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影迷,我很少为不喜欢的电影写评论文章。一来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世界上值得回味的好东西有的是,没必要去在意那些不好的东西;二来不想伤脑伤心,引起不必要的情绪波动,影响心血管健康。
但自从前几天看了贾樟柯导演的新片《风流一代》以后,我严重怀疑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加相信自己是一个只看得懂商业片的大俗人。特别是像这种没有连贯剧情和完整台词的“剧情片”,从头到尾都是碎片化的镜头语言,真是比看诺兰导演的烧脑神作还要吃力。
想起两年前在影院看“喜剧”片《东北虎》的时候,我不仅纠结片名和剧情的相关性,而且对喜剧的定义也充满迷惑。直到影片放映结束,后排有人大吼一声“烂片”,我才稍稍有点释怀。
尽管在观看《风流一代》的时候,放映厅里没有人说话,但时不时就有人走出去,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走进来。走出去的人应该是憋得慌,到外面透透气,或者干脆一走了之。重新返回来的人应该是不甘心,想继续挑战自己对获奖影片的理解能力。
我以前看过几部贾樟柯的电影,既不烧脑,也不烧心,更不会像《风流一代》那样让人如鲠在喉,再不吐槽一下,都快憋出内伤了。
影片的时间跨度长达22年,在影院只上映22天。如果不是人为制造稀缺效应,估计票房成绩比现在还要难看得多。
并且贾导在节约成本方面让人叹为观止,整部影片除了最后一小部分是补拍的以外,其余内容都来自于他以前拍电影的素材。难怪我在观影过程中,对某些场景似曾相识,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在哪儿看过。
影片就像一锅东拼西凑的大杂烩,什么都想展示一下,但又什么都没展示清楚,给人走马观花的感觉。尤其是赵涛饰演的女主角,除了片尾一声吼以外,其他时候均处于失语状态。
在保持沉默的状态下,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她不得不依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比如她冲着假道士,露出诡异瘆人的笑容(酷似吴京);比如她不管在哪里都用轻盈优雅的姿势走路,时不时还把外套撑在头顶上,遮阳避雨(不爱打伞的女人);比如她在公交车上反反复复被斌哥从车门的位置推到后面的座椅上(贾导不心疼吗)……我一时错愕,以为自己欣赏的是舞台剧,不禁想起《穆勒咖啡馆》里那些夸张、重复的舞蹈动作。
电影里还出现了不少载歌载舞的镜头,年代感十足,乡土味浓厚,穿插在支离破碎的爱情故事中,虽然热闹喜庆,充满娱乐精神,但也难免显得有些粗糙浅薄。
在我看来,影片中唯一有科技含量的地方就是老茶馆墙上出现的科幻片画面,但和风流一代有什么关联就不清楚了。还有结尾部分,赵涛用亲切友善的眼光注视着超市机器人,再次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估计是想表达机器人比人更可爱,更容易亲近的意思吧。而这又和影片主题有什么联系呢?
和贾导以前的作品比,这部影片时间跨度大,碎片化程度高,但故事性和批判性都非常弱(随大流,炒陈饭),人物形象更是模糊不清(主角没有特色,配角没有特征)。
老实说,影片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二十年以后的斌哥(确切说是被惊到了),好像换了一个人,面部苍老浮肿,个子矮了一大截,不拄拐杖根本站不稳,连鞋带松开都无法重新系好。他明显比同龄人老得快,思想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直播带货对他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新鲜事物。
他的遭遇提醒我们,不能走歪门邪道赚钱,亏心事干多了,心理压力会加大,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平时还要坚持运动,比如像赵涛一样经常跑步,越跑越有精神。二十年过去,她的身体状态就和斌哥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只能默默伫立在路边,无助又无奈地看着她越跑越远。
虽然没看懂这部电影,也不知道它究竟属于什么艺术风格,也许直接拍成纪录片要更合适一些。记得苏联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和导演爱森斯坦曾经强调过,电影最重要的不是事实的呈现,而是情绪上的反应的组合。
他认为,要感动观众,导演应该运用蒙太奇手段来创造观众的心理联想,达到感知和情绪上的力量,并且通过内容事件对主题的富有激情的叙述,观众才能被深深感动。
希望贾导能够不忘初心,去掉标签化的东西,回归创作本质,重视内容建设,像以前一样拍出直击灵魂的优秀作品,从而给喜欢他的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