不求深入。

...

在《江湖見》的最後一期,麥長青和黎耀祥來到香格裡拉,在燒烤夜談時,他們聊到剛出道的時候,黎耀祥對麥長青的照顧,教他如何分析角色、教他如何進入狀态,黎耀祥自己也說真真正正能算得上他師弟的,隻有麥長青一人。

他們還聊到了在長大以後的生疏與心結,麥長青承認自己有一段時間對黎耀祥是有點看法的,覺得兩人感情變淡了,在拍完《巾帼枭雄之義海豪情》時就沒再見面。黎耀祥則說做《江湖見》是很難得的機會,這是兩人第一次以主咖的身份合作綜藝。

...

香港旅綜隻講一件事

或許因為體量太小,以及我們所熟悉的香港藝人多來内地發展,近些年大家對于港綜的關注度變低了,但港綜的品質卻沒有下降,反而誕生了很多高分作品。

冷眼搜索了僅4-5年的高分香港旅綜,包括8.3分的《退休地圖》、8.3分的《晚間看地球》、9.2分的《這麼遠,那麼近》,發現他們都存在着這樣幾個共性。

第一,是體量小,基本在30分鐘以内;

第二,是嘉賓人數少,大部分為2-3主咖,《退休地圖》則是圍繞着洪永城這一位主咖。

第三,也是冷眼接下來想展開聊的,港綜隻講一件事。

就像《江湖見》選擇了“金庸武俠小說”這個切口,整個節目都在圍繞着這件事做文章一樣,上述高分節目也是如此。

...

《退休地圖》要做的,就是用同樣的退休金,去其他國家尋覓更好更舒服的退休生活。洪永城作為體驗官前往世界各地,去找尋那個屬于退休者的dreamland。

《晚間看地球》的主咖之一,是在香港極受歡迎的主持人嘟嘟姐鄭裕玲。嘟嘟姐此前也出演過多檔高分旅綜,可以說在“旅遊”這件事上,她是絕對的權威專家。

《晚間看地球》把切口放在了“夜”,港人是有夜生活需求的,特别是年輕人愛玩也愛嘗試新事物。這檔節目由嘟嘟姐帶隊,去看入夜後的不同國家地區,以及夜晚的它們有什麼獨特的玩法。

...

在叙事上它們都不貪心,把一件事講透就足夠了。也因為這種隻講一件事的風格,港綜少了幾分說教爹味,多了一些清新之感。

有能力操盤大項目的平台是少數,且觀衆也多次提出“綜藝減負”的呼聲。時長降下來了如何保證節目的可看性,港綜顯然是一位值得學習與研究的好老師。螺蛳殼裡做道場是門大學問,而最擅長這件事的不就是香港電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