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延安与八路军》。编导袁牧之,摄影吴印威,后来徐肖冰也参与了摄影。参阅有关回忆文章,该片大致内容为,开篇是祭祀黄帝陵,然后依次展开革命圣地延安城,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的活动,全国青年、海外华侨奔向延安,敌后战场的战斗场面,尤为珍贵地拍摄到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和英勇国际主义的战士、著名医生白求恩火线抢救伤员的镜头。

大家知道,延安当时没有条件进行 35 毫米影片的后期制作。该片完成前期拍摄后,前往前苏联进行后期制作时,突发苏德战争,苏方电影制片厂在慌乱撤退时,该片底样片被丢失,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令人痛心的极大憾事。这部影片既未完成,又未留下任何文宇资料。那么,怎样得知该片的开篇设计的呢?这主要是依据该片主要摄影吴印咸生前的亲笔文章。他说:“《延安与八路军》1938年10月1日开拍,第一组镜头是陕西中部的黄帝陵,中国电影博物馆陈列油画:从黄帝陵开始来展开影片的内容。”

紧接着的向题,这个开篇有何重大意义?这就要 全轮傅钟将军远见卓识的指点了。他是全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子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任前方八路军总部政治部主任。1940年初,在敌后晋东南某地代表总部各首长接见摄制组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得知影片叫《延安与八路军》时,大家非常高兴,尤其听说第一组镜头拍摄的是桥山上的黄帝陵,更加感到亲切。因为1937年8月洛川会议之后,我随朱、彭和任弼时等同志也去过黄帝陵,在轩辕庙大殿里,朱总司令还说,清明节前毛主席代表红军和苏区写的《祭黄帝陵文》,就是我们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师表》。表明我们代表着全民族的利益,誓死为驱逐日寇出中国而血战到底!所以我们大家,对于影片从黄帝陵开始,认为意义深远。”

由此证明,正是傅钟指明了《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为开篇的深远意义,同时该文也暗示了袁牧之那不同凡响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