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黛爾的生活》 海報
《阿黛爾的生活》這部電影的中文正式海報隻能找到繁體版,原因衆所周知。這款台灣地區的海報,所采用的片名與原著漫畫一緻,從海報上那抹藍色也可以看出這種顔色在整部電影中的特殊地位。
《阿黛爾的生活》所探讨的,就是愛情本身,而沒有借愛情外殼夾帶其他層面的話題,比如階級話題,或是同性話題。
雖然片中的這對戀人,即阿黛爾和艾瑪,都是女性。但電影并沒有預設一個同性問題的邏輯,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它當作一個問題,兩情相悅即為愛情,僅此而已。

阿黛爾與艾瑪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思想确實相比以前開放了許多,但提起這個話題時,總要在腦中快速地教育自己一番,以免表現出絲毫偏差,而仍未到内心毫無波瀾,直接将其化作本能反應的程度。
因此當看到有人評論阿黛爾和艾瑪跨越了性别的鴻溝時,我反而認為,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就是看不出性别之間有鴻溝。
回歸到愛情這個話題,阿黛爾和艾瑪的愛情故事,總結起來就是從荷爾蒙的吸引,到肉體的歡愉,再到互相猜疑,出軌,然後分手,再重逢時已經不複舊時光,是一個見多不怪的故事。想要在故事層面獲得新鮮體驗,顯然是比較不實際的。

分手後的阿黛爾
那麼,可以嘗試留意一下導演在這個普通故事中,比較重點拍攝的部分,以及各處細節所傳達的信息。
說到重點拍攝,就不得不提阿黛爾和艾瑪的三段性愛場面,而細節則是艾瑪那頭讓人一直揮之不去的藍色卷發。正好在影片中,第三段床戲之後,艾瑪的頭發就換了顔色。

褪去藍發的艾瑪
如果說藍色是最溫暖的顔色的話,那麼當艾瑪的頭發是藍色時,就表示這是阿黛爾在這段感情中度過的最美好的時光。對應的畫面,是肉體上的狂歡,洋溢着青春時期的熱情和無所畏懼。外表的相互吸引,正是愛情,尤其是青春期的愛情最重要的開篇。
這段時期的歡愉表現得越極緻,當藍色消殒的時候就越讓人傷感。跟随着艾瑪發色褪去的,是肉欲激情,而這個結局,或許在影片中阿黛爾的第一段戀情裡就已經給出了暗示。
阿黛爾與托馬斯相識的時候,曾經聊過各自的興趣,阿黛爾最不能接受的硬搖滾,恰恰是托馬斯的摯最愛。而面對阿黛爾所沉迷的文學,雖然托馬斯正在逼自己硬啃一部600頁的《瑪麗安的生活》,但兩人仍是話不投機,需要靠僞裝來維持關系。

阿黛爾與托馬斯
與之對應的,是阿黛爾和艾瑪交往之前在公園長凳的對話,阿黛爾始終無法進入艾瑪的哲學領域,在艾瑪家中,阿黛爾也逼自己硬吃了以前根本不能接受的生蚝。艾瑪嘗試鼓勵阿黛爾進行文學創作,想來也是希望能在精神世界裡尋求更契合的靈魂。
但阿黛爾卻更加享受當一名小學教師的生活,艾瑪也從此奔向另一個同樣搞藝術的女伴,雙方的關系,淪為了阿黛爾與托馬斯那種需要靠僞裝來維持的表面伴侶,又以阿黛爾的出軌終結。
既如此,導演是否是想告訴我們在愛情中,肉欲的吸引是短暫的,三觀一緻才是最重要的呢?我想應該不是這樣的。在那段藍色的時光裡,畫面唯美動人,床戲強烈且深刻,并未看出對欲望的批判。或者幹脆說,導演并沒有把自己的立場表現出來。

藍色時光的開始
無論是西方宗教對色欲的罪惡刻畫,還是東方“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都使得人們對欲望一直持謹慎或者克制的态度。《阿黛爾的生活》中對于“愛情始于欲望”的表現,是一個大家心知肚明,卻又不願提及的事實。我們與欲望的關系,同樣是通過僞裝來維持的。
不僅如此,在影片後半段裡,理性是那麼無力,更無法拯救愛情,阿黛爾向艾瑪求歡遭拒,艾瑪對阿黛爾的欲望漸漸退去,兩人的愛情來到了盡頭。存在于“愛情始于欲望”這個命題背後的,或許是注重追求精神契合度的我們更加不願意相信的“愛情終于欲望”。
有一處有趣的細節,就是每次時間往前跨進一大步之前,總會有阿黛爾熟睡的畫面,仿佛所有的時間都是夢一場,在這場夢中最深邃的就是藍色,可最溫暖的藍色終将褪去,這就是阿黛爾乃至我們每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