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电影你看了觉得很好,网上却有那么多人骂?
为什么有的电影你都还没来得及看,就迫不及待想要跟着吐槽?
今天,我将结合电影《雄狮少年》第一二部、《大鱼海棠》、还有《无极》,这几部典型被“两极化评价”的电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是大众太容易被“负面评价’带跑偏?还是“客观评价”早已失去了市场?或者,这根本不是一场凭影片质量,“你站哪边”的游戏呢?
2021年,《雄狮少年》上映后,我在网上搜寻它的评价时,被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惊住了。
我惊讶于,当国产动画脱离掉神话或怀旧叙事,将“现实主义”题材搬上荧幕,且以国内目前顶尖制作的水准呈现时,大众聚焦的点,居然有这么大比例在激烈的负面情绪上。
虽然不乏,很多用心看完的观众,夸夸它是“国产动画的顶尖之作”、“燃到飙泪”、“被少年气触动”等等。
同样的情况,在2024年末,《雄狮少年》第二部上映的时候,卷土重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雄狮少年》第一部在日本上映后,赢得了观众与业界的一致好评。新海诚在媒体上感叹:“这部电影真厉害。影片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但其中最出色的还是如同怒涛般的结尾高潮部分!”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也由衷表示赞赏。
国内也有很多专业/知名人士,给予了好评:
央视大大,点名评价《雄狮少年》彰显了文化自信,延续了优秀国产动漫的国风基因。
其实不仅是《雄狮少年》,2016年《大鱼海棠》上映时,就遭遇两极化评价,粉丝与喷子互掐,豆瓣评分从早期的8.6分下滑至6.6分,如今又上升为7.0,这反映出,早期“夸好”,后期“批判”,经过几年的沉淀,又有一批新的人,慢慢发现,“它还不错嘛”。
除了影片2D转3D、情怀营销、涉嫌抄袭等手段上的吐槽,剧情与人设的不足,成为了大家主要的攻陷点:“狗血三角恋”、“备胎男”、“舔????”、“看完觉得这女主甚渣”、“女主玛丽苏为爱害死全族”等等,大家对主创们十二年的精心打磨不感兴趣,对湫是否为“犯了错的水神”也无意了解,对影片隐藏的深意内涵无感。
在《大鱼海棠》的片头,年迈的椿说:每个人都一样,吃饭、睡觉、喝水,在集体中,我们都是一样的面目,一样的动作,一样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终泯然众人……
这段话,几乎像“预言”般,点中了影片上映后的评论,点中了人群中占多数的「集体无意识」。
大众的“集体无意识”,就像是选择融入羊群里的羊。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来就是一只羊,为了成为其中的一个“白点”,为了不显眼,不成为“靶子”,我们想方设法地往羊群深处挤,拼命盲从。
我们想要融入群体的初衷是,想要“更安全”。
那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你应该听过/看过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里面指出选择融入群体会有的三个特征:智力差异被抹平,情绪容易受传染,易受暗示。
也就是说,当“个人”融入“集体”,ta的差异会被隐蔽与模糊,才智、个性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上风。群体也易受暗示与轻信,失去判断力。
比如在一些社会事件中,群体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体面临法律风险或者受到伤害。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九月大屠杀”,谣言四起,大家声称监狱中的反革命分子要发动叛乱。在这种情绪煽动下,巴黎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冲进监狱展开屠杀。
书中有句话很典:如果我们把群体想象成“世界上所有的人”,那么,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就比伏尔泰更有智慧,反而是伏尔泰比“世界上所有的人”更有智慧。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表现出冲动、易变、轻信等特点。成为“乌合之众”并不意味着更安全。
融入羊群后,我们是看不清周遭形势的。只有走在羊群边缘,才能看清周遭的本来模样,在可能有危险降临前,做出判断。当然,一体两面,确实也暴露在外,更易成为“靶子”。这里先不做复杂讨论了。
群体决策也不一定是理性的,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判断,让大家一起陷入困境。比如,前些年国内抵制日货,乃至到打砸抢的行为;几次跟风抢盐;疫情期间疯狂囤药……
从社会层面看,群体行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个体在其中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到有害的活动中,从而给自己带来危险。同样是上面提到的法国“九月大屠杀”,许多人在群体狂热的情绪中失去理智,参与到了这场血腥的行动中。事后,部分参与其中的个体可能会因为过度使用暴力、非法杀人等行为面临法律制裁。而且,在这种混乱的场景下,一些个体可能也会被误杀或者受伤。
一个足够理性的人,更多会根据自我需求购物,而更易受煽动的下沉市场和青少年群体,越容易掉入“舆论”或“风靡”的陷阱。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买“番茄色”的口红,只因为有人说好看;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旅行就要“冲动消费”,好像不冲动,就没有别人爽快;更不知道疯狂购物、蹦迪、畅饮之后带来的“空虚感”是怎么回事。
回到影评上,也就是说,《雄狮少年》《大鱼海棠》,刚开始的一部分人可能是真心吐槽,可能是为了获取流量,但当一部电影的负面评价达到一定量后(甚至有时不一定要达到一定量),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开始产生影响,人们的从众心理开始作祟,加上负面评价通常会带有批评者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失望,强烈的情绪会比客观的、平和的更容易感染其他受众。
大家会不自觉地加入吐槽与负评中。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轴往回拨一点,会看到2005年的《无极》,是更典型的在“舆论”里翻滚的例子。
陈凯歌的《无极》上映后,胡戈用恶搞的方式重新剪辑了《无极》的片段,将电影情节改编得荒诞滑稽,以一种幽默调侃的方式对《无极》进行解读。
*关于《无极》&陈凯歌的更多解读,可以看这期~陈凯歌,在恐惧什么?他的真实水准究竟怎样?「第五代导演」
无数观众纷纷涌入,视频被大量传播,在网络上引起轰动。很多人跟风对《无极》进行批评和调侃,使得电影《无极》的口碑在大众层面进一步崩塌,加剧了负面评价。
当胡戈用一个“血馒头”,将《无极》砸得粉碎时,个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被推至顶峰。
《无极》作为一部大制作的奇幻电影,与观众期望看到精彩的剧情和震撼的视觉效果有出入,部分观众觉得影片剧情空洞,难以理解导演的意图,期望落空后,给出负面评价。这非常好理解。
但或许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期望落空,会演化成一场大型“吐槽狂欢”。
这一事件对《无极》的声誉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让电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陈凯歌对此非常愤怒,他认为胡戈的行为是侵权行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声称要起诉胡戈。(最终没有起诉)
制作周期长(从创意产生到最终上映历时12年)、前期宣传力度大、承载观众诸多期待的《大鱼海棠》,也是如此。观众对它的期待是多元的,通俗易懂的表达往往接受度会更广,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大鱼海棠》里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晦涩的主题会令很多人在出影院后时感到困惑。
一部没有具体是非对错,没有黑白分明人物的影片,在一个人心越来越浮躁,只求快速拿到结果的时代,谁还有耐心去剖析与所处环境价值观大相径庭的剧情与人物内心呢?
可怖的是,如果长期浸泡在集体无意识里,集体会让一个人迷失自我,丧志对基本的是非对错的鉴别能力。
主创团队们走了一步很险的棋,大家的情绪带动早已不是影片质量好与否占主导了。而是「集体无意识」,大家在口诛笔伐里感到“很爽”,影片好坏、事实真相,还重要吗?不重要了。
跟风恶评的人,他们要的,是在群体里,安全地体会爽感、胜利感,感觉自己是正义的、敢于对抗的、看清“真相”的。人性中很难跨过去的一个困局是,我们太容易让自己与某个人/某件事为敌了,恨成为了一种纽带,敌意反而让生命活力有所“滋长”。
话接开头,我们为什么对《雄狮少年》里,周星驰式的执着梦想,努力奋斗的小人物不再感冒了?
两极化影评的产生,面上的,是反映出大众期望、文化价值观、审美方面的差异,以及想要产生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的心理、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心理、追求质量与价值回报的心理,有落差。
内里的,是在反映,在这个焦躁时代下,底层小人物逆袭奋斗的情绪内核,当代年轻人不再买单。
与其费力去理解别人的“逻辑”,不如信奉“网红魔力”,不如躺躺平、骂骂热搜来得爽快。
《再见爱人》是怎么火的?大家为什么对麦麦有那么大仇恨?又为什么集体“围剿叶柯”?
迅速站队是容易的,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再形成观点,是难的。
这期本来想要写写《雄狮少年2》的好,逐渐演变为“为什么那么多人在骂?”“我要跟着骂吗?还是如实写出它对我的触动?”“如果我好坏都一一列举,会不会很无聊?”“好与坏的界定,又客观吗?”“客观的,还有人看吗?”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困惑呢?欢迎在弹幕/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
在数字媒体纷飞的当下,媒体为了获取更多关注度,会更倾向于传播争议性与批判性的内容。由此形成平台与传播者/创作者的双赢,而为这些并不客观的“声音”买单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大众。
《大鱼海棠》里女主椿不惜一切奔向自由的价值观没有错,而是选择自由的逻辑,与我们从小受到的要以大局为重、要谦卑隐忍、要认可中庸之道,大相径庭。否定一个人很容易,理解一个人却很难。
星爷没有变,《雄狮少年》里的少年热血依旧热血也依然感人,是时代变了,是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我们一眼就看破了阶层效应,看到了触不可及、怎么努力都无法抵达的未来,梦还未开始,就被砸的稀碎。
那么下次,假设你很喜欢一部影片,此时你对面站了一大波diss,你成为了新进来的观众,你会怎么选?是直接宣扬你的喜欢吗?还是“静静看你们表演”,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