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瀛大战后,李李被????带走问话,宝总开车去至真园给她送????,等她忙完再送她回桃江路的家。到了李李家楼下,看她在车里睡着了,便下了车,在普希金像旁边一边抽烟一边望着雕像若有所思。此时宝总的内心独白响起,这是一段很有意境的独白:
我是在思南路长大的,附近的皋兰路,香山路,以前都是以作家命名。一个擅长写喜剧,一个擅长写悲剧,各有底色,我从小就是在悲喜之间进进出出。桃江路的底色是普希金,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一切都终将过去。
与此同时,字幕打出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但是很意味深长的是,宝总的独白只念到“一切都终将过去”,后面的那句不响。显然,宝总并不认为过去了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这段独白还有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前半部分来自原著,后半部分是编剧独创的。来自原著的前半部分是66年学校某场运动过后,姝华跟沪生在路上散步的对话:
“姝华说,此地真是特别,前面的皋兰路,租界名字,高乃依路,高这个人,一生懂平衡,写喜剧悲剧,数量一样,就像现在,一半人开心,一半人吃苦,再前面,香山路,旧名莫里哀路,与高乃依路紧邻,当年莫里哀与高乃依,真也是朋友,但莫里哀只写喜剧,轻佻欢畅,想想也对,一百年后,法国皇帝上断头台,人人开心欢畅,就像此地不远,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开会宣判,五花大绑,标准喜剧。”
姝华这段话,用1789年的Révolution française ,来对比文G。这出“喜剧”背后的意味,大家都晓得,不再赘述。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姝华和沪生两人漫步到思南路,目睹了蓓蒂家的房子差点被人占了,又听蓓蒂和阿婆说起了蓓蒂为了追随马头去南京的事。思南路的路名来自于法国作曲家马思南,姝华说他的音乐“悲伤当娱乐,全是绝望”。在目睹了蓓蒂和阿婆的状况后,她觉得“确实是悲伤当娱乐,一半喜剧,一半悲剧。”
看了原著这段文字,我们也更能明白宝总那句“我从小就是在悲喜之间进进出出”,说的是什么意思了。胡歌本人在谈及创作体会时也说,“在剧里我们没有很深入的介绍他的背景,但是我们通过了一些细节,一片瓦顶,一缸金鱼,一架钢琴,还有我印象最深的普希金的那一夜,把他的背景勾画了出来。当时我想的是自己的一些过往吧,在这里生活的一些经历。”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宝总沉思时的背景音乐Casta Diva(圣洁女神),这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来自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剧中的背景音乐截取得比较短,只有前奏,没有唱腔。这部歌剧的女主人公诺尔玛最著名的扮演者,就是意大利歌剧女王玛丽亚·卡拉斯。在她一生中曾经89次扮演过这个角色,远超其他女高音。
《繁花》原著中,也多次出现过卡拉斯的身影。阿宝的哥哥就给他寄过卡拉斯的海报,还跟他在通信中谈论过歌剧和意大利语,甚至还鼓励他学一学。阿宝还跟淑婉和蓓蒂听过卡拉斯的唱片,蓓蒂还说卡拉斯是公主。从后来阿宝跟电梯小小顾的对话来看,他真懂一点意大利语。这都是少年时代思南路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诺尔玛》这部歌剧,讲的是高卢某部落的女祭司,冒天下之大不韪,爱上了入侵的罗马总督,却遭遇了背叛。在责任与爱情的双重折磨下,最终以身献祭的故事。宝总在雕像下沉思的时候,音乐响起,接下来给了车里醒来的李李一个望向他的镜头,暗示了李李内心的纠结。
说完了原著里有的皋兰路和香山路,再来说说原著里没有的桃江路。这条路虽然在《繁花》原著里一字未提,但剧里却很醒目——因为李李就住在这条路上,楼底下就是立着普希金雕像的街心花园。而这尊雕像背后,是藏着故事的。
1993年的那个夜晚,宝总抽着烟望着的普希金雕像,其实是一尊非常新的雕像,1987年才立起来——就是宝总在雪芝的刺激下决心奋发图强的1987年。
但是这尊普希金雕像,也不能说是新的。之所以1987年把它立起来,是因为在它的原址上,曾经有一尊旧的普希金雕像,那尊雕像在1966年被砸毁了——就是蓓蒂投水,阿宝全家搬离思南路的1966年。
如果再往前追溯,1966年被砸毁的普希金雕像,也不是最初的雕像。最初的雕像立于1937年,1944年日军攻陷上海,将雕像摧毁,1947年抗战胜利后,又重建起来。
这就是桃江路上普希金雕像的真实历史,从1937年到1987年,它在五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被毁和三次重建。而阿宝,他在普希金雕像附近度过童年,与它同时跌落泥泞,也与它同时在逆境中重新站起来。这尊雕像不但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阿宝个人生命中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
普希金的雕像在《繁花》原著中没有出现,但是普希金出现了一次,就是姝华对蓓蒂说的——普希金讲的金鱼,是上帝。
普希金讲到的金鱼,是指他家喻户晓的童话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首诗虽然是首儿童诗,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但人的欲望就像无底洞,如果太贪心,就会遭到反噬。哪怕再多的荣华富贵,也终究会像故事里的老太婆一样,一切归零,万事成空。
李李这条线跟股市相关。《繁花》里死于非命,身陷囹圄,或者血本无归的人物,包括A先生,强总,金老板,发根,小江西等,都是败于股市,败于自己的野心和贪婪。所以我觉得,《繁花》电视剧中,让李李住在桃江路一开窗就能看到普希金雕像的地方,是有特殊的寓意的。普希金的金鱼是上帝,而原著的卷首语说:上帝不响,似一切皆由我定。这就像是一个沉默的警示,也像是对李李命运的预言。
说完了普希金,我们再回来看看宝总。那个时候,宝总身边知交半零落,老地方,老朋友一个个都消失了。他刚刚在宝瀛大战中赢了一大笔钱,车子的后备箱里放着满满五箱????,车里睡着个刚刚从????局里出来的李李。李李是个狩猎者,早早设下了陷阱,想拉宝总这只猎物入局,宝总心知肚明,服饰公司上市这一仗,他已经做好了打到底的准备。然而山雨欲来之前,在普希金的雕像下面,他只是沉默地抽着烟,安静地回想着童年熟悉的这几条路上的悲喜浮沉,还有普希金的另一句诗——
一切都终将过去。
诗中带着点参透命运的味道,仿佛尚未开始就看到了终局。此时,与其说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宝总,不如说他是更清醒地认识了这个世界,也认识了自己的阿宝。人生没有永远的悲剧,也没有永远的喜剧。所有悲欢离合终将成过眼云烟,而热闹过后,我还是我。不为物欲所困,才会是笑到最后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