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或第三次看這部電影,看到了很多之前沒有察覺到的細節。是枝裕和對人性、對東亞家庭關系觀察得非常細緻,東亞的家庭中總有一個威嚴的父親和一個唠叨的母親。電影開頭處,父親散步走到海邊,停留一下就轉身離開了。我第一次看時沒有注意,這次才明白,原來父親一直沒走出也一直沒有勇氣面對喪子之痛,所以他不敢面對大海,甚至連走過去的勇氣都沒有。在電影最後,在兒子和孫子的陪伴下,他終于有勇氣走到海邊,這讓我很感動。
我還發現電影裡有很多上坡下坡的畫面,我想導演可能試圖通過這樣的畫面表達一些情緒:上坡的時候,人物之間的談話比較嚴肅甚至有點壓力,關系緊張;在下坡的時候,他們的關系會有些緩和,談話也比較輕松。
組孫三代都穿白色襯衫,導演也許在借此隐喻祖孫之間的傳承關系?他們三人都有一些不願面對的事件,比如爺爺沒有條件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以及他的喪子之痛;良多活在大哥的陰影中,他對沒有滿足父母期待心懷愧疚;小孩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些許遺憾。
—這是我第一次看是枝裕和的電影,電影的台詞太棒了,幾乎沒有一個字多餘,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人物形象立起來。比如奶奶和她的女兒對話的場景,奶奶問她,你是不是已經工作三年了,她說:“不,我已經工作四年了。”這幾句話就把那種不管多大在母親眼裡還是小孩子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其次,電影中有很多動靜對比。比如說良多和妻子下車,良多說車站邊的小書店沒有了,這是一種變化;母親說浴室天花闆的瓷磚掉下來了,這也是一種變化;女兒和父母說要不要把老宅改造一下,她也希望有點變化;奶奶和良多給大兒子掃墓回來,經過大坡的時候,畫面正中間有一輛列車在開動,死去的大哥是靜态的,開動的列車時動态的;影片後半部分小男孩說“看,海灘那邊有一搜沉船”,導演特地給了沉船一個鏡頭,沉船是靜态的,船後面的波浪是動态的。多處的動靜對比其實是一種暗示,爺爺奶奶是活在過去的人,良多的設定是失業狀态,也是一種暫時靜止的狀态,但事實上人無法停留在過去,生活永遠在向前推進。考慮到這一點,我覺得電影的中文名字翻譯得很棒,影片日語原名直譯過來是“即使這樣我也要往前走”,我的理解是,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人都不該活在過去,生活會一直推着我們往前走,我們總是步履不停。
還有兩個細節,良多最後上公交車時,他坐在最後一排,他後面有兩個非常顯眼的日語漢字:“企劃”,是項目的意思。我覺得這兩個字暗示着良多接下來開始工作了,他的生活要發生一些變化。最後,畫外音中交代爺爺奶奶去世了,他們也是靜止的人了,而良多卻有了女兒、買了車子,他的生活是往前走的,這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結局。
電影中的明暗對比非常明顯,電影大部分時間,室内都是昏暗的,但是隔着一個過道的外面是很明亮的。他們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醒來時,正好有一束光落在屋子裡,這給人以未來會更好的感覺。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導演整體的拍攝手法和叙事方式非常含蓄。電影中有很多空鏡頭,裡面沒有人物也沒有發生任何故事。我最初看到這些鏡頭,會習慣性地以為接下來會發生一些故事,但是當我慢慢看下去,我發現那些空鏡頭隻是作為環境的展現,就像是一種留白,拉緩了影片整體的節奏,讓故事的呈現有種娓娓道來的感覺。電影中沒有非常激烈的沖突,但是代際間以及夫妻間、兄弟間的一些矛盾是通過對話慢慢顯現的。這種風格讓我感到,每個人都在與生活慢慢和解,朝着前方邁進。這種和解一方面體現為與自己和解,另一方面體現為關系之間的和解。無論母親和兒子還是良多和繼子,他們從最初是比較陌生的狀态,到後來慢慢打開心房,都是“步履不停”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并非每個人都在積極地往前看,大兒子救下的人在他的忌日前來拜祭,母親在送走他之後說,我每年都把他邀請到家裡來,讓他不能夠忘記這件事。良多和妻子在離開的公交車上說,我們下一次在晚飯之前就離開吧,這些事情讓我發現他們不一定完全放下了自己的心結,隻是選擇不去理會也不去解決,等待時間慢慢地沖淡它。
—整部片子看下來,我感覺沒有人嘗試去溝通交流,片名雖然叫“步履不停”,但我認為叫“故步自封”也可以。沒有人試圖去解決問題,每個人都帶着傷痛,但他們從來不和任何人交流,總體感覺并不是很舒服,甚至覺得有些可怕。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第一次是高中的時候和媽媽一起看的。當時媽媽說人生就是這樣,步履不停,要多關注當下。但我這次看,感受蠻複雜。家庭從來都不是一個輕松的概念,其中的每個人都有一部分内心世界是不願與大家分享的。我以小男孩的視角去觀察,小男孩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要為兔子寫遺書或寫信,在媽媽給墳頭澆冷水的時候,他也用一種奇怪的眼神在一旁看着,他不理解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會有這麼多複雜的規矩,為什麼我們需要做這些看起來毫無道理的事情。我還看過是枝裕和其他幾部電影,我認為他的表達雖然很克制,但他對社會有某些批判。電影的确會有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影片中的每個人都不完美,媽媽會有點厭惡那個有點胖的男生,當年她的兒子就是為了救他才死去的;父親是那麼的固執,他們永遠都無法形成有效的交流。是枝裕和的鏡頭語言很有特點,比如角色離開了場景,鏡頭卻留下來,展示一個空房間。就像打開一個抽屜,不僅僅是開和關,而是慢慢打開讓我們看到裡面的東西,然後慢慢地合上,這是一種很奇妙的過程,讓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
—這部電影讓我感覺不适的點并不是在于每個人物都不完美,而在于我們全知的觀衆。很多私域的對話我們完全可以聽到,仿佛每個人的傷痛都是可視的。但事實上,對于他們本身而言,這是非常隐私的,這會給觀衆一種過重的負擔。
—表面和睦的家庭,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挺正常。電影中有很多走路的鏡頭,不管是一個人走還是幾個人一起走,會有一種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人生軌迹上、這些軌迹偶爾交彙在一起的感覺。我注意到發生在男人之間的對話談的都是工作,這些對話主要發生在爺爺的書房或客廳;女性之間的談話發生在廚房,她們會在卧室一起看相冊,比較生活化。是枝裕和把家庭的一些小細節表現得特别貼切,我也很喜歡空鏡中的很多生活小細節。
—我感覺電影拍得很真實,就像我們周圍的家庭那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家人之間有很多碰撞,但是家庭成員也要維護家庭的和諧。這是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看上去是很平淡,但是會給觀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看過電影後,很多小細節都留在腦海裡。
—電影中的男人經常在談事業,這個現象在東亞社會特别是日本尤其明顯。電影中的主人公對職業非常忠誠,一生隻做一種職業,并且想把自己的職業傳遞給下一代,這太不尊重個人選擇了。是枝裕和的電影我還看過《小偷家族》和《第三度嫌疑人》,我注意到他與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相似之處,他們都喜歡用景深鏡頭,比如前景是正在談話的良多和父親,背景中有小孩子在打鬧。還有媽媽和一邊和良多說話一邊織毛衣,很多生活相關的小細節,生活處處是閑筆。影片最後,父親母親都去世了,良多之前約好了和父親一起看球,給母親開車,但是這些約定都沒有做到,讓人蠻唏噓的,我想,和身邊人的約定還是要趁早履行,不然這個人不知什麼時候就不在了。
—從配樂到色調,還有結尾展示的山坡後的海,有種散文詩的感覺。前面有朋友提到,每人都有放不下解不開的心結,我覺得這才是生活的常态,隻是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而生活中的我們卻總是在掩飾它。奶奶對于大兒子的離開久久不能釋懷,她要那個男生每年來祭拜,可能很多人因此對奶奶産生反感,但我可以理解她,那種喪子之痛很難釋懷。還有一個細節,爺爺奶奶在浴室的對話談到了外遇,爺爺沒想到奶奶居然和他說這個,奶奶隻是提了一下就過去了,這件事對她來說就是這輩子忍過的若幹事件之一。但直到這時,爺爺才發現原來她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