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落叶纷纷飘落,暖暖的橙黄色,一片灿烂、静谧。母亲夏洛特身着与秋天调和的杏色套装再次远行,女儿伊芙又回到昔日平静的家庭生活,画面温暖,却不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

1


《秋日奏鸣曲》是1978年由英格码.伯格曼导演,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瑞典电影。起初吸引我的是片名,以为是一个讲述秋天里的故事。海报上呈现出一片橙黄树叶的背景,美丽的母亲与相貌平平的女儿不调合的面目表情。正值秋天,踩在落黄满地的树叶上,沉浸在一片金黄中,我恍惚走入电影画面,耳边仿佛响起“秋日私语”,母女俩会演奏什么样的乐曲呢。


电影大部分镜头拍于室内,像舞台剧。开始由女儿伊芙的丈夫乡村牧师叙述故事,这个角色既是剧中人又游离于角色之外,似画外音般展开故事。


作家妻子伊芙坐在窗前的书桌边写信让母亲到乡下来,窗外是橙红的树木,与室内的温暖、静谧交相辉映。伊芙在信中深情地写道:“这里已是秋天了。有过一两晚霜冻。桦树正在变黄,变红。我们正在沼泽地采撷最后一批草莓。可是还没有开始刮大风,晴朗而温暖的天气还将持续好多天。”母女俩已七年未见面,在这美丽的季节,英格丽.褒曼饰演的母亲夏洛特独自开车来到女儿家,打开车门,身着杏色套装,染成栗色头发,踩着橙黄落叶的母亲闪亮登场了。美丽、高贵的母亲是位钢琴家,与女儿久别重逢的亲热拥抱像登台表演一样,尽管母女俩言语亲密,表情下却有掩饰不住的疏离。

...


2


七年未见,母亲夏洛特一见到女儿便喋喋不休倾诉丧夫之痛,并不关心女儿的处境。夏洛特刚失去第二任丈夫。无论是舞台上还是生活中,夏洛特皆是主角,在别人眼里光鲜靓丽的她,又何尝不是到女儿这里来寻求温暖。当伊芙把重病的妹妹海伦娜接到自己家里照顾的事告诉母亲后,夏洛特的脸色瞬间变了,但当她看到海伦娜时又显露出十分高兴的样子,高位瘫痪且话也说不清楚的海伦娜看到她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伊芙则一眼看穿母亲在作戏。


母女俩各演各的戏,俨然是一对亲密的母女。有一段母亲自言自语的戏,对女儿有愧疚,有自责,又为自己辩护,犹如上法庭前的焦灼不安。


用餐时,夏洛特特意穿上鲜红的连衣裙,美丽大方、雍容华贵;伊芙穿着淡绿的裙子。秋阳映入房间,一片橙黄,与窗外的秋色不调合的调和着。


餐后,伊芙弹钢琴曲给母亲。萧邦的第二序曲,在伊芙的演绎下,多愁善感。钢琴家的母亲不再有笑容,告诉女儿,“肖邦情感丰富,但并非多愁善感。情绪绝对不应该是伤感的。这首序曲讲的是痛苦,而不是妄想,你必须静下心来,清晰,严肃的。肖邦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老女人…..你必须排除万难以胜者的姿态出现!”


乐曲到了母亲的手中,被演绎出了不露声色的痛苦,在短暂的解脱之后,痛苦依旧深深的存在,依旧要克制的忍受着。母亲把自己融入乐曲中,似乎也是她对人生的解读,自己生活的写照,却完全没有顾忌女儿的感受。女儿望着沉浸在音乐中的母亲,表情很复杂,原本是想得到母亲的赞赏,却只有指责、打击,即使七年未见。坐在钢琴前的母女俩,一个是美丽、高傲,身着红裙的母亲;一个是相貌平平、卑微,淡绿裙装的女儿。女儿望着母亲的眼神中有羡慕、妒忌、不满、怨恨,与自卑、不安、愤怒交织在一起,母亲却丝毫没感觉到,惟有自己的音乐。她俩各演奏各的,分明就是独奏曲。


下午,母亲让女儿一起散步,伊芙却躲在儿子的房间里伤心。儿子四岁时不幸溺水身亡,伊芙一直走不出去,母亲从女婿那得知,女儿过得不幸福。夏洛特隐隐感到不安,却不知怎样安慰女儿。伊芙结婚时,她不在场,外孙去世时,她也不在。


乡村牧师丈夫深深爱着妻子,却打不开妻子的心结,不能让妻子快乐。伊芙说,“一个人必须学会生活。我每天练习,我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有人爱上现在的我,我也许才敢终于正视自己,对于我,那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从未得到母爱的伊芙不知道怎样去爱。儿子的到来,让她体味到爱他人的喜悦,然而这种幸福却转瞬即逝,儿子死了,她又陷入了更大的苦痛中。母亲只沉浸在失去第二任丈夫的痛苦中。


母亲俩相互说爱,不过是打着“爱”的幌子。

...


3


晚上,伊芙为母亲准备了舒适的房间。母亲半夜被恶梦惊醒,女儿闻声赶来,母女俩开始了审判似的彻夜长谈。女儿道出多年来对母亲的不满,抱怨与愤怒。近20分钟母女的对白戏,将影片推向高潮。


伊芙抱怨母亲总是到外地演出不顾家,把她和生病的妹妹留在家里。小时候特别想跟母亲在一起,母亲总是高高在上。女儿崇拜母亲,模仿母亲,就是无法亲近母亲。母亲就是弹琴休息的间隙也不愿跟女儿在一起,宁愿独自呆着,女儿失望之极只能找父亲。有过短暂的一段时间,母亲因生病没有外出,母女俩少有的近距离接触。母亲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要求女儿,伊芙哭着说,你认为我牙齿不好看就让我戴牙套,长头发不好看我就剪短头发,给我看不懂的书我就硬逼着自己看……女儿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激动,竟是对母亲的控诉,尤其说到妹妹的病也是母亲造成的,母亲震惊了。


夏洛特开始为自己辩护。她对女儿说自己背很痛,只有躺在地板上才会好些,女儿穿着蓝色的睡衣坐在沙发上没有言语,她知道母亲又在扮演弱者的形象。母亲穿着红色的睡衣躺在地板上。秋夜里,母女俩多年来的积怨爆发了。夏洛特说自己小时候也没跟母亲亲热过,没有被爱过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女儿控诉道:“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还能想象出比这更可怕的结合吗?”母亲只能喃喃道:“你究竟是爱我,还是恨我?”


母亲说她想拥抱女儿、爱女儿,却害怕女儿向她提要求。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儿对母亲的恨缘于爱而不得,小时候是个听话、顺从的乖孩子,拼命压抑自己的喜好,只为博得母亲的爱。母亲眼里惟有自己的事业,她也需要爱却不懂得爱,只有在音乐中才能释放自己。


母女俩激烈争吵起来,瘫痪的海伦娜听到后,挣扎着从床上爬下去,嘴里发出含糊不清“妈妈”的声音。然而,妈妈未听见。一边是夏洛特与伊芙的争吵,一边是海伦娜奋力爬向母亲,母女仨在各自的世界中挣扎,爱的饥渴让她们想从对方身上获取爱。两种画面不断切换,多么冷酷、凄绝。眼中惟有事业的母亲渴望从女儿哪得到爱,却害怕女儿提要求;伊芙为得到母亲的爱不惜牺牲自己的喜好,长时间戴上顺从、乖巧的面具;重病的海伦娜只求得到母亲一点点爱,却只看到母亲戴着“爱”的面纱。


翌日清早,秋风瑟瑟,满地落黄,夏洛特穿着来时的那套杏色套装,踩着落叶离开了女儿的家。暖色的画面透着彻骨的凄凉。一天一夜的相处,母亲逃离了。坐在飞弛的火车上,车窗外是暖色调的秋景图,映衬母亲那颗失落、冰冷的心,一切又恢复最初的样子。


伊芙身着灰色外套来到墓地,神情落寞走在枯枝败叶的深秋里,蓝灰天空、灰蓝湖水、满地落叶,这是影片惟一的室外画面,也是惟一的冷色调。片中没有交代海伦娜是否去世,伊芙又写信给母亲,“也许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但仍然希望我的发现不会白费,世间毕竟还有宽容。我再也不会让你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不会放弃,即使已经太晚。”我们不知道母女俩能否和解,导演在结尾时给冰冷的画面涂上一抹亮色,让观众去思忖。

...


4


影片就在伊芙给母亲写信中结束,呼应伊始。那一瞬,窗外秋风呼啸,树叶纷纷飘落,秋天即将过去,这部电影仅仅是讲一个秋天的故事吗,为什么是奏鸣曲?再回看片首,满屏幕的橙黄落叶宛如片尾,一切似乎又回到起点,却到底不同于从前,恰如英格码.伯格曼所说:“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从父母身边逃开,而后一步步,再回到他们身边,在这一刻,我们长大了”不正是奏鸣曲的结构吗,从Ι级到Ⅴ级再回到Ι级。我们春天离开,秋天回来,再回来已是冬天,春天也不远了。


不少文学影视作品讴歌母爱的伟大、无私,真实的人生却不尽然。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与演员英格丽.褒曼皆是重事业而疏忽家庭的人,他们似乎在导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英格玛.伯格曼是可写入电影史的大导演,家庭生活却不美满。其父亲对他极其严厉,也影响到他与子女的关系。英格丽.褒曼塑造了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事业成功,两次抛夫弃子、改嫁他人,虽说出于她太过理想化的情感追求,但对子女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他们也是在演奏自己的奏鸣曲。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大凡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张爱玲的文字中看不到浓浓的亲情,更多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算计、利用……《金锁记》中七巧与女儿长安,母女之间只有仇恨,毫无温情。张爱玲的文字撕开温情面纱,直逼人性最隐秘处,凄厉、冰寒,也如英格玛.伯格曼镜头下瑞典阴冷、坚硬的天气。张爱玲写出这样的文字也缘于原生家庭,从文章中可以看到母亲黄逸梵对她的影响。黄逸梵受西方文化熏陶,思想迥异于当时的大多数女性,在张爱玲童年时就到欧洲留学。张爱玲没有得到母爱的温暖,加上父母离婚,天性敏感、悲观的她是不可能写出冰心那样歌颂母爱的文字。黄逸梵把张爱玲上大学挣的奖学金输在牌桌上,还怀疑女儿的钱来得不干净。张爱玲后来把自己赚的稿费换来两根金条给母亲,算是还母亲为她读书花的钱。倘若有审判“爱”的法庭,张爱玲是否也会像《秋日奏鸣曲》中的伊芙那样审判她的母亲。然而,母女俩那里有绝对的对与错,爱,又岂能经得住拷问、审判。

...


秋过了就是冬,树叶落了,春天还会长出来;爱消失了,春天还会复苏吗?秋色这样美,髣髴印满了人间最丰盈的色彩,是美的绝唱还是酝酿另一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