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为一本书、一部电影感动了,当岁月有了些许沧桑,抑或方能读懂、看懂,《廊桥遗梦》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廊桥遗梦》主题曲《此情永不移》的忧伤旋律早已模糊了故事情节。听了演员张颂文讲梅丽尔·斯特里扮演的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的表演时,蓦地想要重看这部电影。再观后,迥异于二十年前的初看,不仅更深地理解剧情,对演员的表演也产生了兴趣,优秀演员可让你走进影片,读出台词下的语言,读懂剧情,甚至读懂人生,梅丽尔·斯特里就是这样的演员。
1
《廊桥遗梦》,译名很美,《魂断蓝桥》《新桥之恋》……似乎与“桥”有关的影片都很忧伤。再观后,不觉悲戚,惟有遗憾,也觉美好。这部1995年上影,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远比小说成功。演员的表演、电影画面、音乐皆可视为经典。故事情节简单,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中年家庭妇女弗朗西斯卡在丈夫与孩子外出时遇到一生真爱,短短四天,她与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相识相知相爱。在家庭与爱情之间,她痛苦、艰难地放弃真爱,选择家庭。生命走到终点时,弗朗西斯卡留下遗书,让孩子们把她的骨灰撒在廊桥下,与罗伯特的骨灰会合,希求天堂相聚。儿女恰遭遇婚姻危机,在母亲的感召下,重新认识婚姻,遂与另一半复合。一个浪漫温馨有着淡淡忧伤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也会发生,却少有像影片中的结局。
倒叙手法,电影一开始,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已过世,儿女从遗书中知道埋葬于母亲心中多年的秘密。那被弗朗西斯卡尘封在心底的往事,仅发生在四天里,却是她的一生一世,甜蜜而苦涩的回忆,不仅在此后的岁月里时时伴随着弗朗西斯卡,也伴随着男主人公罗伯特。
2
1965年夏天,弗朗西斯卡的丈夫与两个儿女要到外地四天,她终于可放下繁重家务,享受几天清静日子,然而,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闯入了她的生活。
弗朗西斯卡本是意大利人,婚后随丈夫到美国,住在依阿华州麦迪逊县的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那天,弗朗西斯卡像往日一样忙完家务,正准备喝杯茶,远远看见一个男人向她走来,他是来问路的,要去罗斯曼桥拍摄。他们原本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弗朗西斯卡却向前走了一步。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相遇。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人之中,在张爱玲笔下,那个春天晚上,她看见了他,却没有上前走一步,许多年后,只能无不遗憾哀叹:“哦,你也在这里吗?一个是住在旧时光里的中国少女,一个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中年妇女。
他问路,她带他去,遂邀请他去她家晚餐,他高兴答应。就这样,开始了他俩一生一世的四天。弗朗西斯卡45岁,刚好梅丽尔·斯特里饰演这个角色也是45岁。当她看见老牛仔罗伯特时,心里瞬间激起涟漪。弗朗西斯卡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那个封闭的小镇,也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然而,她却大胆邀请罗伯特共进晚餐,此时,感性战胜理智。
影片有一个镜头,罗伯特赤裸上身在院子里洗澡,弗朗西斯卡拉开窗帘偷窥。那强健的身体让她脸红心跳,窗帘拉开又拉拢,忍不住在镜中观赏自己裸露的身体。这一幕很像电影《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查特莱夫人无意中在森林里看见守林人梅勒斯赤裸上身后便再也忘不了他,最终勇敢冲破阶层束缚,与梅勒斯相爱。梅丽尔·斯特里通过动作的表演展示弗朗西斯卡的内心,没有一句台词说爱,观众却完全感受到弗朗西斯卡那颗激荡、浪漫的心,此时,已被这个骤然闯入她生活的老牛仔迷住了,也为后来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张颂文讲到表演中的潜台词,这里的潜台词是什么?优秀影片不是导演要告诉观众是什么,而是让观众自己思忖,犹如水墨画的留白,好文章亦如此。
晚餐时,两人快活极了。罗伯特侃侃而谈,弗朗西斯卡听得如痴如醉,像少女一般手舞脚乱,笑得前俯后仰。二人皆像恋爱中的男女。罗伯特离婚后,孑然一生,常年漂泊在外,工作所致,也是性格使然,弗朗西斯卡的美丽、善良、温柔、热情深深吸引他,给了他家的感觉。罗伯特硬朗不羁的外表,优雅的谈吐,特别是常年在外奔波的经历让弗朗西斯卡心生爱恋。
晚餐后,罗伯特邀请弗朗西斯卡在月光下散步。短短几分钟,两人便聊起了诗歌,叶之的《流浪者安古斯之歌》,恰好都喜欢,可见他俩有共同语言,心灵相通。弗朗西斯卡原来做过老师,婚后在丈夫的要求下不再工作,成了全职家庭主妇。诗情画意,浪漫温馨,张颂文讲影片的重点不在这里。才刚出门,弗朗西斯卡就不安起来,频频回头,不是看自己家,而是看邻居的灯光,当看见停在路边丈夫的车时,决定要回家。此时,弗朗西斯卡的理智占了上风,她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惟的家方能给她安全感,也为她后来的选择埋下伏笔。
3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见面第一天分别时的雨与后来诀别时的雨呼应,雨中别离,更让人伤感,那是他们的眼泪。送别罗伯特回旅舍,弗朗西斯卡彻夜难眠。翌日,她写了张纸条,邀请罗伯特来她家用餐,遂驱车前往罗斯曼桥,把纸条贴在桥头。罗伯特忙完工作,看见这张纸条,会心笑了,将纸条珍藏,遂邀请弗朗西斯卡去罗斯曼桥看到他拍摄,她高兴答应。去之前,她买了一条粉色连衣裙,不记得有多久没给自己买衣服了,穿上新裙,不敢相信镜中的弗朗西斯卡就是自己,遥远的意大利,少女时的梦,丈夫、孩子,家庭皆远了,她只是她自己。此时,电话响了,罗伯特说她不方便就不要去了。事因她告诉他镇上一个出轨女人的故事,恰好早餐时,罗伯特无意中在餐厅看到旁人对这个女人的冷漠,他犹豫了。弗朗西斯卡沉默了一会,旋即坚定地说,要去,感性又占了上风。
两人在罗斯曼桥相会,随后,二人回到家里。弗朗西斯卡躺在罗伯特洗过澡的浴盆里,水中还残留他的体温,她抚摸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要什么。当罗伯特看见穿上粉红连衣裙的弗朗西斯卡时,惊呆了,她是那样美,有着少女的娇羞,完全不同于初见时那个妇人。他们吃饭,跳舞、做爱。时间似乎停止了,一切为他们而生,然而,邻居的到来,把弗朗西斯卡从梦中惊醒,只愿这个梦越长越好。
第三天,是他们最幸福的日子。两人远离小镇,到郊外彻底放飞。他为她拍照,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照片。她放下平日里挽起的头发,长长的头发垂下来,那个意大利乡村少女又回来了,曾经的梦、美丽的憧憬,她只是弗朗西斯卡。她把自己最珍惜的项链送给他,陪伴他此后余生。
第四天,是弗朗西斯卡丈夫与孩子回来的日子,也是罗伯特准备离开的日子。欢愉之后即是离别,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皆显得那么珍贵。弗朗西斯卡心乱如麻,太多的不舍、无缘无故的妒忌让她跟罗伯特吵起来,两人仿佛相识了很久很久。罗伯特要带她走,弗朗西斯卡心动了,她收拾行李,想为自己而活。然而,临走时,理性又占上风。罗伯特说他暂时不走,等她答复。
4
远远的,弗朗西斯卡看见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悲戚的脸旋即挤出笑容,迎接他们,又是原来那个家庭主妇。她围着他们转,日复一日,生活似乎什么也未发生。
绝别的日子在一场暴雨中,也是影片的高潮。周末,弗朗西斯卡照常陪丈夫去镇上购物。她坐在驾驶室里,看见罗伯特站在大雨中等她,雨淋湿他的头发,满脸的雨水,犹如他的泪。看见她未下车,遂把车开到十字路口,打开左边方向灯等她。她远远就看见他驾驶室里挂着她的项链,此后,他将带着她漂泊,无论她跟不跟他走,他都带走了她的心。弗朗西斯卡眼睛紧张盯着罗伯特的车,手紧紧握住车门把手,手在往下压,再往下压一点,她就可以奔向他,奔向爱情。张颂文说梅丽尔·斯特里用手在演这场戏,没有台词。然而,她的手停住了,旋即松开,眼泪像淅淅沥沥的雨倾盆而下。她看见他的车往左开走了,那边有一道彩虹,是幸福之光吗?她放弃了这条“幸福之路”,选择雨中直走,回归家庭。
5
日复日、年复年,孩子长大了,弗朗西斯卡与丈夫也老了。丈夫先她而去,临终前,对弗朗西斯卡说:“我知道你曾有过梦想,很抱歉我没有帮你实现。我非常爱你。”婚姻终归不是爱情,可以说,弗朗西斯卡一生很幸福。丈夫并非一点不懂她,然而稳定的婚姻生活终究不等于浪漫的爱情。
丈夫过世后,弗朗西斯卡收到罗伯特的遗物。她送给他的项链刻上了她的名字,她写给他的那张纸条,有着他照片的国家地理杂志,相机,还有一封深情的信,“对宇宙来说,四天与四兆光年没有什么区别。我努力记住这一点。每天,每时,每刻,在我头脑深处是时间残忍的悲号,那永不能与你相聚的时间。”四天之后,他们再无见面,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守着属于他们的秘密。
罗伯特让弗朗西斯卡把他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弗朗西斯卡在给孩子的遗书中说,她把一生都给了家庭,请他们把她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在天堂与罗伯特相会。孩子们从抗拒到理解、感动,最终遵从遗嘱。这个结局很浪漫,有情人未成眷属,非大团圆,却很美好,既满足了观众对浪漫爱情的期许,又满足了大家对稳定婚姻的维护。
6
爱是悲悯。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深爱对方,虽只有短短四天,却是他们的一生一世,被他们小心翼翼装在水晶瓶里,恰如弗朗西斯卡所说,一年只能开启一次,那感情太浓烈了。倘若没有悲悯,便不是爱,只是喜欢,四天之后,彼此就会慢慢淡忘对方,与一次艳遇有何区别;倘若为了爱情,他们不顾一切走到一起,不仅会时常陷入对家庭背叛的内疚中,岁月的流逝也会冲淡当初的激情,心头上那颗朱砂痣变成蚊子血,床前明月光也成了衣襟上的饭粒。
爱是懂得。两个中年人,仅仅四天会爱得如此浓烈,因为懂得。罗伯特是个浪子,尽管非常渴望带走弗朗西斯卡,但清楚自己给不了弗朗西斯卡安稳的生活,更不想所爱的人永远生活在愧疚中;弗朗西斯卡知道罗伯特看重什么,她不能成为他情感的累赘,让心爱的人因她的愧疚而内疚一生。
爱,也是放手。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们会为对方着想,而不是一味只想得到。弗朗西斯卡可谓家庭稳定,虽说日复日的家务让她心烦,倘若未遇到罗伯特,她会安心做好家庭主妇,生命也不至于枯萎,于她的人生却是有遗憾的。她那浪漫的心,饥渴的灵魂其实一直在等待另一半来填充。恰如毛姆所言,“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罗伯特说在遇到弗朗西斯卡之前有个几个女人,之后一个也没有。这样的灵魂伴侣很难遇到,他们不合适宜相遇,是幸还是不幸?
7
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不少描写不伦之爱,大凡结局悲惨,少有像《廊桥遗梦》。弗朗西斯卡与包法利夫人同样有一颗浪漫,向往爱情的心,却迥异于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算不嫁给包法利,也会出轨。沉迷于爱情小说的包法利夫人,出轨不是因为爱情,尽管她以为是,更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为她想往、理解的那种“爱情”,无关出轨对象,用偷情来填补她追求浪漫却贫乏的内心。弗朗西斯卡纯粹因为爱情,不对的时候遇见了对的人。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宁娜为自己追求的爱情飞蛾扑火,这些女性皆出自于文学艺术作品,弗朗西斯卡则更接近人性的真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为爱抛家弃子的,最深情的背叛要属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妻子弗里达。弗里达原是他老师的妻子,两人相爱,弗里达抛下三个孩子,与劳伦斯私奔到巴伐利亚,两年后结婚。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乡村的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显然不能这样做,真爱难得,爱情美好,但不是生活全部。
弗朗西斯卡处理感情的方式介于西方的开放与东方的隐忍。她比《花样年华》中的苏丽珍大胆,敢爱;罗伯特也不会像周慕云那样到吴哥窟对着树洞述说自己的秘密。在最美好的时候结束,《廊桥遗梦》没有《包法利夫人》的悲哀,也无《花样年华》的伤感,惟有遗憾,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吗?
马尔克斯说:“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抑或,对于大多数家庭,有无爱情并非最重要,安全感、和谐和幸福才能让婚姻走下去。再浓烈的爱情在婚姻中也会日渐寡淡,却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犹如白开水,淡而无味却离不了。婚外情是蜜,是咖啡,甜蜜而苦涩,喝多了会上瘾,自己痛苦还会波及无辜的家人。
《廊桥遗梦》之所以打动观众,恰是因为反映了真实的人性,非一味讴歌爱情,剧中的人物皆有爱。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的爱情,弗朗西斯卡与丈夫、儿女的亲情,儿女对母亲的爱,才有了如此温馨美好的结局。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倘若真有天堂,弗朗西斯卡与罗伯特就能再续前缘,宛若祝英台与梁山伯,死后化蝶也要在一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此情深,多出于文学艺术作品,现在人大都不相信爱情,已慢慢丧失爱的能力,一生只爱一个人几乎成了童话,再观《廊桥遗梦》,也是在怀想一个时代,一个可以谈爱的纯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