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部院线转网络的电影上线,是原名《刺局》的《青面修罗》,改编自圆太极的同名长篇小说。
这个电影项目也是很多年前就在操作,但因为乐视影业的状况频出,以及制片人张昭的离世,几乎“一代失踪”……
就在人们觉得这片已不可能江湖再见时,它却换了套“面具”重出了,一开始讲全片长60分钟,真正上线又变成了近两个小时。
而原先公布的阵容中许晴也被换了角,可以说跟乐视一样充满了“骚操作”。 目前《青面修罗》在豆瓣评分也是一言难尽,惨跌至4.3分。
当然说到此片,以及接下来应该还会上线的同名网剧,就不能不提导演李仁港。
与其称他是作者导演,不如说是“邵氏电影”的精神传承者。
《刺局》即使只看小说的内容,就很“李仁港”:离恨谷,各种杀手组织,诸般奇兵利器……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他之前的代表作《锦衣卫》《三国之见龙卸甲》《鸿门宴传奇》《94独臂刀之情》等片。
再加上冯绍峰,徐少强等人的演出,更让这样的联想,找到了“根基”。
但事实上,李仁港这个导演比较特别,甚至跟一般的香港都有所不同。
通常一位导演,总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比如喜欢用相熟的演员,甚至整个班底,倾向于某类题材(这当然有时候也是制片人的选择,导演在某个题材上成功了,就不得不反复拍),以至于发展出自己或明显,或隐晦的某种电影风格。
当然这是导演这份工的共性,而在其中,还会有“一小撮”导演的自我风格特别强烈,甚至强烈到独一无二,只需要看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而这样的导演一般被尊称为“作者导演”,以便跟通常那种行活,特别是大片场的流水线式导演相区别。
那么问题就来了,李仁港导演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作者导演呢?
就如刚才所言,就算是一般的导演也会有些怪癖,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一些东西,还难以解释,再加上有些可能是后来的影评人“强行”加以总结出来的。
而李仁港相比一般导演而言,这样的“怪癖”就更多了,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飞碟帽,服饰头巾,巫祝面具的设计,“奇技淫巧”的兵器与机关设计,以及在很多场景里都喜欢立上几块石碑,刻上或隶书或魏碑的字样,等等等等。
这当然跟他是美术指导,又在国外修过视觉艺术,早年还拜师学过国画有关。
但问题是,也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把自己这方面的“风格”无限放大,强塞到不管什么背景题材的电影中去……
虽然这么说,也不意味着拍武侠,就必须跟胡金铨导演那样工于考据,并把很多作品的时代都放在明朝。
这跟自身趣味及修养有关,不可强求。
不过另外,打一个可能并不合适的比方,就好比库布里克导演在《2001太空漫游》里用上了一块黑方碑,效果不错,格外自珍。
于是他接下来在自己不管什么题材,风格的电影里,都安上一块黑方碑,从而使之变成比《闪灵》里的237号房间,或者数字42,更会被影迷反复解读的关键符号!
但这真的好吗?
李仁港导演1984年进入亚视,导演过刘松仁主演的《九月鹰飞》,跟徐克最早的剧集《金刀情侠》可算是改编自古龙的同一部小说。
然后他在93年时为TVB拍了《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主演是姜大卫,个人风格与其说是乍现,还不如说这部20集的电视剧,已经把他日后在电影中的“作者标签”几乎都甩了出来,并从此一直稳定保持着……
据说李仁港导演很喜欢看邵氏的老片,平生也很得意于张彻对他的一番评价,也就是把他说成是香港武侠电影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我理解中的作者导演,除了有固定的“标签”之外,还会在一个或大或小的领域里不断深挖,或者确实是把这些“标签”安插到不同的题材背景中,却是为了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
从这一点而言,李仁港可能更像是张彻的“嫡传弟子”,而跟徐克之间有莫大的分别。
就好比赤裸上身,盘肠大战等属于张彻的个人标签,但他也跟李仁港一般,不管什么片子里都搁上一点,在自己的导演生涯中,始终如一,不断重复。
而徐克则有所不同,虽然他个人导演,包括监制的标签也很明显,但始终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求新求变,使他所拍的新版故事,与旧版之间有着几乎是云泥之别。
虽然我个人觉得他在剧本结构,特别是核心创意方面,还有很大的“历史”局限,但比起张彻和李仁港导演来,显然离真正意义上的作者导演,要近了许多。
所以,与其称李仁港是一位偏执的作者导演,还不如说他是个“邵氏电影”的精神传承者。
邵氏这种传统的大片场,是包罗万象,包办一切的,导演演员,以及服化道等,都是旗下的职员,一般都是拿固定工资的。
于是这种近乎流水线作业,就是哪部电影一火,就在短时间里大批量的生产。
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演员,场景,服装,兵器什么的,稍加改动,就成了另一部电影,反正一般观众也不会太在意这些……
而邵氏之后的TVB,大致也延续了这一体制与流程,只是播放的媒介不同罢了,于是产生了很多TVB的套路,还有“标签”,比如网上流行的台词TVB体,鸡公碗,五毫港币特效,还包括TVB武侠剧的动作设计。
老实说,上文提过李仁港所导的《九阴真经》,跟一般TVB金庸武侠剧是有很大不同的,但问题是,它不是主流。
在这剧之前和之后,比如83和94版的《射雕》还是传统的拍法,而且即使是如今的眼光来看,那种传统的拍法,可能依然是最适合金庸小说的。
这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以及改编成影视剧的老大难问题,不是一部《九阴真经》可以轻易改变的。
而之所以说李仁港导演更是“邵氏电影”的精神传承者,在于他虽然在TVB时属于一个革新者,但接下来在电影处男作《94独臂刀之情》香港票房只有76万港币后,没多久就执拗的变成了一个守旧者。
因为他当然从来没有在邵氏片场工作过,不需要在演员,服化道,兵器,场景等方面,不得不反复加以利用,可李仁港导演就是这么干了。
总是尽可能跟邵氏老演员合作,这与其说是一种尊重与传承,还不如说是某种守旧和偏执;
而在兵器与机关的设计上也是如此,看上去非常花哨与精巧,但这些根本不参与叙事,只是摆出来“展览”一下,然后就没它们什么事了。
这一点从《锦衣卫》《鸿门宴传奇》,到现在这部《青面修罗》皆是如此;
还有服化道,和场景就更不用说了,《青面修罗》里派别众多,于是介绍一批新角色登场,就要多“分配”一处宅第,或者特殊的场景,于是在实地或者后期特效上,依然不计成本的“大兴土木”。
但真正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极少,因为看上去都差不多,像是从同一张古老的建筑蓝图,或者是邵氏片场里已有的场景中,稍加修改后完成的。
其实像李仁港这样,对于老邵氏电影有着复杂,甚至是扭曲情感的香港导演,也不是孤例,其中颇具代表性。
我个人认为是尔冬升导演,他是邵氏武侠小生出身,早年被关在片场中,稍微换身打扮,就出现在下一部武侠片中,而这段不断重复的经历,在他的内心几乎都成了一份阴影。
于是他后来跟姜大卫一起拍《猫头鹰》,极尽调侃讽刺之能事,而在自己当导演后,又只拍当代社会题材……
但这种刻意回避的做法,到最后那份心理阴影,还是会再找上门来的。
于是到了2016年,他在徐克的协助下重拍《三少爷的剑》,尽管跟他早年主演,楚原导演的旧版相比,特效上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的。
但可惜的是,整体风格或内涵上,新旧两版不管是电脑特效,还是室内搭景,呈现出来的感觉和意境,却是半斤八两,换汤不换药的。
而尔导跟李仁港导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前者只当了一回迟到的“邵氏电影”精神传承者,便知难而退了。
而李导直到今天,依然还在这条复古小道上,执着的行走,或是偏狭的踏步着。
文:李翼
公众号:抛开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