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是50年代的电影,但是看起来就像是身边发生的事,毫无疏离感。

—这是我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血缘关系是最亲密的,但是在电影中,亲人之间却很疏离,儿媳妇或女婿这样的“外人”却对老两口很关心。导演喜欢用固定镜头,构图很讲究。

—我感觉导演对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很温柔,没有任何道德评判。电影中的冲突性没那么强,导演用很平淡的叙述表现出人性、亲情的各个方面。

—我之前在东京待了两周,上周三才回来,我的背景和电影剧情有点像,我也去了热海的温泉,是我儿子开车带我去的。我觉得儿子在努力尽孝心,但我发现,我们喜欢的东西早就不一样了,大家真的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就像电影最后讲的那样。此外电影中的角色讲的是京都方言,京都方言和标准日语的区别就像南京话和普通话。

—我感到电影中的亲人之间有着浓重的疏离感,他们总是在互相说谢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说话会随意很多。有人说去日本如果只是观光会很舒服,但如果生活在那里会感到很压抑,因为每个人都要超级独立,甚至连视线都不要打扰到别人。

—我认为这部电影在社会层面进行了批判,批评了人自私的一面。这种自私未必是生来如此,而是在人从小地方进入超级大都市后,为了生存而变得很冷漠。但与此同时电影还是对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予以肯定,批判并不是十分强烈的。

—我在看到中间的时候,对儿媳纪子好感爆棚,觉得这个女孩子既美又孝顺。我会认为那些亲生子女还不如一个所谓的外人,但我凭什么批评他们呢,我并没有做的比他们更好。纪子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好得有点不正常,在电影快要结尾的地方,她和公公的对话是十分意味深长的,纪子哭了,她说她很内疚,她觉得自己有时会有一连好几天不会想到她去世的丈夫,她的言语当中透露出一种内疚感。我想,也许她试图通过对公婆超乎寻常的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歉疚,就像在父母去世之后孩子才发现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孝顺父母那样。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第一遍是在去年和妈妈一起看的。当时我母亲看完后,她发现家里的儿媳,也就是我舅妈,还挺好的。我舅妈是护士,可以在家里给老人挂水。当时父母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轮班去老人家里照顾他们,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家装了暖气,就经常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过来,那时我也像电影中的孩子那样不理解,毕竟我和他们隔了一辈。但现在站在子女的角度,我就能理解当时的父母了,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考虑之前没想过的问题。我妈说我就像敬三,电影中他说他要做好儿子,但这只是嘴上说说,但我是真的忙到没空顾及父母。电影中的孩子们都说自己很忙,忙到没空顾及父母,但事实上忙和不忙的界限十分模糊,有时嘴上说着很忙,但也还是有空闲的时候,电影中的大儿子和女儿他们也有一些空闲的时候,但他们没有选择把这样的时间用来照顾父母。电影中的很多人都有点后知后觉,比如父亲在母亲去世之后说,如果我知道是这样,我会对她更好。这样的话语真的让人很心酸。

—子女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子女成年了就被赶出家门,这种情况下子女对父母没有那么大的赡养和沟通的压力,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另一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一种难以剥离的亲情,但父母不会像对待平等的成年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子女,子女对父母也有依赖。大的文化环境影响了相处的模式。

—有一部电影也和家庭有点关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电影主人公欧维是个老头,他因为过去糟糕的家庭关系而想去死,但他出门总会遇到一些人让他死不成,总有让人留恋的东西,最后他不想去死了。

—我想到了《喜丧》,故事架构和东京物语差不多,讲的是一位老太太轮流去和儿女生活。因为物质的匮乏,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更加冰冷残酷的面向。在很多物质条件很差的农村,有很多老人一旦身体不行了,就会被放在灶台旁边,每天送点吃的,就是单纯的等死。等到老人真的去世,丧事却会大操大办,谁办的最大谁就最孝顺,也顺便趁丧事收点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