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rdan Mintzer
翻譯:發條辰
首發:西部影談
在中國導演蔡尚君的最新力作《日掛中天》中,往昔的重負驟然壓向一對舊情人。影片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在人生的道路上,當過往的惡行不斷回來糾纏時,人們是否還能真正做到寬恕與遺忘并且繼續活下去?
這部表演精湛、制作考究、卻略顯過度渲染的雙人戲名為《日挂中天》。片名似乎為這對注定走向毀滅的情侶留下一絲希望:他們或許終能找到片刻慰藉,或者迎來一縷陽光。但真會如此嗎?
并不是所有的命運多舛愛情都會從擁擠的公立醫院裡偶然相遇開始。但《日掛中天》偏偏選擇了這樣一個略顯生硬的設定。三十多歲的雜貨店老闆娘曾美雲(辛芷蕾飾)多年後再次遇見葆樹(張頌文飾),當看到他佝偻病弱的模樣,不禁心生寒意。影片在此刻強行疊加戲劇沖突即美雲也剛剛做了B超,确認自己懷孕,然而醫生卻遲遲沒能檢測到胎心。
蔡尚君與韓念錦聯合編寫的劇本從一開始就刻意将情緒填得很滿,但也吊起觀衆胃口,遲遲不肯交代美雲與寶樹之間的隐秘關聯。之後葆樹一度從劇情中消失,鏡頭轉而集中在美雲沉悶乏味的日常。白天,她在商場裡的服裝店做直播賣貨;夜晚則偶爾與一個神經敏感的已婚男人(馮紹峰飾)同床。後者因婚外情遭到勒索,卻始終不願意給這段關系任何承諾。
換句話說,美雲的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除了在為生意拍視頻時,她臉上才偶爾擠出一絲笑容。不過,她也展現出倔強的一面,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哪怕眼下的情人對兩人的關系明顯心存疑慮。就在這段困頓與不安之際,葆樹突然再次闖入她的生活,美雲随即又去醫院探望。觀衆這才得知,他已經接受了胃癌晚期的手術。影片在此處顯然有意加重悲情色彩,卻未能掩飾人物關系鋪陳上的缺少人情味與做作。
同樣,葆樹的生活也毫無喜樂可言,他不是在痛苦中蹒跚,就是陷入深深的失落。蔡尚君緩慢而執拗地揭開他與美雲的過往——兩人曾經相愛,卻因一場緻命的意外而分崩離析。影片在這裡刻意保持神秘,遲遲才給出完整解釋,仿佛擔心“提前劇透”會削弱沖擊力。但結果隻是讓觀衆等得不耐煩:我們隻需知道,美雲欠這位舊愛一份沉重的情債。
大多數愛情片的套路都是從浪漫邂逅,到情愫暗生,再到遭遇重大難題;但《日掛中天》幾乎是反其道而行。這裡的難題早已存在,留給美雲和葆樹的隻是一個問題:他們該如何走出來,或者根本走不出來。蔡尚君将鏡頭死死鎖定在兩人層出不窮的悔恨與疑慮上,尤其是美雲,她背負着沉重的愧疚,就像被拴上了一隻巨大的情感枷鎖。影片的基調因此顯得壓抑不堪,卻在單調的情緒循環中難以拓展出新的張力。
愛情真的能在這樣的爛攤子裡重新生長嗎?影片一度讓觀衆生出這樣的期待,而最有說服力的段落,正是這對身心俱疲的舊人試圖在必然的現實壓力與美雲似乎重新燃起的欲望推動下,開始共同生活的嘗試。然而,看過蔡尚君那部極度陰郁的2011年懸疑片《人山人海》的觀衆大概都明白,這個故事的結局注定不會是皆大歡喜的婚禮。影片制造了一絲希望,卻又很快将其掐碎,顯示出導演一貫的冷酷手法,也讓情感的餘地顯得格外狹窄。
事實上,導演從一場戲到另一場戲不斷加碼壓力有時确實奏效,但更多時候卻淪為赤裸裸的情節劇。比如有一幕處理得頗為細緻:美雲為了收回服裝生意的欠款,卻意外遇到一位境況幾乎一模一樣的女性,鏡像般的處境透出辛辣諷刺。但另一幕中,她和葆樹被困在電梯裡,這種安排顯得過于直白,幾乎是生硬的象征手法,更接近一種牽強的“天降之力”設定,隻不過這次并未拯救任何人,反而再次強調他們即将走向的毀滅。
電梯一幕同時也展現了兩位主演的表演張力,他們在影片中那些火爆激烈的段落可謂屢見不鮮。尤其是辛芷蕾,她在片中的表現堪稱驚喜:一方面是對着手機強顔歡笑、兜售服裝的直播女老闆,另一方面又瞬間跌入絕望,哀求着一個或許永遠無法得到的轉機。演員的層次感遠勝劇本本身,讓影片勉強撐起了情感重量。
盡管《日掛中天》講述的是一對男女——或者更準确地說,是一段“本可以成為”的關系,但影片真正的核心人物其實是美雲。她不僅要為多年前的“交易”承受後果,還要因為“身為女人”而背負原罪(至于懷孕線索的發展,更是不忍細究)。蔡尚君有意将她塑造成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女性,暗示在競争殘酷的中國社會中,這樣的身份意味着怎樣的艱辛。影片似乎也試圖用這一點來為美雲最後那場絕望的舉動尋找理由,把它包裝成某種終極的解放。但這種處理更像是導演的意圖壓在人物身上的負擔,而非從角色内在生發出的真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