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映像这个1996年的香港电影制作公司已经淡出大众视野很久,“银河映像,超乎想象”这个slogan也逐渐名存实亡。上一次由银河映像制作的电影是4年前的《我的拳王男友》,虽然标签是杜琪峰执导,但也是为了还人情所拍摄。
郑保瑞在这部电影中牺牲了很多个人风格,他擅长在极端环境下用一些夸张的视听效果来展现角色兽性、欲望的一面。虽然听起来这与银河映像某些极端处理相近,但从《智齿》来看,这一部郑保瑞收敛了很多自己的癫狂。如果说《智齿》是对《狗咬狗》自己风格的解构重组,那么这部《命案》就是对自己曾经《意外》的一种外放处理。
《命案》专注于刻画了三个没有姓名的角色,命理师、送餐少年和警察。郑保瑞在访谈提到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同理心、欲望和理性的三种状态,他在片中极力想要表达的也是我们不能让同理心而杀掉理性,从而让欲望反噬。除了专注刻画的三名角色外,还有物理治疗师这种和少年完全相反的因为成长经历才有的杀人欲望、妓女的无法接受并抉择自己的命运从而失去性命...郑保瑞和游乃海探索了一种命运之下的人物多样性。
“同理心”
林家栋饰演的命理师是一个很执着的人物,这一点倒是很符合郑保瑞对极端人物的设计。影片的第一场就是他帮助别人逆天改命的戏,他想要通过假死来欺骗天帮助她人度过“大劫”。
这本身就是一个“善恶报应福祸相承身自当之 无谁代者”的事情,这一段郑保瑞也用一种仰拍来展示“天”的情绪,配合着低沉的音乐和轰鸣,更有种渺小的感觉。
逐渐到了后面我们才得知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不想变疯的恐惧,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会变成精神病,他不想发疯所以试图通过改变别人命运来拯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害怕间接导致自己心爱的女人死亡。
直到他遇到送餐少年,他算出“花凋谢后才会结果”,也就是只有自己疯才能解救少年的命运。在经历了一系列故事后,命理师重新选择了拯救少年,并得出“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
命运让他遇到自带杀戮属性的少年,也是命运让他帮助少年走出杀戮的欲望,所以他疯也是必然的。在我看完后和我朋友讨论,他说了一句“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种如是因,就是命理师为了让人摆脱自己不好的命运去干涉别人的因果,这就是他种下的因,收如是果,是影响别人因果的结局就是用自身去填补,最终落下疯了的结局,可以说这是必然的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对于欲望的解释,郑保瑞把它分为天生的自带欲望和后天造就的。前者就是送餐少年,后者则是那个物理治疗师。这两个人也占据了本片大量的视听篇幅,郑保瑞花了很多镜头、色彩和意向来表达少年和治疗师内心的转变。
首先是物理治疗师,因为解剖老鼠的经历让他产生一种嗜血的冲动,在片子中被外化成了雨天,这与《意外》中的雨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一个天的现象来外化人物和角色的冲动...《命案》
警察的角色在片中的占比是最小的,他所起到的作用更多是在人物发生转变或者故事发生转折的时候的推动作用。
不过“理性”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比例也总是最小的,他远不及欲望和同理心所展现出来的那么多,它只是在欲望出现的时候起到一个压制和纠正的作用。他总是身处在红色的灯光下也暗示着他时刻都暴露在人物脆弱的红色危险之下,理性是脆弱的,它很容易就被欲望吞噬。
片中很有意思的点也是在“理性”杀掉物理治疗师后把自己的手枪放在证据袋里,这样他同时也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那一刻。一切唯心造认为自己被附身的命理师、拿到刀的少年和没有枪的“理性”才站在同一起跑线,三方都没有了可以被左右命运的存在,他们都处在一个极端的情景内,能变的只有自己的选择。好在最后命理师的牺牲和少年的觉醒才让“理性”没有被杀死。
这和《智齿》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电影,前者是视听完全不足以支撑文本厚度,后者是靠着极致的视听带动故事。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肯定《命案》的某些意义,它是银河映像积极寻找出路的一个体现,银河映像发展至今27年,这部软重启之作更像是被磨平了棱角之后以一种较以前更温柔的角度去看世界,更重要的是看命运。最后一句送给看到这里的各位。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