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西斯子彈擊中前
鐘樓上的留聲機放着國際歌
瘋子在樹上嚷嚷“我需要一個女人”
瞎子喊叫着“它像什麼?”
少年們在大霧和風聲中抱着空氣起舞
我一下子背得建築工人的詩
很好笑也太不好笑
世界存在于幾個瞬間
塵菌又飄起的時候
或是雪被路燈照亮的時候
你奇怪星星是建在什麼樣的地基上
我看到便利店女人胸上的血管時
我奇怪能不能從那裡打針
可以确定的是
如果你摘下帽子
星星一定能像你看到它們那樣
看到你頭頂那個瘤子
窗戶打開時
中年人抱怨雪老不停
孩子笑着說雪真漂亮
冬春交際之間
一場葬禮帶走一位母親
一場婚禮帶走這片土地最美的女孩
一切種種
有好事有壞事
有幸福有悲傷
不過回憶而已
沒什麼偉大的
如果那個胖男孩寫的也能算詩的話
那我也寫了一首詩
隻是但丁在那麼高的地方
我是夠不到了
Amarcord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隻是一點感受
對于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我一直傾向于感受而非解讀,也不想顯得虛僞和冒犯。他的語法是詩性而神秘的,有時給我一種恍在夢中之感,在這種時候,才得以聆聽寂靜,思索思索本身。也因為他的影片極其驚豔(好俗的詞,但恰當)的鏡頭設計,即使内容晦澀也不 ...
聖血
精神病人如何走出童年的邪典童話。看開頭的時候沒想到會這麼喜歡,樸實無華的鏡頭設計與調度,我帶着看流水線電影的心情往下看,卻着實被故事打動了聖血是母親的信仰;是病象死前嘔出的污物——對性的可怖印象;還是刻在胸前的鷹——父權壓迫的象征。 ...
grandmother
影片所有角色都塗着白粉,大概是表現疏離。剛開頭的場景莫名想到小鳄魚愛洗澡,模仿性交,祖父母輩生下父母,父母從土裡鑽出。父母的配音都是狗叫——他們在草叢中像動物一般憑借本能交配,男孩從土裡鑽出。一次性沖動的産物,叫做孩子,這就是詭異的 ...
lola
《lola》有對于階級社會的諷刺與批判,大概也有法斯賓德的妓女情結(或是一貫以來對于被壓迫群體的同情),講述主角lola作為被壓迫的底層女性如何在與不同男人周旋中生存并做出抉擇戰後的德國經濟膨脹,社會生活腐敗、糜爛,沒人能夠在資本即 ...
我平生從未看懂一部電影,隻是去感受它們
《假面》是一部極端形式主義的乃至具有先鋒性與實驗性的電影,伯格曼在采訪中說道《假面》就像音樂,“無關看懂與否,而應感性地體驗”。電影開頭是一連串割裂的、詭異的意識流剪切片段,你很難具體地去分析這些它們,隻能感受其中所傳達出的那種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