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暖》的鏡頭語言

“啞巴能給的,我給不了,從這點來說,暖是幸運的。”其實暖一直是幸運的,但也是悲劇的。暖也是井河心中的一團火,星星火苗,到熊熊燃燒,最後熄滅釋然。霍建起的《暖》正是以井河為視角,講述他和暖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戲劇沖突,也沒有異彩紛呈的視覺奇觀,它所表達的是隻一種感受,一種追問。影片用豐富的鏡頭語言為觀衆展現了别樣的鄉村愛情。

影片用不同的色彩區分時空交叉式的叙事手法,形象分明又富有含義。回憶的生活常常是暖色調,營造了唯美浪漫的生活環境,又将井河對暖的愛戀形象化。無論是打谷場上豐收的人群,快樂的秋千,還是小武生給暖上妝時那種近乎金黃的晖光,都透出一種歡樂的希望之光。而現實卻恰恰相反。現實的世界裡,從前那個美麗的暖因為從秋千上摔了下來而變成一個不再懷抱希望的瘸子,她經曆了兩次沒有結果的等待,隻有接受殘酷的現實,所以,她的世界是灰冷的,她的世界中,隻有那永遠也下不完的雨。——冷調和暖調的交替使用,很明顯地将現實和回憶區分開來,也直接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道具的使用具象化了人物内心,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意味。片中最重要的道具秋千,秋千是井河回憶中最重要的東西,和暖在一起時,總和秋千有關。在公社場院上,那裡有勞作的人群,那裡有蕩秋千的人群,當然最重要的是,那裡有秋千,那是暖歡樂的開始,也是暖歡樂的終止。暖和井河一起蕩秋千時,暖說看到了北京,天安門。這也交代了當時的暖,内心有理想,最想沖出鄉村,走向城市。傘也是重要道具,在現實灰冷的色調中,這把傘的出現帶來了一抹亮色,但也是突兀的,它代表了與這個山村不同的外來的東西。暖心裡清楚已經不再需要這把傘,而對于暖的女兒來說,這把傘又是一種對新生活、新生物的希望與期待。鴨子時回憶時的重要道具啞巴總是趕着一群鴨子,這個安排也是很巧妙的。啞巴不會說話,鴨子的那種嘎嘎聲雖然簡單,卻也讓啞巴成了一個聽得見角色,啞巴的心聲猶如嘎嘎聲一樣簡單——他就是喜歡暖,真心地喜歡,他不可能花言巧語,更不可能承諾什麼,他有的隻是他的真心。

固定鏡頭加長鏡頭使影片更具寫實性,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副栩栩如生的水墨畫,長鏡頭的運用含蓄、内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地展示着一個個人物的命運。那種情愫如小橋流水般緩緩而過,但平淡中孕育的力量卻足以打動每一個人。此外,鏡頭下的山村有着油畫般的質感:秀麗的遠山,随風擺動的大草甸,斑駁牆壁的徽式建築,狹窄悠長的雨巷,檐上的滴水,竈頭的熱氣……加上舒緩深情的音樂,這一切都很好地配合了劇情的發展,為情節營造着氣氛,将影片風格形象豐滿。

鮮明的色彩豐富内容,道具的設置隐喻内心,長鏡頭的使用獨具風格。一切都是那麼真實,刺骨。暖在一次次等待中慢慢成長,她意識到真正愛她的人,她總是寄托他人,但始終沒有上進心,這也是暖悲劇的根源。井河在最後的道别中釋然,他終于放下内心的心坎,和她做最終的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