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街道,孤獨且昏黃的路燈,黑乎乎的玻璃,影片開頭消沉的氛圍壓的人喘不過氣,一如女主低落的情緒,亦如現在發黴的我和外面陰雨的下午。
女孩艾莉絲是愛爾蘭小鎮青春正好的年輕姑娘,但跟母親、姐姐一起努力生活的她在這個貧瘠的小鎮卻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隻能在周日去一家雜貨店打工,而店主人又是個不好相與的勢利眼。姐姐的好友,遠在美國的弗勒德神父在布魯克林為艾莉絲找到了一份工作,為求生計的艾莉絲遠渡重洋開始了獨自漂泊的新生活。
初到布魯克林的艾莉絲像一隻受驚的松鼠,對一切都充滿了回避和提防。同事桃樂茜的友善搭話、餐廳小哥舒緩氣氛的調笑都無法讓緊繃的她卸下心防。濃郁的思鄉之情和孤獨委屈更是在收到姐姐的來信後如決堤江水一發不可收拾。不過,人總不能一直水逆吧。工作和生活都一團糟的她在主管姐姐、弗勒德神父、公寓阿婆等的幫助下逐漸走向正軌。讀夜校的艾莉絲也逐漸有了自己想追逐的理想,還認識了做水管工的意大利小哥,開啟了甜甜的戀愛。
當一切都在向上生長時,噩耗從愛爾蘭傳來,艾莉絲的姐姐去世了,悲痛欲絕的艾莉絲回到家鄉,當她用全新的視野和身份看待家鄉的人與物時,她又猶疑了,徘徊了,畢竟這裡有她最愛的埋葬于斯的姐姐,有她唯一在世的親人,有熟悉安逸的生活,有一份可觀的工作,還有重新認識她并追求她的小鎮高富帥……
不得不說,意大利小哥是聰明的,他在艾莉絲返鄉之前先用婚姻栓住了她。可是如果沒有這份婚約呢,我相信沒有這份婚約,艾莉絲最後也一樣會離開愛爾蘭。因為現在的艾莉絲已經不是當初稚氣未脫的小女孩了,她用坦蕩自主的心态、獨立生活的經曆、高分考取的畢業證書、逐漸堅定的眼神和日益鮮亮的穿着武裝了自己。她知道自己的未來更應該在哪裡,“我不确定那還是不是我的家”,這是意大利小哥帶艾莉絲去看他們買下的土地時,她流露出的對家鄉的态度。在那段鏡頭裡,無盡的荒地和小到看不見身影的艾莉絲呈現出巨大的對比,可就是這片空曠的吐露着新綠的土地是艾莉絲可以長出無盡希望的未來,在那裡她會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快樂和滿足。
于是,第二次,艾莉絲乘船離開家鄉。這一次,她不再緊張無助,不再迷茫慌亂,不再手足無措,不再笨拙狼狽。這一次,她也遇到了初次離鄉的女孩,像一個輪回一樣,當初的被指引者成了新的引路人。當初,艾莉絲的綠色大衣下是一抹紅色的絲巾,那是同鋪紅衣姐姐給她的底氣。現在,愛艾莉絲橙色的襯衣也成了别人黑色衣衫下的支撐。
最後的最後,艾莉絲穿着一開始鄉間舞會上她那條沒穿的藍裙子,笃定從容地靠在街邊,迎接着她的未來。從影片開頭的陰郁到結尾的午後陽光,這一路,我們看着她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拘謹走向落落大方,我們看着她得到一些又失去另一些。未來她将遇到什麼,又會有怎樣的抉擇,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我們知道她有底氣和勇氣勾出自己想要的選項。
除了艾莉絲以外,和藹可親的弗勒德神父、上進真誠的意大利小哥、活潑幽默的弗蘭基弟弟、逐漸改變自己的愛爾蘭留守富二代,皆讓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很出彩,客輪上遇到的紅衣姐姐俏皮強勢的外表下是熱情獨立友善的内心,美人如火,艾莉絲暈船醒來後看到的她仿佛披着聖光降臨;成熟大方的主管姐姐專業而細膩;公寓阿婆,像是智慧的化身,毒舌又包容,庇護着每一個來布魯克林打工求生的姑娘;正直無私、堅定忍耐的Ross姐姐;矛盾不斷卻又互幫互助的合租姑娘……她們性格各異,她們并不完美卻又各具風采,生機勃勃的女性群像為電影輸入了更加鮮活生動的血液。
另外, 餐桌戲也是影片的一大特點,吃飯鏡頭在影片中占據着不輕的體量。愛爾蘭家中的、客輪上的、餐館裡的、布魯克林公寓裡的,大概一共有十幾處。這些情境不同、氛圍不同的餐桌戲穿起了女主艾莉絲的成長過程。離家之前,跟姐姐媽媽吃飯時的不舍與壓抑,艾莉絲一個人在客輪餐廳迷茫滑稽,跟公寓阿婆和租房女孩子一起吃飯的吵吵鬧鬧,跟神父和愛爾蘭乞丐一起過聖誕節時那穿透教堂與人心的愛爾蘭小調,跟意大利男孩約會時滔滔不絕的自信,等等。
影片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雖然前期刻畫了一些艾莉絲對家鄉的懷疑不滿态度,但最後決心重返布魯克林的轉變隻着重在凱麗夫人身上未免有些單一和生硬,客輪戲份的海景特效過于拙劣和敷衍,全片的攝影構圖不夠精緻,以及男主被彈幕诟病了一百次的身高,不過也算瑕不掩瑜了。
總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面對生活窘境還是思想困境,希望我們都能像艾莉絲一樣,終可到達“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平和彼岸。
再見了,艾莉絲,一篇寫給你,寫給我自己,寫給獨在異鄉工作的女孩子,寫給所有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掙紮不屈的偉大女性的小小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