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懂陝北話,看《撥浪鼓》會少一半趣味;如果你沒去過黃土高坡,《撥浪鼓》中刮起的風一定迷不住你的眼睛;恰好,這兩樣我都具備,所以《撥浪鼓》對我來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鄉音”作品,也就注定這篇影評主觀大于客觀。
我的老家在榆林佳縣,離故事中的清澗、神木都不遠,當我看着那輛載滿貨物的“塬上清澗”颠簸在土路上時,自己的屁 股也會生疼,因為小時候被颠怕了,而小時候我真的見過一輛載滿貨物的小車挨着村跑,但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總是站得遠遠,雖然隻是短暫的幾年光景,但卻給了我進入毛豆内心的窗口,那是一份對于父親的迷夢,以及自己現實依仗的執拗,他上路的原因單純的令人心碎,公路盡頭的成長随着撥浪鼓的敲擊聲,一下下打在我的心裡。
撥浪鼓這個設定很妙,從看到影片名字的第一刻起我就在思考“它為什麼起這麼個名”,當看完影片,我會心的笑了,撥浪鼓有兩個面,配有兩個彈丸,随着轉動彈丸會敲擊鼓面發出聲響,但兩個彈丸永遠不會擊打在同一個鼓面之上,就像苟仁與毛豆,他們的短暫相遇,就如同一段萍水相逢的旅程,旅程中各取所需用以療傷,結束時各自踏上前路,他們的這一段旅程就如同彈丸擊打鼓面發出的和鳴,從起初的不合拍,到最後進入節奏,直至奏出美妙的童聲,完美的诠釋了他們内心的變化,撥浪鼓這個物件、這個名字選的真好。
影片中的台詞不失為一大亮點,當然前提是你聽得懂陝北話,特别是苟仁教訓吃着泡面的毛豆時的話,讓我笑到按下暫停鍵:“你曉得燒了老子多少錢的東西,四千八百塊錢,等于你吃的這方便面兩千桶,五百五十把挂面,等于種十畝荞麥的收成,你瞧這加油站的員工,等于他們兩個月的工資”....苟仁講的越來越來氣,可幼小的毛豆哪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繼續吃着他的泡面。
出演苟仁和毛豆的演員都是素人,一個是出租車司機,一個是小學生,正是不加修飾的生活情态,才能把角色刻畫的如此動人,謝謝《撥浪鼓咚咚響》,讓我開始思念許久未見的黃土高坡,我決定啟程,就在這個夏天
《撥浪鼓咚咚響》:萍水相逢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們與惡魔的距離~
《看見惡魔》這類題材的作品,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處理成感官意義上的爽片,金知雲顯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時又有着更進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餘,還能重重的在觀衆腦後敲上一錘。故事的主線圍繞李秉憲飾演的金秀賢與崔岷植飾演的張京哲之間“獵人”與“獵物 ...
此心安處是屋家~
電影《此心安處》極罕見的一部作品中,從“物理空間”、“情感意義”以及“生命承載”三個緯度對“家”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讨。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延續着《阿甘正傳》曆史厚重的滄桑與時光無情的陡轉,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為主線,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樣闆】
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 ...
《濾鏡》:不愛時代的愛情宣言
身處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尚且松動,遑論感情,何談愛情。在“愛自己”的雞湯滋補下,愈來愈多的人走向“隻愛自己”的極端,愛能力幾乎空槽,容顔形體、學曆收入、羅曼蒂克在偶像劇的加持下,成為阻絕常人勇敢尋愛的高牆。慶幸的是,在這個“不愛” ...
為什麼說《出走的決心》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如果說蘇敏阿姨為女性書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範例式的故事,那麼影片《出走的決心》則以冷靜、克制、客觀的創作觀,為觀衆呈現了決心背後的泥沼,這不是李紅一個人的故事,也許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紅在發生,但她們終身未能出走,被長久地困在等待裡。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