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的生活》這部電影之于我來說,除了展現一段愛情之外,還講述了一個成長的故事。

影片最打動我的部分不是她們充滿激情的相戀,而是當激情褪去、她們面對眼前這個三觀并不十分契合的人時她們做出的選擇——甯可犧牲愛情也絕不妥協、不放棄自己的欲望,對艾瑪來說這很輕易就能做到,她本來就是一個擁有強大自我意識、以薩特為偶像、野心勃勃的藝術家,她把阿黛爾僅僅當成自己的缪斯,然而,對阿黛爾這樣一個眼神空洞、把艾瑪當成自己生命的全部、從食色性中獲得實實在在快樂的平凡女孩來說,去拒絕艾瑪的要求,無疑更加艱難,稍不留神就會丢失自我。阿黛爾無疑是深愛艾瑪的,從她失戀兩年還走不出可以看出她對那段感情的珍視。但面對艾瑪希望她寫作、希望她多讀書時、希望她融入自己的藝術圈子時,阿黛爾是無動于衷的,她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她隻想當一個幼兒園老師而已。而當面對艾瑪的精神出軌,阿黛爾也在痛心和失望之下肉體出軌了男同事——她不會因為艾瑪的強勢就一直忍氣吞聲、壓抑自己的需求。兩年後,面對心愛的人,她想再次挽留她,卻仍然對她的藝術說不出個所以然,她仿佛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選項——讓自己變成艾瑪喜歡的樣子。即便再愛,也絕不迷失自我,絕不犧牲“成為我自己”的權利與自由,不會因為對方的要求而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這就是最令我感動的部分:不因得不到愛人的愛而否定自己、厭惡自己。一些影評認為這段關系中阿黛爾一直處于劣勢,而我認為她恰恰因為堅持了自己、不為艾瑪改變自己的本性,才真正實現了兩人之間的平等。那些認為阿黛爾既然愛艾瑪就不應該肉體出軌、就應該為她做出改變、去學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人,默認了一個前提:艾瑪的藝術生活就是比阿黛爾的實感生活高級的,否則,為什麼非得讓阿黛爾來适應艾瑪而不是反過來呢?這種愛情觀,本質上不就是“你愛ta,你就得改變自己、去符合ta的要求”(卻直接排除了對方為你而改變的可能)嗎,這難道不是一種希望某一方進行單方面犧牲的雙标的pua的說辭嗎?阿黛爾最可貴的一點就在于:她從來沒為自己的階級、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自卑,她固然深愛艾瑪,但她也從沒打算為她而改變自己。

我想起我之前編導的一個校園影片,也是男主和女主一開始在階級、觀念方面存在差異,女主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毅然決然離開了男主,但我當初一直對這個結局不滿意、也覺得觀衆不會滿意,于是強行把結局改成:當若幹年後女主有了自己的事業又和男主重逢,而這一次,他們終于因為真正的“合适”而在一起了。看了《阿黛爾的生活》,我開始反思我之前的想法,為什麼我非要讓女主去變成男主的理想伴侶的樣子呢?為什麼我不能讓她成為她自己、不需要特意為誰改變自己也能收獲愛情呢?為什麼一定要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哪怕代價是女主放棄成為她自己?即便沒有愛情,但保持了自我,這樣的結局怎麼就不好了呢?我意識到,我的潛意識裡涉及對女主現狀的粗暴否定,表面上她收獲了愛情,但付出的代價卻是:殺死了原來的自己,向男主的價值觀投誠、被另一套意識形态徹底吞噬,這是以愛之名中隐形的暴力。

所以,我覺得,《阿黛爾的生活》不是在批判阿黛爾安于現狀、最終失去愛情的悲劇故事,而是講述阿黛爾的一段成長,她收獲了愛情,又丢失了愛情,但在艾瑪的光環下從來沒有丢失自由、否定自我。盡管分手後的見面那一段中阿黛爾卑微地乞求艾瑪回來,但最後,當阿黛爾看到艾瑪和她精神匹配的伴侶談笑風生時,她終于落寞地離開了畫廊,一個人回到大街上,她終究還是放下了。這段關系的結束,讓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女孩終于更加确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兩個人因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開。那麼,愛情的意義又在哪?我覺得,愛情的意義就在于:為我們閉合的唯我論世界打開一個缺口,讓他者的光照向我們,讓我們從這一神聖的事件中獲得封閉自我世界中沒有的東西。對阿黛爾來說,艾瑪身上那股空靈、不羁的藝術家氣質永遠是沉浸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永遠難以企及的;而對狂傲的艾瑪來說,她一直自信阿黛爾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然而,當她發現阿黛爾的肉體出軌時,她也變得失去理智般憤怒,或許她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你是衆星捧月的藝術家,但誰又沒有自己的靈魂和想法呢?她終于意識到看似溫柔、沒有主見的阿黛爾身上她一直小觑的力量:她有自己的不滿和哀怨,她不會因為愛而妥協、而忍氣吞聲。或許是阿黛爾教艾瑪學會尊重普通人。

最重要的是,無論對藝術家還是對幼兒園老師來說,去成為自己、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比妥協才能換來的愛情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