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日子》最打动我的就是电影的核心美学概念“木漏れ日”,它指的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的瞬间。我相信许多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闲适的瞬间,或用文字、或用相机,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就像是平山先生所做的那样。感谢维姆·文德斯,用一部电影将这一感官体验呈现了出来。看完电影后回看海报,才发现导演的小心思:夜晚躲在家里读书的平山先生的上方,正是“木漏れ日”——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

...
木漏れ日 (Komorebi)
...
阳光如水从树叶上洒下来

现象学,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就是the experience of feeling,即关于感官的体验。在这部电影里,除掉了电影中常见的嘈杂的背景音乐和过多的对白/独白,我们可以安静地听到、感受到诸多生活中平静、惬意的细节。例如,需要早起的平山先生每天都会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听到清扫街道的声音(想必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空气似乎都充满着清冽的味道——观众对电影的感知由情节中的声音[听觉]转移到自身温度[感觉]的体验,类似“通感”)、洒在窗户上的树影、风吹动树叶的窸窣、平山先生躺卧在床,阳光照在他的的脸上……

黑白色的梦境更加有趣,也让人感到疑惑,想探索这样的梦境是否和平山先生的往事有关。我认为,黑白梦境非常意识流地呈现背后,似乎是平山先生的意识将所看到的世界抽丝剥茧后,呈现出来的感知的痕迹。听起来很抽象,举个例子:在电影的最后,平山先生和居酒屋老板娘的前夫在江边喝酒时,我们看到了倒映在江上的城市霓虹。这样的景色被褪去色彩,呈现在了平山先生黑白色的梦境中。影像是皱褶的,意味着平山先生记着江面波纹的感觉。而且,我私认为,这里有一个美妙的双关,梦境既是黑白影像,也像他的黑白胶片相机拍摄下来的瞬间——Film既是观众在银幕看到的“电影”,也可以是他用来记录生活瞬间的“胶片 (英文同Film)”。

如同《德州巴黎》一样,主人公似乎是个哑巴,直到看到一本和“木”有关的书,在居酒屋老板娘的询问下,平山先生才开始说话(《德州巴黎》中的查韦斯听到了“Paris, Texas”之后才开始说话)也正是由于主人公的“失语”,观众才得以通过磁带中的歌词,以及其他的感官感受去走进平山先生的内心。故事在最后平山先生和居酒屋老板娘的前夫关于“人生的意义”的对话中达到高潮。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是完美的日子?电影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答案在于“感知细节”,即人生的意义在于感知当下的细节。平山先生为了弄清楚两个人的影子叠加在一起是否会变得更黑,叫上老板娘前夫一起在灯光下测试——他为了检验人生中的真理决定要自己亲自实践、亲自感知。于是我们明白了,电影中这么多重复的片段、安静的片段似乎都在暗示我们这一个哲学的答案:生命在于感知细节。生活可以是重复无聊的,但是每一刻的体验、每一个细节,都不一样。正如“木漏れ日”的含义一样,“It only exists once, at that moment (它只存在于那一瞬间)”。故事的最后,平山先生迎着朝霞酸甜苦辣集聚一起的表情,以及背景音乐,简直把电影的内涵推向了高潮:电影用音乐歌词(声音)(而非《德州巴黎》最后大量的人物独白)、表演(役所广司的表情)将观众的感受联结在了一起。这里没有传统形式上的台词,但是观众却可以通过音乐和表演,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五味杂陈的情感。实在震撼。

除此之外,通过细节,我们可以窥见,平山先生是一位有涵养且复古/传统的人:他书不离手、用词带听歌、常与人点头问候、按时完成工作、机械地重复着对于别人来说枯燥的一切。平山先生妹妹的出现,观众了解到,他其实并不是一个穷人,而是主动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平山先生和查韦斯的人设似乎相当,都不为钱发愁——这是他们精神内核中“平静”的来源。因此,也有朋友认为,电影中呈现的平山先生的生活哲学是一种特权——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这部电影本身,本质上可以说是一部欧洲电影(维姆·文德斯)与东方美学的结合。

另外,电影中也多次运用到突兀的蓝色、红色打光,再加上人物身上的白色着装,亦有点《德州巴黎》的味道;电影开头非常像东京公厕大赏,但说实话,这些公厕设计得确实好看;居酒屋老板娘和外甥女,有一种“代餐妻女”的感觉,似乎是为了让平山先生显得不那么遗世独立(再无欲无求的人也要定时回归世俗生活片刻)

“现在是现在。下一次是下一次。”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