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

似一般愛情故事的開頭與結尾,來自新澤西州的男青年湯姆與出身密歇根州的女助理莎莫相遇,湯姆對莎莫一見鐘情,在經過初識後290個日夜的戀愛經曆後,湯姆和莎莫沒有走到最後,而到第500個日夜時,湯姆遇到了自己的秋天。

又不似愛情故事般的叙述方式,其叙事手法是類章回體式的結構,通過男主湯姆的視角來回憶和莎莫的500天。而按照初識後天數來回憶戀情發展的段落順序是打亂的,如開篇的第一鏡是第488天的公園再相遇,再由旁白引導倒回第1天開始講述二人的成長經曆,之後就是影片标志性的雙畫面分屏配合旁白畫外音叙事。

...
旁白所述“這并不是一個愛情故事”

亂中有序。其外在所呈現的亂序段落由情節遞進産生的情緒連接,這裡所說的情緒是指在戀情中由事件或情節所揭示的人物狀态,這種情緒的終端通向的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呈現一段戀情的起落從而對這段關系發展中男女感情需求差異的思考。

剪輯

作為一部低成本電影,也是馬克韋布的熒幕導演處女作,現在的他還不是日後那個指導超凡蜘蛛俠系列的馬克韋布,而此時影片在場景與大場面調度上的受限,使其另辟蹊徑般的在剪輯上和中小景别鏡頭畫面中探索影片的風格,将之此前在短片與單集美劇的小段落創作經驗運用到影片中。

鏡頭形式上的表現就是采用雙畫面分屏的叙事風格處理影片的重要段落。而剪輯上的表現就是服務于劇本的特征,以湯姆和莎莫分手的第290天為分界點,将戀情中與分手後的段落按天數分類,以湯姆的情緒為連接點對畫面進行重組,所以能看到在很多相同的場景有時是一段是湯姆和莎莫在一起時的甜膩,而之後剪輯的下一個鏡頭就是分手後湯姆的頹廢與酸澀。

...
第154天和第322天
...
從二人戀期内的第191天切到分手之後的第314天湯姆獨自一個人看電影,由鏡頭的剪切來呈現給觀衆湯姆的回憶與内心的感受,第二段的電影畫面有緻敬伯格曼和費裡尼。
...
左邊的剪輯順序是先由剛開始确定戀愛關系的第35天(一周内)湯姆的載歌載舞(與路人模仿歌舞片片段、嬉戲的二維平面的動畫小鳥都是情緒外化的特征)到失戀後的第303天,同樣的場景而通過剪切營造不同的情境意味。右邊的由失戀後第321天和戀期内第167的剪輯,契合湯姆此時的觸景生情。
...
如上文所述的相同場景經過不同時間段的剪切組合從而又産生新的意義,核心依然是湯姆的情緒,左側宜家家家酒遊戲中第282天的索然無味與回憶第34天二人的興緻盎然形成對比。右側從第95天到接近最後的第488天亦是同理。

湯姆的情緒一直主導着影片的剪輯節奏,這是這些段落的相同點,帶有很強的主觀性。這種主觀的狀态某種程度上替代了時間與空間的連續性,将湯姆碎片化的回憶串聯,形成了整部電影的基本剪輯邏輯。

角色

在本片中,觀衆一直沿着湯姆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可以說整部影片就是湯姆對自己記憶的一次回溯,在回憶的過程中經過不斷展現角色的多面情态與内心感受觀衆與湯姆的距離不斷拉近,而毫無疑問的,湯姆是電影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

與此不同的是女主莎莫的形象是一直是借由旁人的視點和湯姆的回憶進行循序漸進的深化與重塑,二人各不相同,對于很多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觀衆來說,莎莫最後停在第488天的形象依然與第290天的相重合,并無變化,對他的态度甚至是厭惡。

當然這亦無可厚非,理解了人們對于圓滿愛情故事的不同需求其實這也隻是在受衆層面的不同區别罷了。沒有孰優孰劣,隻是看到的點不一樣,就如影片到愛情結論,“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上天注定的”,電影對于觀衆來說亦是如此。

再說莎莫,片中的主要叙事視角即是從湯姆的視角出發,片中有着許多相對照的段落來揭示這段感情帶給湯姆的哀樂。但與之相對的,在影片情節展開過程中,主創鋪之以回憶中莎莫的狀态對比,如林哥斯塔爾的唱片、宜家的過家家遊戲等。

從湯姆的視角來說這是因莎莫而起的痛苦回憶,但若跳脫出叙事的主觀性,将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作用于莎莫與湯姆的戀情中似乎又能窺見端倪。

林哥斯塔爾的唱片以及宜家的遊戲隻是表象,表象之下的是二人已經度過了近9個月的親密關系,這個時間能改變很多事情,比如電影中所呈現的二人共創的美好經曆,而時間不能改變的是湯姆和莎莫對情感的需求差異。

莎莫為什麼離開湯姆?這個問題在電影中占據了前段很大的篇幅,從前段的第290天分手時刻到後段回到第488天的公園,這個問題從沒有在莎莫口中得到過标準答案,但從中段湯姆的朋友瑞秋和相親對象的隻言片語以及影片的閃回情節裡已經得到了一個答案,即情感需求的不同。

湯姆與莎莫就像很多愛情電影中所設計的剛開始志趣相投,最後都離異分開的男女主一樣,他們關系的發展始于電梯裡那一首史密斯樂隊的《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但除此僅有的一點相同喜好之外,在影片中所呈現出的二人在愛情觀、行為模式上都存在着巨大差異。

湯姆在這段關系中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在第28天的酒吧聚會上,在路邊出租車旁朋友醉後的一語道破中開始了他那不算成功的“表露心迹”,從二人對話中能看出主動權是一直在莎莫手中的,湯姆并沒有回答莎莫的問題,隻是被動的順着莎莫的話往下回答,最後二人的關系停留在不明不白的“朋友的喜歡”上,而之後鏡頭接到的下一段是第31天二人在打印室的“初次接觸”段落上,這次主動的人還是莎莫,而從湯姆的視角來看似乎是這段關系正式開始的信号。

在這段關系中二人分攤主動與被動的位置,這在一段愛情關系中十分普遍,隻是不普遍的地方是二人的成長環境的影響,電影在兩人關系明亮之前有交代過雙方的成長環境。

在影片開始的第一次分屏段落,旁白就有說過莎莫成長于一個父母婚姻失敗的環境之中,這也造就了她缺乏安全感、不相信真愛的情感态度,反之說她的需求不是不需要真愛而是需要一個能補全離異家庭所缺失安全感的可以依靠的人。

反觀湯姆是成長于一個完整的家庭環境,所以他的愛情觀念則更偏于“相信真愛”的範疇,他的愛情觀點也更為理想化,而他在感情上所表現出來的被動與怯懦也讓莎莫在他身上沒有看到吸引自己的特質,或者說遠遠沒有到發展更長久關系的特征,而需求上的不對等也注定了這段關系的結果。另外在湯姆和莎莫對于《畢業生》的理解上也能看出二人并非如湯姆所幻想的那般天造地設。

湯姆對《畢業生》的誤讀在他還是少年時開始旁白就已有交代,後來在第450天中湯姆回憶和莎莫一起看《畢業生》的夜晚,他癡癡的看着莎莫,始終無法理解她在電影最後結尾時的淚流滿面。

成長環境的差異造就了全然相反的愛情觀,第290天的到來或許隻是時間問題。但在這段關系中有對錯之分嗎?或許可以想象一下,如若影片是從莎莫的視角出發,可能這部電影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隻是出發點不同視角也不一樣。

湯姆與莎莫在第290天分手之後有過兩次相遇,第一次是第402天在去同事米莉婚禮的火車上,莎莫仍是主動去接觸的那個人。

...
沒有刻意任何情緒波動,隻是又遇到,暖黃的光線下,湯姆和莎莫又好像當初那般相談甚歡。

這次相遇參照的是編劇與其前女友的再相遇的過程,就是那位開篇字幕提到過的那位珍妮貝克曼,也是莎莫這個角色的原型,編劇之後對這段相遇的描述是如電影中的“老友重逢”。

電影中第二次是結尾第488天的公園再遇,他們的對白很有意思,都是感歎當初在一起時對方所堅信的觀點是對的,他們現在好像互相變成對方當初的樣子,莎莫遇到了那個主動走過來的男人,所有相信真愛;而湯姆在失去他曾經認為是自己命定之人的莎莫之後變得像當初莎莫那樣覺得所謂情愛不過是謊言。

...
第488天,公園再遇,湯姆的釋然和對莎莫的祝福。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地下絲絨的那首名曲《I'll Be Your Mirror》,兩人最後都像盧裡德唱的那樣互相變成了對方所參照的鏡子。

影片安排這場對話在第500天之前,用意已然明顯,鋪墊結局和結束這戀夏500日。

叙事上片中其實除了湯姆和莎莫的感情線,還有一條湯姆的職業線,由開始遇到莎莫的搖擺不定到最後愛情随與莎莫幻想的破滅重新開始規劃未來,而他在電影結尾遇到秋天的第1天也是他職業規劃中的其中一個面試,他也由當初遇到莎莫的被動轉為主動。

最後旁白道,【巧合決定一切,湯姆最終知道了,世界上沒有奇迹,也沒有命運,沒有什麼是注定的】

分屏叙事

影片多使用分屏的畫面表現方式來叙述情節,增加畫面信息量的同時,再通過布景構圖等畫面造型手段來營造對比與差異。

...
在開頭倒回第1天初遇莎莫段落旁白交代男女主的成長環境就是用雙畫面分屏來表現,而相似的處理手法在片中比比皆是,幾乎貫穿始終。

出色的運用分屏手段也讓影片呈現出獨特的影像風格。

...
多使用在關鍵時刻。第259天的酒吧沖突事件後,莎莫的“我們隻是朋友”也是第一次揭示兩人對關系的不同需求與認知從而産生矛盾。使用冷暖色對比畫面分屏來展示二人情緒狀态,最後莎莫主動和解湯姆依然是被動的接受。

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一組分屏組畫面,第408天幻想與現實的并行。

...
左側畫面使用的近景景别和淺焦鏡頭以及“親吻”的肢體語言來突顯湯姆對于與莎莫親密關系的幻想。右側使用的中景雙人對話景别和深焦鏡頭及“擁抱”的肢體語言來強化現實與幻想的區别。
...
打招呼的相同動作
...
左側與少許賓客的目光對視與舉杯示意,桌上矚目的紅色花束更是強調一種重視。右側多數賓客的閑聊與無視,人員在畫面前的走動呈現無足輕重yuq輕視的态度。由布景、賓客的人數和反應來襯托幻想與現實。
...
相同的送禮動作,因。
...
相同的拆開禮物動作,過程。
...
左側幻想的中景轉近景,“擁抱”的肢體語言此時對比右側的中景對話景别呈現出幻想和現實的差别,由連續畫面相同的動作通過鏡頭景别的轉換來達成親疏的不同效果。
...
左側幻想中的親密關系二人距離最近并且占據畫面中心,周圍人的包圍成為簇擁二人的陪體。右側二人距離較遠分别站在畫面左右兩側,被中間人隔開。以構圖手段和演員站位來達成區别親疏的目的。
...
左側逐漸推進的鏡頭,畫面上始終把二人放在一起。右側鏡頭把湯姆單獨切出來,中景無人同框。
...
左側畫面鏡頭還在推進。右側鏡頭畫面單獨切出莎莫。
...
左側已經越來越近,二人始終同框。右側切到莎莫與好友的同框,背景是來回走動的人,單獨切出湯姆,無人同框背景單調。推鏡頭強化彼此拉近的關系,同框的二人與多元的背景是左側幻想的基調。單獨切出的畫面與單調的背景,無人同框對比莎莫的不同,更加增進與聚會格格不入,深化現實的底色。
...
左側雙人對話的中景鏡頭,添加畫面右上角的氣球、左下角的燈和右下角的花束來點綴湯姆的幻想。右側鏡頭切入隻有湯姆一人飲酒遠眺右下角是單獨的一朵花,襯托聚會的孤獨現實。
...
左側的浪漫幻想持續。右側鏡頭切到莎莫與衆多賓客交流互動,與湯姆獨自一人形成對比,還是強調二人如今現實狀态的不同。
...
左側幻想開始升溫。右側現實湯姆目光鎖定畫外。
...
左側幻想畫面畫框縮小,右側現實逐漸擴大。
...
右側逐漸擴張為主畫幅,現實戰勝幻想,分屏結束。
...
鏡頭随湯姆目光方法切到吸引湯姆視角的元素,莎莫手指上的婚戒,
...
鏡頭切回湯姆,面無表情而心緒如遭雷擊。
...
三維世界褪色成二維稿紙
...
畫稿被橡皮擦擦淨,象征重燃愛火希望的落空與幻想的徹底破滅。

主創通過色調、景别、景深、構圖等畫面造型手段和演員的走位變動來增進不同分屏畫面的對比與區别,達成叙事的功能同時又不失對影片風格的探索。

最後,一些閑話。

電影第28天聚會上莎莫演唱的曲目是電影的原聲,由莎莫演員佐伊所演唱的《Sugar Town》,一首節奏歡快,曲調清新的歌。湯姆的選曲是pixies的《Here Comes Your Man》,這個樂隊最為人熟知的一首歌是《搏擊俱樂部》片尾的那首《Where ls My Mind》(其實《Greens and Blues》也不錯)。

對于這部電影呈現出的真實情感狀态的刻畫,身為《和莎莫的500天》影片二位編劇之一的斯考特·諾伊施塔特曾言:“這部影片所講述的四分之三故事都在我身上發生過”。

然後也就有了開頭對前女友的那段緻敬。

...
“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