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引力极强的电影标题字体

《悬崖之上》已经上映一年多了,一直对国师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片十分期待,所以看完马上来当个自来水了。总体而言,该作合格有余、顶尖不足,但在近年一众国产片中确确实实出类拔萃、表现不俗,有很高的观赏性,建议一看。下面我想从人物、环境、情节+结构、主题这四大“阅读理解”角度来浅谈一谈这部作品。

★角色塑造

1张宪臣

张译扮演的张宪臣是执行“乌特拉”行动的四位特工中的首要人物,也是本片前半段的主角,作为中国传统谍战片里成熟、坚毅的典型代表,让我感觉有一丝扁平化的单调,编剧没有发挥好他的带动作用,没有较好的调动角色的作用参与到主线情节中,这点我认为是瑕疵,接下来会在情节结构那块详细展开。当然,这里必须提一提张译影帝级别的出彩演绎,佩服张艺谋导演的选角。

2周乙

于和伟饰演的伪满特务科高层周乙是本片拥有四重身份的重要角色,本片虽然是谍战片,但没有特意刻画尔虞我诈的心理博弈,而是开头亮出四位特工的身份和任务,而周乙的特殊身份其实也不难猜,尽管如此周乙一角还是独自扛下了本片的谍战戏份和悬念担当,因此这是一个隐忍、克制的角色,在后半段甚至成为主角。不过导演并没有为周乙安排个人故事的展开,作为一个特殊角色,我认为周乙要被分配更多的主题升华(如游戏《隐形守护者》),否则后期在角色刻画上周乙极难打动观众。

https://www.douban.com/game/30421907/

3小兰

刘浩存饰演的小兰是本片最受争议的角色。作为新生代“谋女郎”,相貌甜美的她似乎与紧张的谍战气氛格格不入,稍欠缺一些特工气质。小兰是培训七个月的新手特工,本片也刻意为她安排了较密集的哭戏,以呈现该角色的稚嫩与单纯,这点在小兰想为张宪臣做饺子的细节和她对张宪臣、周乙两代“导师”的提问可以看出,只不过我在这里想为她平反。虽然刘浩存演员个人近期争议颇大,但就本片就事论事来看,我认为她作为新人演员在这个角色的处理上已经及格。就像B站某位网友说到的,小兰一角更像是张艺谋特意为冷酷肃杀的《悬崖之上》安排的一个善良纯净的小女孩,象征着雪夜黑暗里的一线希望,引起观众对战争年代像她无数这般可爱单纯却卷入时代硝烟的青年们的那股怜爱之情,这就做到了主题的丰富填充。

4其他。《悬崖之上》并没有像其他的主旋律作品一样突出无名之辈的作用,所以没有设置杂乱的小人物,而是将笔墨集中在主要角色上,这点我觉得其实没有诟病挑剔的必要,因为本片传递的不仅仅是热血年代的革命英雄主义,还有对集体信仰的讴歌。还有就是本片反派太鸡肋了,甚至能让我联想到《名侦探柯南》大名鼎鼎的“酒厂”,倪大红、余皑磊饰演的反派几乎没有独角戏……

————————————————————————————————

★色调与布景

1饱和度

本片延续了张艺谋近年来使用黑白色调的个人风格(如《影》),但摆脱了往常张艺谋滥用色彩和高饱和度为主的颜色配置(如《英雄》《长城》),做到了鲜明、独立又恰当的配色控制。东北纷飞的雪天里,极致的白,配上特工服装压抑的黑,以及淋漓的鲜血和火焰,构成了一幅艺术感染力极强的画面,使影片有了挥之不去的高级感。本片外景以冷色为主,内景则多用暖色,相得益彰。

2场地

20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一直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由于其多元荟聚的文化特点,成为了谍战影视剧钟爱的选景城市,本片则将这种文化交错的冲突感运用到极致,霓虹的日式街道、好莱坞的灯红酒绿、苏联的工业感和食物道具,让人浮想联翩。

3镜头语言

其他的不说了。单拿30分钟左右刘浩存下火车逃亡的这段戏的俯视镜头讲吧,张艺谋的摄影设计简直载入影史,飘雪寂静地鸟瞰着黑白琴键一般的车顶,两座列车包围的狭窄过道疾驰着渺小的个体,凌乱美扑面而来,镜头的穿梭也深刻表现了凝重的时代背景。

——————————————————————————

★情节占比与节奏张弛

说回刚刚吐槽的那个问题,影片在张宪臣被捕受刑后几乎是突兀地将叙事主视角切换到周乙身上,而故事主线也从接头、营救人质莫名转换为特工戏的潜伏伪装,另外夹杂着违和的生存戏码,使得情节割裂,破坏了叙事的连贯性,故事高潮甚至选择了大使馆外的驱车追逐和次要角色楚良、王郁的逃生,后面周乙和小兰的接头也短促草率,这种跑题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也是网上对《悬崖之上》诟病的地方。我觉得情节设计可以更集中在“乌特拉”行动的主线上,这或许是囿于片长局限,导演剪掉了关键情节。

——————————————————————————

★主题

除了先辈在斗争中的英勇无畏、特工的深明大义和家国情怀,本片明显将立意更多地偏在个人层面,而没有直接营造保家卫国的宏大主题。影片中作为伪政府特务、汉奸等反派角色显然数量上是占优势的,但这个故事从来没有涉笔在政治斗争或者立场选择上,而会把叙事分散在一些不那么与主线勾连的地方。张王夫妇失散的孩子就是最大的泪点,张宪臣为了任务在马迭尔宾馆前相遇而不敢相认的苦楚,以小见大展现了无数隐形守护者的割舍与牺牲。

此外,小谈一下意象和彩蛋。本片以银装素裹的凛冬雪天营造了空间感、沉浸感,飘雪是迷茫的借喻,故事中的天气从大雪、乱雪到小雪、停雪,既体现了戏剧的转折,也暗示了黎明的即将到来(就像片尾唯一的阳光戏),传递了一股前行中的希望。还有一个显著的意象是火,影片对男性角色点烟大多都有镜头特写和台词设置,加上燃烧的情报,我想,火可能是炽热信仰的寄托,无论多么冰冷的雪夜,火苗总能竭尽全力发光发热,这是火种的责任和理想。

最后,多次特写的卓别林《淘金记》有很多重含义啦,这里大家看看原片就知道了我便不再此赘述。

淘金记 (1925)9.21925 / 美国 / 喜剧 爱情 西部 / 查理·卓别林 / 查理·卓别林 马克·斯旺谍战片的核心主题:致敬黑暗时代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

最后安利大家去看看国师这部力作《悬崖之上》,致敬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