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孤独

阴暗天空下,

人命如草芥。

文:云在云霄

编:YY

诺兰可能是最为影迷着想的导演了,坚持不使用累赘的3D、坚持用70mm胶片拍片、坚持用真实的群众演员饰演……

...

藉此才能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拥有御用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恢弘作品,完全应该是一部商业电影。

可是敦刻尔克却算不上商业。

我们已经习惯了战争片的震撼与残酷,于是当这样的战争片摆在面前,我们却不知所措。

有人说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撤退,所以剧情自然没有热血的战斗,有的只是低调的撤离。

...

不过影片通过紧凑的剪辑以及配乐的推动,为我们还原了一段紧张的历史,三段不同时间跨度的线索最终通过很巧妙的方式汇合在一起,汉斯季默继《星际穿越》之后又一次用了钟表滴答的元素来渲染紧张气氛。

由于史实不用过多交代背景,所以片长也很短,紧凑的叙事也就顺理成章。

...

这段历史的存在同时也限制了影片的发挥,在尊重历史和艺术效果之间,诺兰的平衡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不同兵种、不同地区、不同国籍,以小见大,不用轰炸与伤亡,也能看到战争的残酷。

...

只是当干净到如度假区的海滩、淡定到如旅行团的士兵一次次的出现,却觉得这样的艺术加工有些过了,虽说非纪录片的归类决定了电影可以略高于史实,可除了震到头晕的声效,却没有狼狈撤退的代入感。

诺兰这位大师,奉献了那么多令人窒息的神作,这次小气的拍了一部关于战争撤退的偶像剧,接连出现的士兵们一个个都像是主题服装秀的模特。

...

所以绕了一圈又回来,不是商业片的题材却拍成了商业片的外形,我们姑且依然作为商业片来看,其实也蛮好看的。至少这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里,我的注意力一直都被情节所吸引,三条跨度迥异的时间线共同推进,也不时的会被震耳的音效提神。

当我们忘记它出自诺兰,或许会更加宽容一些。或许诺兰是想要让我们忘却战争的消极,感受生命的真贵,唯有活下来,才是真正的胜利。

...


特意查了下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史实,对理解影片的立意会有帮助——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二战史上是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如果大撤退失败了,英国就不得不臣服于德国,整个世界也将沦陷,或者说世界将会走向不同的命运:德国将会占领欧洲,美国也不愿意去参战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仅是二战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这是具有决定性的时刻。大撤退的成功使得丘吉尔给民众注入了精神胜利的理念,使得他能鼓励他的军队,让他们具有抵抗精神,尽管这次大撤退看起来像是一场投降。在军事层面上看,我们失败了,但是从整个人类的层面上看,这就是一场重大的胜利。(摘录)


本文留言互动问题

诺兰的御用老爷子迈克尔凯恩破天荒的没有露脸,但是片中却有他的声音出现,你能发现是在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