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生之欲》这部让人灵魂震颤的作品,我决定写下自己的第一篇长影评。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的问题,但一般不会太受其困扰,然而对于渡边这样不剩多少时日可活的人,却很是严峻,儿子的冷漠甚至让他一度想要自尽,如果要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获得生的欲望,他必须尽快找到答案。
小说作家给渡边提供了第一个答案——纵情酒色,这样的放纵的确可以带来短时间的快乐,但结束后是更大的空虚。辞职的女孩给了他真正的答案,他让渡边深刻意识到了自己从前只不过是如“木乃伊”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并没有真正地“活着”。渡边之前看似工作勤奋,到头来自己都说不出自己到底做过什么事,体制化让政府机关的渡边通过“什么都不做”来保住工作,所有职员都不干实事,互相推脱责任,渡边总算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干一件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事,这唤起了他的“生之欲”。影片没有直接拍摄渡边将污水沟建成公园的过程,而是通过众人在渡边葬礼上抽丝剥茧的讲述来让我们了解到渡边遇到的层层阻碍与他作出的种种努力,也让我们不禁慨叹政府机构异化和职员被体制化的悲哀。最终众人虽在酒后立下学习渡边,造福社会豪言壮志,酒醒后终究还是回到了原来程序化的工作方式中,引人深思。
最后说几个令我印象深刻镜头:一是渡边在儿子让自己去关门时的俯角镜头,渡边整个人在这个角度下显得萎靡不振,走下楼梯就仿佛逐渐被黑暗淹没;二是众人在酒馆中跳舞,前景中珠帘晃荡凸显出纸醉金迷的氛围;三是渡边在“祝你生日快乐”中重生;四是在体制的铁框中仍能自由摆荡的秋千;五是渡边的追随者在市民课课长继续推脱责任时怒而站起,又无奈地坐下,追随者坐下和低头时镜头各下移一次,追随者也沉没在文件堆中;还有最后一个镜头使电影结局虽让人失望但并不绝望,因为空荡的秋千仍在继续摇摆,下一个“渡边”总会出现。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平生从未看懂一部电影,只是去感受它们
《假面》是一部极端形式主义的乃至具有先锋性与实验性的电影,伯格曼在采访中说道《假面》就像音乐,“无关看懂与否,而应感性地体验”。电影开头是一连串割裂的、诡异的意识流剪切片段,你很难具体地去分析这些它们,只能感受其中所传达出的那种模糊 ...
审慎的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这部电影有剧情但重点不在剧情,而是在剧情间插入了一段段荒诞的梦境以戏谑和讽刺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电影中插入了几个六个主要人物在一条似乎没有尽头的大路上行走的片段,画面中天空占的比例很大,似乎压得人透不过气——这 ...
as a nisi masa
虽说《8½》大抵算是费里尼的一部自传,私以为它仍是这样一部电影:你不是在其中寻找导演的意图,而是找寻自己。好的电影有时不像一部翻开供人直接阅读的书籍,而更像一面镜子,你看见你,我看见我。何为梦境与现实的关系?何为意义?这也是我近日常 ...
打开那些铁门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一部很平淡也很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电影,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花哨的技巧,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连配乐都只有重复使用的两段,拍得很朴素、很克制,但也很真、很美。电影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艾哈迈德,而是带路的老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