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非首發,首發知乎:ID:随風似水,文責自負。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去,

所以人們以為生命是一口不會幹涸的井。

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

多少個迷人的童年下午,

回想起來,

還是讓你感到如此深沉的溫柔?

也許隻有四五次,也許還沒有。

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大約20次吧,

但這看來卻無窮無盡。

      觀《遮蔽的天空》這部1990年由由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影片,源于影片最後這段畫外音,也源于坂本龍一對此片的喜愛及配樂。

1

      此片又名《情陷撒哈拉》,像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這段從時空之外響起的話語讓我知道保羅·鮑爾斯的同名小說,宛如一首詩,蒼涼、憂傷,述說着時光流逝、人生無常。

      初觀此片,與《英國病人》一樣,被其美輪美奂仿若油畫的異域風光吸引,蒙太奇畫面讓劇情詩意、晦澀。讀完同名小說再觀此片,那裡僅是愛情片,更多是關于人活着的意義、生命的出口,交織着愛情、婚姻、道德、困境、疾病、死亡,盡管電影畫面迷人,但故事本身讓人壓抑、沉重,卻喚起我對司空見慣這片天空的思忖。

        遮蔽的天空像巨大的鏡子擋住我們的視線,抑或,惟有撕裂、掀開,方能看到遮蔽的天空之外的風景。

...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對美國中産階級夫婦,音樂家波特與作家妻子姬特及好友商人特納來到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與姬特已結婚十二年,兩人出現感情危機,渴望通過此次旅行來複蘇。

      在廣袤荒涼的沙漠中,波特說他是旅人而不是遊客,因為“遊客來過之後就會離去,而旅人可能永遠不會回去了。”起初,姬特把自己當作遊客,惡劣的生活環境、異域的風土人情讓她随時想回到文明社會。

      進入神秘國度後,兩人在沙漠中迷失自己,互不信任,互相背叛。波特在夜裡冒險、投向娼妓懷抱,是尋求刺激,借以逃避感情危機?是暫時忘記對妻子的複雜情感,還是為生命尋覓出口?同行人特納喜歡姬特,姬特對他毫無興趣,卻同他發生肉體關系,事後異常悔恨。是孤獨?特殊環境?對波特的報複?抑或也是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對無意義人生的報複。

      這對夫妻意識到流浪填補不了空洞内心,重新思考人生意義。波特想盡辦法甩掉特納,與姬特邁向沙漠更深處。在環境更為惡劣、物質生活條件更為艱苦,陌生而荒涼的北非小城,兩顆心終于靠近。他們在沙漠中心心相印,荒漠、寂寥的沙漠點燃久違的激情,天為被、地為床,原來彼此愛得如此深沉。是什麼遮蔽他們眼眸?是那片習以為常的天空嗎?在沒有人與人交集的廣袤沙漠裡,撕裂遮蔽的天空,二人方能赤忱相待。這是影片最美的一幕,湛藍幽深的天空下,無垠蒼茫的漫漫黃沙上,孤絕、渺小的兩個人,為看到生命可能的出口而狂喜。那個迷人的下午,一生中能有幾次,也許有一次已足矣!此後餘生,女人回憶起這一幕都會淚水漣漣。

      波特終成旅人,影片開始那個寓言式的夢兌現了,漫漫黃沙成了他最後歸宿。

      波特感染霍亂,當地的醫療條件根本無法治療。在一個簡陋的空屋子裡,姬特耐心照顧波特,卻不得不面對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惡劣的環境,對死亡的恐懼壓得她喘不過氣。波特在某一瞬清醒時也掙紮着對她說,我一直深愛着你,隻是我自己不知道罷了……然而,在波特生命的最後時刻,姬特離開了他。顯然,這不是一部讓觀衆落淚的愛情故事。電影完全沒有看懂,她為什麼在關鍵時刻離開?讀原著後方知,她恐懼、害怕,拒絕選擇,為即将發生的事負責。這一切并非因她不愛他。遮蔽的天空下,她多麼脆弱,不再關注肉體生命,靈魂陷入巨大的虛無。

      故事并未因波特去世而結束,姬特不知何去何從,繼續在沙漠遊蕩,冒險甚為離奇,出人意料。

      姬特加入一個同路非洲人的駱駝隊,穿越撒哈拉沙漠進入黑非洲的邊緣地帶。駱駝隊隊長貝爾卡西姆把她帶回家,讓她成為他衆多妻妾中的一個,直至其他妻子吃醋将她趕出門。

      姬特在對貝爾卡西姆絕對的臣服中,找到了“無須思考的滿足,一種她很快就視為理所當然的狀态,接着就像毒品一樣,再也離不開它”。她的世界隻剩下吃、睡、做愛。不用思考、選擇,生命回到最原始的狀态,竟沒有了痛苦。姬特離開貝爾卡西姆的家,又去尋找另一個像他一樣的男人。她要有人主宰她,可以毫不在意對方的身份,因為她隻能在被主宰中找到自己。

      法國殖民當局最終找到姬特的時候,她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文件,對自己的名字也毫無反應。當她知到特納要來接她時,又逃離了。她不願見特納,曆經磨難後,更不願回到她原來的文明社會。她的一半已埋在了沙漠。

      姬特來到一家商店,一位老人的畫外音從時空之外響起,影片就在講述着時光流逝與人生無常的話語中結束。波特将生命留在了沙漠,姬特将靈魂留在了沙漠。

3

    《遮蔽的天空》的作者保羅·鮑爾斯,将自己的人生傳奇與存在主義觀點融入小說。小說主人公波特·莫斯比堪與加缪《局外人》的墨索爾、毛姆《刀鋒》的拉裡媲美。同樣的特立獨行,也有着保羅·鮑爾斯的影子。

      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采用非線性的叙事方式,場景不斷交錯,觀衆需不時切換時間跨度。雖說這種叙事方式活潑而詩意,但不讀小說,很難看懂影片。

      影片穿插不同時期的場景,不僅展現人物内心狀态和心理矛盾,也顯現時間流逝的無情。盡管這種氛圍讓人感到壓抑,卻能讓觀衆更深刻感受到影片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時光流逝與人生無常是影片最能打動觀衆的地方。影片最後出現的那個老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波特與姬特屬于有錢有閑的中産階級,物質的富足讓他們可以不用工作,到世界各地旅行。然而,他們生活得一點也不幸福,皆是務虛之人。戰争的陰影讓這對青年知識分子看不到人生的出口,精神極度空虛、苦悶,彼此的不信任、背叛,陌生的撒哈拉沙漠隻能讓他們更加迷失自己。

  “我們以為生命是一口不會幹涸的井。”當波特與姬特走向沙漠邊緣,望着頭頂那片遮蔽的天空,他們感到自身的脆弱,思忖着遮蔽的天空背後是浩瀚無垠的黑暗宇宙,更覺自己的渺小。兩個走向虛無的人多麼渴望真實活着,兩顆心終于靠近,方發現原來彼此深愛。

      “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人生無常,波特患霍亂要死了,兩人才意識到浪費了那麼多好時光。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失去時才知道時光流逝的無情,生命的無常,當時隻道是尋常。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去,總是一邊任意揮霍眼前光陰,一邊痛惜時光流逝。

    沙漠是一個隐喻,旅行具有象征性。倘若影片隻停留在時光流逝、人生無常上,就是一部愛情悲劇,顯然,影片要表現的東西遠不于此。我們的人生皆是一場旅行,沙漠隐喻不可知的未來。

      人生之旅中,有人是遊客,有人是旅人。縱然未來充滿變數,但有些人始終是遊客,把自己與景點分得很清楚,隻是看風景,最後總會回到出發地。異地的風景對他們無多大意義,既不會收獲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因為他們原本也沒想過追尋生命的意義,滿足于生活表面。劇中的特納就是這樣一個人,走進沙漠又毫無損傷地走了出來。姬特說他頭腦簡單,抑或就是指這裡。

      顯然,波特是旅人。在到撒哈拉沙漠之前,他已在世界各地旅行,沒有哪個地方可留住他,沒有歸途,此地與彼地對他而言并無區别。波特之類的知識分子,他們厭倦了自己周圍一切,總想逃離熟悉的環境,逃離現代文明生活的一切附庸之物。對未知地方的迷戀與恐懼吸引着他們,在心中形成微妙的平衡。沙漠對波特就具有這樣的吸引力,在逃離之路上,他越走越遠,最終永遠留在沙漠。在沙漠中,波特看到了遮蔽的天空背後,抛開道德、價值、審美……這些意識形态的浮光,黑暗是永遠的背景。我們被這些浮光遮住了眼睛,有多少人能看到遮蔽的天空之外的風景。這些探求遮蔽的天空背後的人,他們質疑現行的社會體系,直視天幕之外,那黑暗絕不是徹底的虛無。

      姬特,一半是遊客、一半是旅人。她穿越大沙漠到達另一邊,冒險經曆了與文明社會迥異的文化,在沙漠裡發現了她從未希望發現的東西,即使她最終回到文明社會,靈魂也留在了沙漠。抑或,在認清生活虛無後,她終于可真實地活着。影片結尾的畫外音不僅是對時光流逝與人生無常的感歎,也有對人生經驗的醒悟,你能記住多少呢?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影片看似一場三個人的冒險旅程,實則是他們自我發現與成長的旅程,圍繞着人類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意識,反映人們在尋求自由和探索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遮蔽的天空下我們多麼脆弱。影片還暗示了一些社會問題,探讨了人性、自由與奴役的關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與碰撞。

      波特分明想通過旅行與姬特修複感情,但每當他走近時又疏遠,怕對感情負責。兩人明明意識到深愛對方,卻不能完全敞開心扉,獨立的自我怕受到羁絆。保羅·鮑爾斯深受薩特影響,小說貫穿了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影片中這種存在體現在姬特的每一次抉擇。當姬特與波特互不信任時,作者的存在觀體現了;當兩人躺在沙漠中看天空時,存在觀又體現了;當波特死去時,姬特陷入不知何去何從的虛無中。

      可以說,姬特才是影片的第一主角,特别是波特死後,姬特看似荒誕的冒險之旅。在波特生命垂危時,她離開他。她拒絕承擔意識和責任的重負,奮力抵觸自身的存在。她能想到的最嚴厲的懲罰是什麼?“他們會強迫她站在一面大鏡子前,對她說:‘看啊!’……黑色的夢境将會被打碎,恐怖之光将會源源不斷地照進來……”她害怕面對自己,甯可這樣随波逐流;她拒絕思考、拒絕認識自己。

        姬特丢失手表是一個隐喻。時間隐去了,沒有時間的生命是什麼?當她成為貝爾卡西姆的小妾時,她的世界隻有吃、睡,最快樂的事就是等待貝爾卡西姆來跟她做愛。被動地接受自我的毀滅,喻示着個人意志的衰落。當法國移民局找到她時,她所有的東西都丢了,連自己名字也不知道。

      波特丢失護照也是一個隐喻。沒有護照,沒人證明你是誰。沒有時間、沒有身份,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姬特最後終會回到文明社會,奇幻的沙漠之旅讓她失去了許多,卻讓她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恐懼和弱點,慢慢克服,獲得成長,尋覓遮蔽的天空以外的風景。

4

...

      《遮蔽的天空》思想深邃,這裡淺嘗辄止。影片的畫面充滿藝術美感,音樂在電影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也是電影優于小說的地方,但小說的文字卻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當看了電影後讀小說,書中的畫面自然成了電影中的畫面。

      貝托魯奇非常注重視覺效果的呈現,鏡頭下的布景、配色就是一幅幅色彩濃郁的油畫。色彩與劇情吻合。在陽光強烈的沙漠,色彩靓麗,女主角姬特的衣服色彩也随之變換,與沙漠交相輝映。影片最難忘的一幕莫過于波特與姬特騎着自行車在沙漠中狂奔,兩人躺在沙漠上看天空。姬特身着紅底白點吊帶連衣裙,頭戴紅色貝雷帽,與廣袤的橙黃色沙漠,無垠的靛藍天空交融,映襯個人的渺小,天空乃至宇宙的浩瀚。

      波特重病時的小屋,空蕩蕩的屋子,隻有一張鋪在地上的褥子,窗簾也沒有。畫面色彩暗淡,卻有點點陽光從小窗透進來,照在波特垂死的身上。縱然,波特為冒險之旅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并非一味黑暗,他的死也并非毫無意義。姬特還将繼續走下去,為尋覓遮蔽的天空以外的風景。

      波特死後,姬特坐在駱駝背上那一幕也很有藝術美感。漫漫的褐色沙漠,長長的駱駝隊,風吹着姬特的面紗,顯得那樣弱小、無助。在浩瀚、神秘的沙漠中,姬特邁向不可知的未來,把自己整個交給了沙漠。

    《遮蔽的天空》中的音樂與電影場景相得益彰,深化了影片的氛圍。貝托魯奇選擇了西班牙傳統音樂、阿拉伯音樂、原聲音樂等多種元素。片中大量使用了西班牙吉他彈奏的音樂來營造人物情緒。

    印象最深的是波特重病時響起的鼓聲。沉重的鼓聲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又近在咫尺。蒼涼古老的鼓聲,伴随着宗教色彩濃厚的原始吟唱,即使死神來臨,波特依然不讓鼓聲停下,那是震顫靈魂的聲音,當肉體生命即将失去時,抑或,他終于掀開遮蔽的天空,不再遊蕩,魂歸宇宙。

        The Sheltering Sky Main Theme,在坂本龍一這首主題曲中,恍惚看到遮蔽的天空下,被無數浮光籠罩的我們,不知道還會看到多少次日出日落、滿月升起。脆弱的我們,倘若能看到遮蔽的天空背後浩瀚無垠的黑暗宇宙,意識到自我的渺小,就不會盲目地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