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影评点击:独属于90后的动荡青春被他拍出来了|是未来是历史也是当下|电影《昨日青春》Happy End 展开聊聊

独属于90后的动荡青春被他拍出来了|是未来是历史也是当下|电影《昨日青春》Happy End 展开聊聊_哔哩哔哩_bilibili引言:

很久没看新电影,

也很久没有被新导演的作品打动了。

上一次还是2019年的《热带雨》。

而这部由陈哲艺制片,

滨口龙介作为「表演指导」的影片。

就是 2024 年空音央的第一部长片电影《昨日青春》Happy End。

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去年也来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位新人导演。

只知道他是坂本龙一的儿子,

曾掌镜父亲临终前的纪录片。

空音央随母姓,在纽约和东京两地长大。

在名校 Wesleyan 大学主修哲学与电影。

在他的成长环境和意识中,

跨文化似乎是自带的属性。

这部筹备了七年的电影首作,

让我看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新人导演——空音央。

Part 1 创作的初衷:从大地震,到殖民主义|对于历史与当下的回应

导演说《昨日青春》是他写下的第一个故事,

甚至早于 2020 和 2022 年创作的两部短片。

因为就算是坂本龙一的儿子,

也不是想拍电影就可以拍的。

所以他老老实实地完成了两部短片,

第二部《一夜爆樽》Sugar Glass Bottle

更是《昨日青春》Happy End 的演练版。

在拍摄父亲坂本龙一的两部纪录片时,

空音央也遇到了合作无间的团队——摄影师 Bill Kirstein 和剪辑师 Albert Tholen。

这次的原声配乐 Lia Ouyang Rusli 也是他 Wesleyan 的校友(学长)。

空音央甚至在和大学校友的播客访谈中,

笑谈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在大学接触的 Neo-formalism(新形式主义)

他总是想用哲学或者其他理论去解构电影,

但是每次都被否定,

于是他就走向了更加反叛的道路。

就如同这部《昨日青春》中两位男主人公,

其实就是空音央对于自己学生时代的回顾。

他说整部影片的时间虽然设定在近未来,

但是其实视角是未来的自己,

回顾学生时代的友谊和故事。

很多人从空音央的这部《昨日青春》中

看到台湾新电影,尤其是杨德昌的影子。

导演也坦言自己和摄影师 Bill 都非常喜欢杨德昌,

无论是政治的《牯岭街》还是惊悚的《恐怖分子》,

亦或是在严肃中不失幽默的《一一》。

每当他们在现场不知道该把摄影机放在哪时,

他们就会想,如果是杨德昌,他会怎么拍。

于是就有了这部《昨日青春》中,

沉稳,凝重,又不失幽默的镜头语言。

这部电影令人惊艳的不仅仅是杨德昌一般冷静的镜头设计,

更是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精准捕捉和表达,

如果杨德昌的电影被誉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

那么空音央就是在为当下社会的病症开清单。

并且他所旨涉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日本而是全球性的。

插入电影片段:中文对白 学生不让进

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一群高中生在东京的夜色下试图进入夜店,

一个女孩突然开始讲蹩脚的中文,

其中一个叫汤姆的男孩不会讲英文。

这种既荒诞又现实的桥段,

一下子让你开始关注导演设计的这个世界。

当警察开始来扫脸查验身份的时候

你开始意识到这是一部近未来背景的影片。

但是每一个用来监管市民和学生的科技手段,

都会让你在现在,过去和未来中游移。

对于移民身份的区别对待,

成为了影片第一个针对当下的社会议题。

这决不是一部贩卖青春和怀旧情结的影片,

而是关于历史与现实、灾难与审查,

关于当下年轻人独有的生命体验。

空音央在很多采访中表达了

影片的题材来自1923年日本的关东大地震,

日本政府每年也都在发布未来地震的预警。

每个人的心中都悬着一个未来灾难的预告(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是在关东大地震后,

被历史忽略和掩埋的,

是当时在社会动荡下,

日本市民曾一度屠杀在日的朝鲜人,

当然其中也包括在日的中国人。

在政府和警察的默认下,

市民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

拦路盘查有口音的人。

这里的历史背景是1910年开始日本对于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

而促成这场屠杀的则是灾难之下,市民与政府无处发泄的合谋。

“殖民主义”是空音央要在当下重新探讨的问题,

不仅仅是回顾日本在历史上对其他国家的殖民,

也包括时至今日,对于在日外国人的区别对待,

导演认为这是在当下的日本和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

是历史、是当下,也是未来的问题。

而他自己在出席的所有公众场合中,

都佩戴着巴勒斯坦的库菲亚围巾。

当被问到为什么可以如此坦然的,

甚至是不计后果的穿戴库菲亚围巾时,

空音央说他正是从电影中学到了人性和尊严,

那么作为电影人更应该用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这在当下的电影圈里非常少见。(凯特布兰切特)

当然导演也一再强调,影片的核心是友谊,

一切历史和政治的议题都只是组成故事的背景和元素。

但正是通过这样的剧作和表达,

空音央也道出了一个真相,

那就是他这一代人是在政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

他在采访中说,自己在大学时期开始政治觉醒,

经历了2011年福岛核灾难之后的日本反核运动,

紧接着就是美国一系列的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

全球的女性、同性、跨性别的平权运动,

再到去年开始逐渐扩大的支持巴勒斯坦运动。

1991年生人在纽约长大的空音央,

政治表达早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表达中,

我既没有看到犹豫,也没有看到迟疑;

其中没有模糊地带,也有没符号象征;

一切观察都是那么地直接甚至是精准。

电影片段:“有规则就要遵守吗?”,“革命之后呢?”

于是我终于在一部新电影里,

尤其是新一代导演的作品里,

看到了跨文化的政治表达。

看到了对于历史,对于当下的回应,

甚至是对于未来的预言。

空音央说日本也正在面临老龄化,

出生率下降的问题。

未来是否会引入更多移民劳工,

而这些移民和后代在日本又将被如何对待。

站在这个抉择的十字路口,

他在故事中假设了某中可能性,

日本人与在日的美国、韩国、台湾的移民和后代,

他将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

电影片段:让不是日本人的同学出去

Part 2 作为新导演的能力与影片的呈现|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与剧作的平衡

回到剧情,

校长的跑车在第二天一早,

成为了两位男主人公的「行为艺术」

同时也被校长这位「权力者」

描述为「危害治安」的「恐怖行为」。

就这样以防灾为名义的校园监控系统上线了。

福柯笔下的「24小时全景监狱」

在21世纪的科技助力下,

从人与人之间的监视,

被无数的电子眼代替。

它们的功能多到令你佩服监管者的想象力。

从人脸到肢体动作的识别,

再到超过五人以上的聚集,

你会一度以为自己在看《黑镜》。

看到这里故事已然不是近未来的科幻片了,

这部影片在我们面前放置了一面镜子。

让我们不但看到身处 2025 年的自己,

更是再一次看清了自己身处的环境。

经历了 2020 年,我们都感受到了

权力和科技如何以灾难为借口泛滥。

导演没有忽略任何一个当下的问题,

而是把当下的问题全部装进故事里。

从移民问题到社会身份的歧视,

从政治大环境到权力者的嘴脸,

从阶级差异到人生道路的诀别,

从灾难的管制到当代反抗运动。

这部《昨日青春》

让我们在近未来的虚构故事里,

看到这个世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没有人能真空地活在当下,

没有人能躲避电子眼监视,

没有人能忽略无处不在的规则,

每个人都生活在监管之中,

每一代人又生活在不同的阴影之下。

影片从一群年轻人的聚首与分离,

照见了当下全球年轻人的生存议题。

我认为导演空音央在故事中很好的平衡了

故事中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他希望电影的核心还是围绕年轻人的友谊,

而音乐正是贯穿一切的连接和切入点。

空音央回忆自己在高中和大学时代,

也正是通过聊音乐、分享音乐交朋友的。

电影中他邀请了非常有名的 DJ (行松阳介),

据说这位肌肉男也是东京各大电影院里,

老电影回顾展的常客。

空音央说因为他太火了,

自己不好意思跟他搭讪。

反而是在东京的电影院总看到他,

两人就开始交换电影相关的书籍。

朋友们,你们谁在东京留学,

总去那几个我们介绍过的艺术影院的话,

可以将来留意一下。

例如:

早稻田松竹Uplink 吉祥寺Theatre Image Forum新文艺坐等等

影片中 Yuta 这个角色就是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

作为四人组中的日本人,

同时还是中产甚至是富人家庭的后代。

他是四个人中的头目,「坏主意」都是他出的。

他不会像洸 Kou 一样被区别对待,

连校长都不敢拿他怎么样。

所以他没有特别关注当下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他也没能独自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最后也做出了面对权力者的反抗和行动。

一切的外部环境,

都成为了影响 Yuta 和 Kou 友谊的关系变量。

电影剧作就这样形成了一个,

人物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

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成长轨迹。

空音央说他理解的友谊,就是不断在变化的关系。

有时候像家人,有时候像恋人。(睡在汤姆身上)

面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反抗方式,

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政治观点。

有时会拉近友谊,有时也会产生隔阂。

而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也是正是他这一代人的青春。

电影片段:演员的表演(我爱你)

这部影片除了对当下做出回应,

空音央还让我们看到了他使用非专业演员的能力。

他坦言自己找来了这方面的专家,

那就是演员工作坊达人滨口龙介!

这个我在《邪恶不存在》里面介绍过,

让滨口龙介成为今天的滨口龙介的,

不仅仅是他师从黑泽清的学习,以及几千部电影的看片量。

真正改变他的是大量的纪录片拍摄和采访,

以及与非专业演员一起进行的表演工作坊。

正是因为喜欢《欢乐时光》 Happy Hour ,

空音央特意向滨口龙介学习了演员工作坊。

带着《昨日青春》里的几位演员和模特们,

进行「无感情对白朗读」和「无对白肢体表演」等练习。

不但拉近了演员之间的关系,

还让他们之间可以自然的产生化学反应。

故事里的年轻人,

有的与这个世界疏离,

有的与这个世界冲撞。

整部影片利用地震这个元素,

让人物们一直处在一个共震的关系中,

这些都透露出空音央对于电影和剧作手法的了解。

插入:“天花板吊灯镜头”

来到影片的结尾,

画面定格停止了近半分钟,

悲怆的主旋律再次响起。

就像永远无法逃离的命运奏鸣曲,

每个人都将走向自己的 Happy End。

空音央对配乐师说,

希望影片的开头和结尾,

可以响起有历史时刻感的悲壮旋律。

而当画面静止,合成器的旋律再次响起时,

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了教授。

就像是教授在天上看着我们一样。

Part 3 从 1950-2025 横跨半个世纪|三个世代的青春物语|作为新一代的青春体验的表达

很多媒体在谈到这部影片时,

都会提及那部著名的《无因的反叛》

在 1950 年代掀起一股以青春为题材,

以关注青少年心理为主题的电影,

包括后续 1967 年的《毕业生》。

针对美国在二战后,

兴起的中产阶级家庭,

年轻人的痛苦与迷茫。

家庭的冷漠与成人世界的荒谬,

让他们抗拒成长为同样的大人。

而在同一时期的日本,

也兴起了「太阳族」电影。

以年轻人的暴力和性解放为缩影,

反应美国对于日本物质和文化侵袭。

到了 2000 年后,

岩井俊二又开启了另一种青春残酷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那就是针对网络和虚拟世界的出现,

面对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和欺凌,

青少年如何面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割裂。

而到了 2020 年后,

随着历史灾难的不断重演,

全球经济的衰退,权力与科技手段的泛滥。

各大思潮和运动在网络和现实世界的兴起。

高中生活早已不局限在校园之内,

手机屏幕可以看到全世界的抗议和游行。

而全球性的问题,

也开始通过或科技或体制的形式,

紧紧地包裹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学校亦是全球政治与社会问题的缩影,

学生开始质疑学校、家长甚至是国家,

能否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平等的生存环境。

年轻人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反应,

永远是社会问题最好的镜子。

因为他们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还没有被规训为体制内的共谋者。

空音央作为一个跨文化的 90 后导演,

这部作品筹备了七年,有野心、有能力、有表达。

反观最近几年的华语新老导演,

几乎丧失了对于当下的表达能力,

面对新技术,新问题,新媒介,

他们只是找找老素材来拼凑剪辑,

总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

可以说完全处于失语状态。

空音央如果算是新一代跨文化导演的崛起,

那么我终于看到了新世代导演对于当下的表达,

而且是非常精准且全面,

甚至用荒诞去解构重塑,

直接地反应他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

无论是声音与画面之间自由地转换,

对于细节的铺垫和恶作剧式的桥段,

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创作上的轻盈和自由。

如今当我们身处过去、现实与未来的临界点,

当历史的暴力在不断重演,

当我们不再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而是生活在同一个摄像头和系统的监控下。

权力与权力者,制度与制度化,

政治运动,游行示威,

甚至是袭击和刺杀轮番上演。

在这样的现实中成长的年轻人,

究竟会是恐惧、反抗还是麻木。

导演说他还有一个非常激进的结局,

是 Kou 加入了革命组织躲进了深山,

等待着地震灾难的来临发起暴动和革命。

不过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以友情作为结尾。

是两个人的分离,也是两人的重新出发。

这段回忆虽然戛然而止了,

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知道

Yuta 一定还会用音乐的方式去表达自我,

Kou 在进入大学后也一定会继续关注当下。

导演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反抗。

这部电影让我又看到了希望,

那是一种完全自由地,

没有畏首畏尾的表达。

一群通过音乐聚在一起的年轻人,

面对规则和权力进行质疑与反抗,

迎着一个时代的夕阳和晚钟,

毅然走向自己生命结局的悲壮。

感谢你看到这里

我是小玄儿

终于又有好看的电影了

好电影和书一样

值得被反复观看

2025年7月27日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ilibili 和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更新,北美新片测评&电影蓝光/DVD套装收藏

滨口龙介的导演进阶之路,电影《邪恶不存在》的主题

《悲情三角》双金棕榈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男人困境三部曲

聆听《晒后假日》的声音细节|导演最喜欢的香特尔·阿克曼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