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回首,云遮断归途。

正逢秋日,看罢此剧的我漫步于暖阳之下,只觉得照在身上的阳光不是此刻的,是穿梭于过去的。老城区斑驳的墙皮被照亮,路过的人群熙熙攘攘,新的人不曾留意,而老的人也不总提起——那个漫长的季节。

那时的人们相信很多,只要锅炉还在热气腾腾,只要汽笛还在嗡鸣作响,未来就充满希望,哦不对,是根本不需要考虑未来。有王响这种凭借父母的工厂元老的出身,再加上精湛的技艺,在城区混的顺风顺水,可以昂起头指挥居民爱护环境不乱翻垃圾,可以向警察一样教训不争气的小辈;有彪子这种百里挑一的大学生,分配到行政,凭借学识和身份前程似锦,在工厂的荫蔽下读书,追女孩,悠闲惬意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还有投机靠小聪明混有一席之地的邢三;表面潇洒不羁却道德感极强,以神探之名著称于警局的马队……他们拥抱着集体,相信一切就像天上的太阳升起般理所当然。

可是太阳有日升日落,月亦有阴晴圆缺。总是有人,不相信的。有趣的是,王阳丝毫不像拥护工厂秩序的父亲那般,他不擅长考取世俗的功名,也不愿成为一枚大机器的螺丝钉,你可以说他高不成低不就,他却能写出自己家庭和这座城市命运的预言,他是有诗人气质的,甘愿打工赚钱养活自己的写诗之路,面对爱情,他一片赤诚愿飞蛾扑火,面对爱人,他亦会守住底线,毅然回头,他正如那首他所爱之歌的名字“blue moon”, 身处在故事的背面,让人又爱又怜,甚至会让人气愤他的赤诚害了自己。沈墨兄妹和王阳不同,他们无法如明月般皎洁,却也不被阳光照耀,只能是阳光下的阴影。庞大的机器不仅能护佑的居民,也能顷刻间让两人的父母殒命,由于原始代际维系的熟人社会固有结构,大爷凭借自己工会的身份一手遮天,玩弄沈墨于鼓掌。还有看似着墨不多却影响主角命运的厂长,他权势滔天,与商人勾结,干尽不齿之事,暴敛不义之财,这是大家不曾留意的工厂体制的另一面。顺便提一句,这应该是继风雨云后最直接描绘官商勾结的有出圈效应的地上作品了。

二.再回首,荆棘密布

当时代的车轮碾压过来,无论你身在何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卢文仲一死,工厂的伪装被撕碎,原来工厂早已沉疴难起。老司机王响表面上一如既往的骄傲,内心却阵阵嘀咕,开始低三下四求小人停止算计,狠下心来把珍藏的好酒拿去送礼,满脸陪笑地跟在马队后面企图破案立功,最终家人和事业,一样都挽留不得;彪子看清厂长的嘴脸,虽然日常伺候领导端茶倒水,但为了心爱之人,文人气仍不曾磨灭,终是无法回到原来无忧无虑的日子;见惯了穷凶极恶之事的马队却无法忍受伸向亲人的恶魔逍遥,冲动之下动了私刑,间接导致好友之子惨死,少女死因不明,他自觉愧对帽檐上的警徽,从此马队成了老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云淡风轻;还有为爱溺亡终无法与这尘世共处的少年,被复仇烈焰吞噬怀着沉重的爱和期望流亡天涯的少女,还有儿子患绝症丈夫残疾,只得在维多利亚的嘈杂中轻生哼唱小星星的母亲。长期生活在集体庇护下的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所适从,或无助,或悲哀,或愤怒,但是那是吹过凛冽寒风的东北人啊,年年经历四季循环的东北人啊,他们有着野草般的坚韧,定能咬着牙活下去,他们暗暗忍受,却很少倾诉,直到这次,东北的往事,罕见地被诉说。下岗潮后,工厂成了东北人的情结,也成了心结。

三. 再回首,恍然如梦
实不相瞒,多年后的戏份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最喜欢的。彪子从意气风发的帅气书生变成的大肚便便充满市井气的出租车司机,闻到鸽子屎的味道不对后赶紧给宝贝鸽子多加点饲料,王响从神彩奕奕的火车头司机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勾着背的瘦弱老头,老马却还似曾经,潇洒地跳着拉丁,最打动我的就是邢三了,那个凭借奸诈狡猾在厂长身边混的风生水起的保安队长邢三却是孤苦伶丁,那件曾经拉风的黑风衣如今成了守护尊严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他卖套牌被发现打倒在地,尿袋露出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心头一紧,不忍再看。他违法卖套牌不过是为了挣些救命钱,给自己备好棺材罢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故人相见,看桌上的菜热气升腾,或一笑泯恩仇,或插科打诨,捧腹大笑,你会认为他们忘记了过去,笑看风云。但是当你看到吃烤肉前马队和王响突然爆发的激烈争吵,ktv中几人的借酒消愁愁更愁,你便恍然大悟,伤疤早已深深烙下,只是不曾揭开示人而已,那独属于东北人的乐观旷达背后,便是心酸过往。作为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身边当然会有受到下岗潮波及的人,我的二叔,他当了工人的第一年便遭遇下岗,开过货车,做过买卖,都不大顺心,却也挣扎着过日子,娶妻生子,家里事也是马马虎虎,最近几年干起了出租,却是错过了出租车的黄金期,被现在被滴滴答答的打车软件顶的不行,还累病了得了心肌梗死,辛亏抢救及时救回一命,不敢再开夜班车加重病情只能自己开白班,妻子开夜班车,辛苦二字形容都算是轻了的。但是不管多苦多累,他放不下他的爱好——养鸽子。小时候我家外面就是他的鸽子笼,还给我鸽子蛋吃,他能听出鸟叫有几个声调,他没读过初中却能侃侃而谈鸽子的生物学习性和遗传,他生活中屡屡受挫却在赛鸽届小有名气,屡次拔得头筹。他也很傻很自私,爷爷死后和我爸证财产争得面红耳赤,让我父亲伤透了心。听起来很熟悉是吧,就是剧里几个人物的综合,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导演编剧太懂东北了,剧里的细节体现了这里生活的点滴,特别真实,如此的细节还有王响和老婆吵架时拿着油条生气:“这咋吃,干剌啊!”,如此种种,不一一赘述。随着由套牌车引起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人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心结,也随着案件的水落石出,每个人也有了自己的归宿,和解之后向前看。虽然我个人最喜欢马队,最后那一声:”朱局,这案子是不是终于破了”真是让人潸然泪下,但是最让人意难平的却是彪子了。离婚的那一晚,他伤感地说:“过去就像梦一样。”是啊,往事如梦,多少愁苦伤悲,化作轻叹一声,一个有胆识有理想,又天真又幼稚的人,就悄然陨了。

四.再回首,背影已远走

由于太喜欢这部剧的东北生活气和人物刻画了,我便爱不释手一集接着一集看,甚至不惜熬了通宵生了病。当最后《再回首》的歌声响起,我也仿佛跟着剧里的人物历经十余年的风雨,也仿佛窥见二叔的前半生,可谓百感交集。如此动人的剧最终大获成功,这离不开创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最亮点的就是秦昊和范伟的演技,丝丝入扣,把不同时间段的人物心理拿捏的十分精准,再加上东北人身份的加成,人物实在是鲜活极了。其他的演员,陈明昊的该死的魅力,还有美素这个溺爱儿子关照家庭的母亲,心高气傲,不甘平凡却被命运捉弄的丽茹,让人又恨又怜的邢三,甚至那个又江湖又左右逢缘的ktv经理,人狠话不多的傅卫军,还有那个坚韧内心又夹杂幽暗和光芒的沈墨,李庚希那个扮相一出来就是,太贴脸了就像牯岭街里的女主,虽然演技还是有待提高。王阳和沈墨的扮演者都差不多性质,姜还是老的辣。每一集情感爆发的瞬间都成了名场面,剧本太扎实,每个角色的性格分明,事件的编排丝丝入扣的同时不忘描摹群像,导演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剪辑衔接恨自如,红毛衣的切换,照片的伏笔,最后用蓝色多瑙河来做收束,让人惊叹创作者的巧思。还有一大优点就是配乐,摇滚人出道的导演果然对音乐的运用信手拈来,用摇滚诉说钢铁之城的往事,神秘的迷幻摇滚将扑朔迷离的悬案展开,最后那场雪用的摇滚则是温柔动人,片尾曲选的也很好,契合又高级,让我认识了很多独立摇滚乐队。这部剧俨然成了国产现代戏的皇冠,他不避讳该说的,也不为了喊口号而忘记人物,听闻作者是饱含对已故父亲的怀念创作了这部剧,真诚与才华的双重加持下,造就了经典。

五.再回首,我心依旧

2025年了,距离剧里结束的时间又过了快十年。这里的往事已无人问津,就连这片土地也逐渐落寞,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工业基地也只是停留在字面了。自古诗人不幸,诗家幸,最近东北在银幕和小说中倒是小火一把,也不对,还有近几年的”尔滨旅游热“呢,但我觉得尔滨旅游热不是真正的东北,旅游宣传大片还停留在”红衣花袄,红肠冰棍,冰灯雪雕”这些既刻板又肤浅的元素上面,就像剧里展示的,这里不仅有白雪皑皑,还有秋高气爽,这里的秋天反而是漫长的,让本地人喜爱的。这里的四季各有风采,就像东北人不全是傻呵呵的搞笑人,有心思深沉的王响,有阴险狡猾的邢三,也有理想主义的王阳。你看,窗外暖阳洒下金光,城市里的恋人漫步,田野里的麦田金黄,微风拂过少女的秀发,也拂过麦穗压弯的腰,纵使秋夜寒凉,多少年轻人不得不离开这片土地,他们沉沉的梦里还有那片翩翩的麦浪。

再回首,泪眼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