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是个初学电影的学生党,最近写剧本感觉自己文笔弱了不少。好久不写东西了,就想着,是时候写点文字练练手,也是时候好好整理一些自己写的文章了。不然这些灵感就慢慢消亡了。恰逢最近有人找我一起写影评,说大家都是为了爱好做事,我说:“好。”他挑了《肖申克的救赎》,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如有不足,请指出。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多多鼓励,谢谢。

...

Andy(左)和 Red(右)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典型的个人对抗体制的电影。但它绝非仅仅讲述了一段关于“体制化”的故事,而是通过展现“体制化”,传递了“Hope”的价值。

...

Andy第一次提到Hope

电影中为Hope下的定义

  “Hope”一词真正出现是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主人公Andy刚刚因为私自给全监狱的人放音乐,被关了一个礼拜的禁闭。他出来后去食堂吃饭,与Red等人聊天的时候,第一次提到了“Hope“这个词。虽然这个词本身出现的很晚,但是有关它的象征一直存在。不管是屋顶上的啤酒,监狱里的书籍,还是Andy刻的小石雕,Brooks养的鸟等等,甚至是典狱长常常挂在嘴上的《圣经》,都是"Hope"的象征。我很喜欢电影里的这些symbols,它们将一个抽象概念具象化,也让我得以从中猜测导演自己对“Hope”的解读。Andy同样是先用了一个比喻,而非直接将这个词脱口而出。他把“Hope”比作莫扎特的音乐,他说这是一种心中的,脑中的美好,是石墙关不住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不光是石墙,“Hope”是什么也关不住的。

...

Andy越狱后Red感叹

Red在Andy成功越狱后有一段独白。他说:“有的鸟毕竟是关不住的”。这里提到的“鸟”在语境下象征着Andy这个人,但我想它象征的更多是“Hope”本身。换言之,并非Andy的肉身关不住,而是他心里的“Hope”从没有被束缚过。不管他身在哪里,是牢房里,还是在关禁闭的小黑屋里,都一样。有了“Hope”,美好的音乐不需要电唱机就可以播放,再厚的石墙也可以打破。不过Andy说完这段话,等来的不是共鸣,而是一片寂静和面面相觑。他的狱友们不理解。Red甚至提醒Andy,“Hope”是危险的,是肖申克里最没有意义的东西,说完之后愤然离席。

为什么Red和狱友们面对“Hope”会是这样截然不同的态度?

...

为了留在监狱里不惜伤害朋友的Brooks

Brooks 和他的 Hope

相信这位老人为了留在监狱里不惜拿刀抵着昔日好友的脖子的行为,以及他最后悬梁自尽的悲剧给很多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于Brooks而言,“Hope”这个概念未曾存在过。当然,五十年是一个很广的维度,或许他曾经也有过“Hope”,但电影在有限的两个多小时里,没有办法描述Brooks早年的状况。我们看到这个人物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他已经被严重体制化。所以我姑且认为,他从来没有思考过“Hope”这个概念。这里提到“体制化”这个词,电影又是怎么定义“体制化”这个词的呢?这个词的定义出自Red之口。为什么编剧选择让Red说出这句话,而不是别人呢?《红楼梦》用诗来暗示人物性格,预言人物结局,而电影,用台词。Red的兄弟们,还有Brooks,其实都是体制化的切身受害者,他们是受害最深的那群人,深到不自知,他们已经把这一切当作理所当然,自然不会说出“体制化”三个字来。而Andy,他一直以来就从未被真正束缚过,他永远在做自己,所以也不会说出“体制化”。只有Red会。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体制化的受害者,其次他自知,并且抵抗过,只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选择了放弃抵抗。他深感“体制化”对自己的影响,也深知这种影响的力量之大。

...

在监狱里送书的Brooks

看到Brooks,我不禁想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马斯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需求金字塔。由底层到顶层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需求。Brooks的这五项需求,在肖申克里都可以得到满足。但放在监狱外真实的社会里,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在肖申克监狱里,Brooks不愁吃穿。因为他年事已高,小混混也不屑于欺负他,反而会因为他资历老对他格外尊重。除此以外,他还养鸟,看图书馆,有时也帮Red带带货。从这些生活和所谓的工作中,Brooks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可是出了监狱呢?在外面,他虽然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是他早与社会脱节,又没有认识的人。更可悲的是,他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只是个不值一提甚至需要特别提防的囚犯而已。种种因素决定了他无法获得身份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得不到尊重,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连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个废人,他又该如何在这种绝望的困境中生存下去呢?Brooks的自杀虽然震撼,但恐怕也预示了肖申克里绝大多数人的命运。

...

监狱按例清点人员

Red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

Brooks

肖申克里关的都是无期徒刑犯。罪犯在服刑期间,要想通过假释申请十分困难。面对已成定局的漫漫监狱路,他们除了适应,似乎别无选择。Red那一句“肖申克所有的人都是清白的”似乎是一句玩笑,背后却暗藏着他们已把肖申克的生活当作平常生活来过的悲凉心态。毕竟在普通人的生活里,何来有罪一说呢?我们目睹了暴力的狱警是如何对待不安分的囚犯的。在这种打压下,听话,认命,不做无谓的挣扎是他们无奈的生存法则。但是不仅如此,他们在不断被重复和强调的监狱规则/Routine中逐渐适应。(Routine这个英文单词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能让那份在不断重复中产生的无聊感和无意义感跃然纸上。)尤其是像Brooks这个年纪的人,突然放他出狱,无异于剥夺了他积累了一辈子的安全感,就像告诉一个住在热带雨林的古稀老人,你人生的最后几年都要在南极度过一样。

...

Brooks刚将鸟儿放生

Brooks在离开肖申克之前,放飞了他的鸟。鸟也是“Hope”的象征。我认为,Brooks在这里放飞鸟,看似是还鸟儿一个自由,实际上是暗示观众,他出狱后必然绝望的悲惨结局。Brooks颤抖着松手的那一刻,鸟儿毫不迟疑地飞回了它的世界,只留下镜头停留在他的脸上。Brooks身着黑色西装,身处无尽的黑暗中,背后是他工作了几十年的图书馆,唯有窗子的光照亮了他的脸。可是就在这唯一的光束里,我们看到的不是自由的喜悦,而是Brooks对于鸟儿能无所眷恋地离开的不解,还有他对于前路,对于自己对监狱的病态依恋的迷惑,即便他对此并不自知。这束光不是天使的降临,更像地狱的审判。

...

Andy送给Red口琴

Red和他的Hope

    Brooks代表了监狱里绝大多数人,他们完全被体制化。明明深受体制化的迫害,他们却意识不到,甚至迷恋这种迫害。而Red不同。他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存在,身处Brooks与Andy的中间地带。Red知道“Hope“,他曾经也有过”Hope“,并且他怀揣着这种”Hope“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他是想离开肖申克的,这决定了他不会是Brooks。但是这种“Hope”终于在他的假释申请被不断拒绝的过程中慢慢消耗殆尽,他无奈而选择了放弃。在Andy提到”Hope“定义的那次对话中,Red告诉他,自己曾经也吹口琴,也知道音乐,但他来到肖申克以后就再也不吹了。就像他后来说的那样,他认为“Hope”这种东西在监狱里是最没有意义的,怀揣着“Hope”只会苦了自己。这是Red的人生经验。他深知心怀希望,然后在一次次打击中走向绝望是多么痛苦。他把Andy当朋友,所以他生怕”Hope“也会给Andy带来痛苦。不过也就是在这里,我得以清楚看见了Red和Andy的不同,也清楚知道无论Red后来做了什么,他都不会成为Andy。因为Red不由地会去比较外界的困难和他的希望,然后在看到困难的无穷力量后宣判希望死刑。可是Andy不会,他不屑于拿希望与任何外物比较。

...

Red看到Andy的锤子

Red的“Hope”并不坚定,或者说它是视外界情况而定的。这种“Hope”就像公园里的猫,不断向外索取后得不到回报,就慢慢离开了。当Red的“Hope”受到外界环境的打击时,他就放弃了。所以他在看到Andy的锤子的时候,不屑地笑了。他坚信没人会用那把锤子越狱,因为看起来那至少要花上六百年。但是Andy确实这么做了,而且仅花费了十九年就获得了成功。

“人这一辈子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

出狱的Brooks


...

出狱的Red

我非常喜欢导演对Red和Brooks,Red和Andy,以及Red和不同时期的他自己之间的对比所做的处理。Red出狱时和Brooks出狱时,导演几乎从完全相同的视角拍摄。不仅如此,Red几乎复刻了Brooks的所有行动。直到最后一刻,Red拿着刀踏上桌子,似乎也要复制Brooks寻死的悲剧时,两人的轨迹才产生了分歧。这一刻,Red选择了去找Andy,而不是去找死神。这种复刻,几乎是在用一种哀叹地口吻向世人展示体制化的强大,它告诉我们少有人能走出体制化的大墙,少有人能捍卫希望的火苗。

...

逃狱前Andy与Red在墙根对话

而另一边,Andy在越狱前和Red在墙根下说了一番话。Red生气地说Andy头脑不清醒,总是疯言疯语,想些不可能的事。可是Andy站起身来,走出阴影,走到阳光里。他转过身来,看着Red。这时的Red仍然站在肖申克的阴影中。一明一暗,光影对比,十分清晰。此刻的Andy已经完成了他自己的救赎,走到光明之中,这预示着他的命运在这一刻终将发生转折。而Red此时还没有思索出“Hope”的意义,只得继续在体制的阴影下苟活。

...

Red最后一次申请假释

至于Red和不同时期他自己的对比,导演同样用了重复的手法。他以十年为一个维度,展现了Red从被关二十年,到三十年,再到四十年这三个节点的变化。他用几乎完全一样的台词和镜头,甚至是同样的红色的reject,残酷又真实地体现了监狱里的这种惯例,以及罪犯年华的逝去是多么的轻而易举,罪犯们的人生对于那些官员警察又是多么的不值一提。而在这二十年里,没人关系关心Red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看着Andy入狱,经历Brooks的自杀,又见证了Andy成功脱逃。他心中感慨万千,终于在最后一次假释申请中说出了真心话,袒露了自己的懊悔。他发现真正令他懊悔的不是监狱里生活的辛苦,而是他身在肖申克,眼睁睁看着自己大好的青春付诸东流,在琐碎的生活中消逝却无能为力的那种难言之痛。他羡慕Andy明明身陷泥潭中蒙受着巨大的冤屈,却还能在反抗的同时,一如既往优雅地生活。

“有莫扎特的音乐陪我。”

...

在阳台上请狱友们和啤酒的Andy

Andy和他的Hope

    我把Andy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认为故事讲述者Red的成长弧光更加广大。他从一开始不相信“Hope”到影片最后认识到“Hope”的意义,在价值观上有很大的突破。相比之下,Andy是那个始终坚守内心秩序的人。换句话说,Andy是一直心怀希望的那个人。当然,也正是这份不变的坚守,帮助了Red成长,使Andy自己成功逃脱,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Andy的“Hope”是石墙关不住的呢?因为它是抽象的。这么说可能很奇怪,因为这让本就抽象的一个词听起来更加的虚无缥缈了。但是正因为它没有实体,它可以幻化成各种样子,前提是源头存在。而这个源头是谁?正是Andy本人的内心。只要Andy还有心,它就可以附着在音乐上,明星海报上,棋子和棋盘上。哪怕是监狱广场的放风,都能让Andy走出午后漫步在中央公园的感觉。

...

在监狱办公室私自放音乐的Andy

Andy所秉持的“Hope”最大的特点是,他只依赖自己,不依赖外界。就像我在聊Red时说的那样,Andy不屑于拿外界任何东西和他心中宝贵的“Hope”比较。因此,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变好或者变糟,Andy都处变不惊。正如黑暗不会剥夺他脑海中的音乐,冷漠和拒绝不会阻止他对书的渴望,外人的嘲笑和不屑一顾也不会停下他凿开墙壁的双手。在监狱图书馆里,Andy和Red聊天时开玩笑说自己在监狱外面一直是个好人,进了监狱反倒成了坏人了。这是他在讽刺肖申克这个体制。看似与电影主题无关的一句话,却巧妙地展现了Andy这个人的价值观。不管监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Andy都有办法让自己在这个环境里过得更好。但他心里有一套自己坚持不变的是非标准,他知道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也许法庭和监狱不能给他真正的公平,但他自己可以。这套内心不变的法则,也是支持他一直不退却的“Hope”的源动力。Andy的这种“Hope”与其说是“Hope”,不如说是自尊。那是一种极大的勇气,和自我肯定,也是一种永不服输的毅力。

典狱长在Andy他们进监狱时手拿《圣经》,对着囚犯们说了一句话:“把信仰交给神,把贱命交给我。”

...

典狱长

也许所有的囚犯都信了,但是Andy不信。他用自身的行动向典狱长证明,向狱友们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掌握他的命运,除了他自己。

“歌声直窜云霄,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众囚徒仿佛重获自由。”

...

听音乐的肖申克囚犯

肖申克和救赎

    最后我想聊聊肖申克,和救赎。没错,这是电影的名字。但是不少人在聊起这部电影的时候,似乎都忽略了它。肖申克是个乌托邦,它是电影中浓缩而成的社会。Brooks,Red,Andy,他们代表了这个社会里三种不同的人。前两种,一个不自知,一个自知,但都选择了随波逐流。而以Andy为代表的第三种人,也是少数一部分人,他们坚守内心,外圆内方,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按照内心的秩序生存。

    那肖申克的希望呢?肖申克的“Hope”是什么?我想有三个层面。第一层,作奸犯科的管理者终于被绳之以法,肖申克迎来了公正。但是这种公正显然是短暂的,我们很难保证下一个接任的典狱长就不会贪污,新来的狱警就不会虐待犯人。所以这一层“Hope”是暂时的。第二层,是Andy给这个乌托邦创造的一切美好幻想,包括图书馆,音乐等等,他们给了犯人机会,去思考“Hope”的意义,反思现状。我为什么说这是幻想呢?因为它同样也是短暂的,而且并不是Andy“Hope”的本质,这层希望极大的取决于外在条件。一旦图书馆被取消,一切美好又灰飞烟灭。所以真正重要的是第三层,也是Andy真正的“Hope”。它是内在的,不会因为外界条件而变化,它是永恒的。这种希望指引着人们在不同的环境里都能有所期待,积极向上地坚持下去。我想,“Hope”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让人身处现在却要畅想未来的东西。它要求我们拥有极大的勇气,去坚信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美好未来。而在这条路上,会有无数障碍,否定你对这个未来的一切设想。只有坚持下去的人,才能亲眼见到“Hope”里的风景。

    那么救赎呢?我想在电影中,Andy不光救赎了自己,让自己逃出肖申克。更是救赎了Red,让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救赎了肖申克,让人们迎向各种无限的可能;救赎了我们,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学电影的圈儿

您的关注和支持是对我坚持创作的最大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