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茫的毕业生

《毕业生》自1967年诞生开始,对其形式与内容的解读就从不间断,而其中探讨最多的无疑是影片对于迷茫感的呈现。

迷茫感从何而来?影片内容上是通过男主本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进行诠释,被父母包装好的未来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摆脱父辈设置好的既定轨道,但他又没有想好破而后立的出路在哪里,所以在这种不进不退的状态下,对未来的迷茫便由然而生。

形式上,影片在各段落镜头上设置了很多细节来表现,如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中段偷情时刻的剪辑过渡等,镜头总是对准了主人公脸上的彷徨、茫然与落寞。

这种迷茫的成因究其更深的根源是脱胎于创作的背景,其一,在现实中,即风起云涌的60年代美国社会,形容时代的关键词是民权、反越战、嬉皮士等,而在这些新思潮兴起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社会新价值与旧价值体系的剧烈冲突。

身在其中的年轻一代都如男主本一样在多种观念与价值中挣扎着。而电影表现的正是在这种身份过渡下夹在新旧价值体系碰撞中所产生的迷茫。

其二,在1960s的好莱坞,逐渐僵化的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年轻的受众,观众渴望能在荧幕上看到更具生命力、更加年轻化、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的电影,因而同时期的创作者便将目光逐渐从英雄故事向历经现实困境的普通人身上转移。因此,充斥着茫然而又具有年轻气息的《毕业生》应运而生,也标志着新好莱坞时期的开始。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在1960s的时代背景下,它所传达的情绪感染了无数个生长于时代洪流下的本,而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化背景与现实环境各异的当下,《毕业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初入社会迷茫情境的刻画依然能击中很多青年人的内心。

有时探讨一部电影能成为一代经典的原因,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毕业生》毫无疑问是属于此类。

二.叙事

《毕业生》的叙事基本按线性时间来展开,即罗伯特麦基《故事》中所说的“大情节电影”,或线性叙事。

叙事上的特征是按照连贯的时间线来推进剧情,各个段落之间强调因果逻辑关系的串联。电影中从开头本坐飞机回家到最后抢婚结束,中间的叙事过程按照基本单一的时间线展开,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叙事模式总体相同,但在具体使用叙事手法上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线性叙事在《故事》中也被称为“经典设计”,即“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构建的故事,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欲望,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通过连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拟现实里,到达一个表现绝对、而变化不可逆转的闭合式结局。”

《毕业生》是新好莱坞时期电影探索的开始,在叙事手法上还留有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印记,但在内容上所呈现的诸如不伦关系故事、写实性的人物描写、裸露画面的展现等已经与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别,也给初阶段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探索者们开了先河。

《毕业生》的叙事结尾是一次对传统模式的改良。看似俗套的闭合结局,但其在尘埃落定之下又具有极为宽广的解读空间和深刻的现实意味。

在主题表达之上,将贯穿始终的迷茫感延续。主人公所追求的最深层次的欲望并没有得到实现:男主本所追求破而后立的方法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找到,所以他最后才又迷茫。

或许是有受到法国新浪潮等欧洲电影运动的影响,电影的结尾在情感上总能让我联想起特吕弗的《四百击》。两部电影最后传达出的类似“我该去向何处”的叩问是让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但在整体结构上,两者又有着天壤之别,《四百击》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接近于原生的强大骨骼构造,更为激进,《毕业生》则是融汇了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框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与之相比偏于保守一些。

三.剪辑

影片镜头之间的剪辑逻辑是建立在声画关系的基础上,以相关联的上下画面内容作为剪辑点对画面再重组。

1.声音前置转场

...
下一镜中本父亲的声音先出现在上一镜近结束时,使用声音充当剪辑媒介来过渡到下一镜头。

2.叠化转场

...
上镜头消失之前,下镜头已逐渐显露,两个画面有若干秒重叠的部分

3.相似性转场

即匹配转场。指运用上下镜头的相似关联,带动观众的视觉,实现人们逐步感知事物的规律,比如颜色、动作、主体位置的一致。

...
“跳跃猛扑”的动作
...
“开门”的动作与“白衬衫”的颜色
...
多用拉镜头来表现,过渡的点是黑色背景颜色

四.风格

1.镜头风格

影片多使用运动长镜头以及拉镜头来呈现故事内容,从前三个镜头的表现就已经将镜头上的风格确立。

...
电影的第一镜就是以男主本充满茫然的脸作为开篇,画外音的飞机的广播,然后镜头由特写慢慢拉远变成全景,出现新的空间关系并交代角色所处的环境,将本的状态与周围的配角做对比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这个镜头时长为22s,用在开篇为影片定下基调。
...
第二、第三个镜头是两个横向移动的中近景运动长镜头,铺上的配乐是寂静之声,影片也多是通过运动长镜来叙事。在这两个镜头中,本在自动人行道上和行李箱在安检传送带上是一组隐喻符号,本在影片中就和行李箱都被按部就班的推着走,但本的脸上依然满是迷茫,这种状态从开头延续到结尾。

2.画面造型风格

景别上以中近景为主要景别,多用来表现主要角色的情态与片中各人物的对话。

光线上则多是用来烘托主要角色的情绪与心理,特别是对于阴影的使用,通过明暗对比来映衬人物心境。

...
多使用室内人造光源来营造明暗的对比,除了以上两个还有本与罗宾逊夫人第一次偷情时的段落。

构图上通过人物占据画面的比例大小来表现人物处境与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或又将画面上的人物置之于被另一人物肢体动作框住的状态来表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开头聚会段落和本与罗宾逊太太段落都有明显体现。

...
左上:影片聚会本与父亲的谈话,父占据画面的一半并遮住本的脸,展现主被动关系。左下:聚会楼梯下遇到亲友,亲友们将画面上的本围住,本在画面中央动弹不得,强调父辈的控制。右上:本遇到麦奎尔先生,画面占比决定主被动的关系。右下:罗宾逊夫人第一次出场,本依然在被谈话,挤在左边的小空间内。

3.声音

电影的声音除了用在剪辑上成为镜头间组接的媒介,其他在声音上的处理则朴实无华。整体由人声和配乐组成,大多数基本都是使用画内音叙事,画外音的极少数使用都是用配乐烘托角色上孤独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有一段通过画外单点的器乐声来达到强调角色此时内心剧烈震动的效果。即本在到达抢婚现场时五声沉重的画外音。

...
五次沉重的画外音是镜头切换的剪辑点,同时也表达了情绪的逐次递进。

配乐上影片最出名的是由Simon & Garfunkel组合演唱的 《The Sound Of Silence》以及《Scarborough Fair》,他们是60美国社会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影片多处中都有出现这两首经典配乐。

优美缓慢的和声双重唱配合电影画面上本行走在各种远景拍摄的街道上,再结合达斯汀霍夫曼对男主角色状态的的演绎,一种迷茫、彷徨、孤独的情绪在此时成为了影片的叙事基调。

...

电影中选取Simon & Garfunkel的配乐都十分经典,比如本抢婚前驾车行驶在公路上,背景铺上的《Mrs. Robinson》,相比于1964就推出的《The Sound Of Silence》,其正式版是1968才发行,《毕业生》中的出现属于是作者为电影所做的“先行版”。

五.设计感

电影在视听层面上的设计巧夺天工,对形式的重视甚至是超过了所承载的内容,对影片各段落的处理都呈现出极强的设计感。

首先,是视觉隐喻符号上。鱼缸在电影中出现了3~5次,首次出现伴随着压抑的水流声与氧气泵的声音,男主本被框在鱼缸内,他的左侧是一个潜水员样式的模型。

...
潜水员模型与鱼缸

当情节发展到后来的潜水表演段落时,本穿上了潜水服,他和影片前段开场时鱼缸里的鱼、模型在位置上形成了互文。而他表演的场所是家里的泳池,泳池在影片中的像征是父辈对子一辈安排好的“未来”。

...
就片中所呈现的片段,泳池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的鱼缸,经常能看到本一个人随着背景配乐漂浮在泳池水面上,对应的全片本的角色状态。

具体的就是本父亲为本安排好的“未来”,包括一直提及的与好搭档女儿的约会和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所以片中本父亲的形象是一直半随着泳池、鱼缸、水之类的元素出现,侧面也强化父辈对子一辈的控制之感,影片的另外一段也有说明。

...
潜水表演

潜水表演的段落,本穿上潜水服,镜头上从室内的全景固定镜头转切室外的第一视角运动镜头,声音上从嘈杂的人声过渡到本沉重的呼吸声,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他的耳边只有自己的喘息。传达的信息就是两代人沟通上的“隔阂”以及本对于这种控制感到疲惫与麻木。

其次,细节表现上。在潜水段落之后接的下一段是本打电话联系罗宾逊夫人开始第一次偷情,这两段是通过下段开始时罗宾逊夫人接电话的声音前置到上段结尾来剪辑衔接。

这两个段落镜头之间的衔接是极好的,因为它的情绪是递进的,在上一长镜结尾时展现的内容是本对父辈的控制感到压抑,而下一镜还未开始它的声音就已经前置到上一镜结尾,这次剪接所表达的信息是“逃离”,也解释本是因为什么才自愿堕入罗宾逊夫人的桃色陷阱中。

在与罗宾逊夫人的第一次偷情时电影有用很多细节来表现本的紧张不安。

...
左上:电话亭的烟对应的是在家时本初遇罗宾逊夫人时的不沾烟,似一个故作成熟的小孩般意图在形式上显的自己成熟老练。左下疑神疑鬼更能暴露出本的不安。右上:不敢开灯因为知道做的事情并不光彩。右下:看似主动,但笨拙机械式的接吻更暴露出没有经验的现实。

还有的细节诸如本在罗宾逊夫人进房门后在偷挂上的勿扰牌子以及酒店大厅玻璃桌角倒映出的二人,传达的信息即本的紧张以及此刻二人关系的不正当性。

在本与伊琳的约会片段,伊琳的名字在前段各色人物的对话中都有出现过,照片也是,目的是减少重要角色后面出场的突兀感。

最后的抢婚段,本路过加油站借电话,工作人员在听说他是牧师(谎言)的身份后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变,从随意应付到十分重视,临行前还嘱咐需不需要给车加油,以此似乎可以窥出导演对于当时社会面貌的一些思考。

在本与罗宾逊夫人偷情之事将暴露时,没有过多交代的角色对白,影片始终没有将镜头从伊琳母女二人身上再分切,而是通过画面中镜头焦点的变化和演员的入画顺序来表现,再辅之以本的视线引导以及两人都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这些画面构成就将二人的不正当关系暴露在伊琳和观众的面前。

...

本与罗宾逊夫人偷情段,有一个长35s的运动长镜头,表现的是男主本帮一群老人开门,从酒店里面出来的都是成对的老人夫妇,从外面进入酒店的是两对年轻情侣,不知寓意为何。或者就是单纯的过场,只是细想又突然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最后,首尾段落在主题表达上的作用。影片以一个长镜头开始最后以一个长镜头收尾,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闭环。在内容上影片主人公从开篇乘飞机回家到最后乘上公交抢婚逃跑,来去之间,影片在表达上更为接近一个整体。

...
开篇使用一个固定机位拉镜头接两个横行移动的长镜头。
...
影片最后,运动镜头跟拍男女主追上公交车,切出两个正反打,最后以一个跟拍长镜头结束影片。

六.最后

影片中男主本的所求始终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想逃离父辈们的掌控,另一方面又不知道逃离之后该何去何从。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影响之下,他先是堕落(罗宾逊夫人),然后又追求爱情(伊琳),但这些都未触及问题的真正核心,所以他在影片结尾就又陷入迷茫。

伊琳和本的最大区别就是她还没有到毕业的阶段,因此她现在还不用做出选择,但她也在逐渐向本的方向靠拢。而随着本和罗宾逊夫人事件的爆发让她提前了这种选择,是遵从父母的决定还是选择走自己的路?之后她在教堂里被本的行为所触动,与本一起出逃,但这是她真正想要的吗?

抢婚出逃的公交车上,父辈们回头凝视着,仿佛在说,无论选择如何,你们的决定都会伴随着上一辈的目光和审视。

最后公交车驶向远方,影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