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Charlotte Wells的长片首作《晒后假日》在戛纳电影节问世。

此片一出就备受瞩目,其中,“处女作”、“私影”、“夏日”、“亲情”,都被作为这部电影标签,被反复提及和称赞。截止目前(2022.11.10),本片的豆瓣评分高达8.0,IMDb评分7.7,烂番茄指数97%。这是一个对于新电影来说极高的评价。「作为对比(仅作数值参考使用),在这里奉上今年戛纳金棕榈得主——《悲情三角》的数据:豆瓣评分7.8,IMDb评分7.9,烂番茄指数69%。」

但我看来真他妈烂到家了。

接下我会从“夏日假期”和“私影”这两个风最大的tag说说,这电影烂在哪里。且,“夏日假期”上的问题其实没那么重要,更大的问题,出在“私影”。

1.夏日假期

欧洲人的夏日假期电影数不胜数。从出圈甚远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到今年柏林金熊的《阿尔卡拉斯》,还有我之前写过的《月八日记》到同样轻盈的《八月处子》,近几年里,这一种题材已经大面积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甚至,这样的内容风格已经成了欧洲电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类型。所以当《晒后假日》出现,我觉得惊喜,但我并没有觉得新鲜。惊喜是源于我本人对这一类型的喜爱,我终会去看看,但没有那么迫切。直到这一个月以来,这部电影的口碑不但攀升,“假期”、“夏日”被不断提及,我才说,ok fine,好吧,那我就抓紧了去看看,赶一下潮流。

结果大失望。

既然一部电影要以夏日假期作为故事背景,就不能缺少两个基础:当地的气氛,和人的气氛。就以我的夏日启蒙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为例,我看了两遍。初看时多在注意情节,那种夏日氛围感只是一种背景板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电影在我脑中的印象开始慢慢淡去,再回忆起,只能想起那种能嗅到太阳味道的夏。

于是,我看了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很明确,我要寻找这种激发了我嗅觉的东西源自哪里。在影片中,我开始感受透着光的树叶,感受泛着波光的水面,感受射入室内的光线。还有,发丝、喘息、光脚走在地面,每一个细节,都在尽全力再现夏天。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哇塞,这是得要有多细心,才能做到这么无微不至。后面渐渐多看些这类电影才发现,这好像就是欧洲人的天赋吧。所拍摄的这些,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假日图景,而他们做的,不过是把这些再现。且,这种营造氛围的能力氛围似乎是欧洲人独有。他们游玩的心态,是在生活。

这就是我认为这部《晒后假日》很烂的一个点:只把游玩当作游玩的游玩,不是好游玩。

游泳、晒太阳只在度假区的泳池,日常活动是和一群讲英语的游客打台球玩电玩,去的景点都是那种标榜“游客必去”、实则游客才去的打卡点,还假装很陶醉去逛当地特色地毯店,拜托,不看不知道,看了才发现,全世界跟团游都一样傻逼。不如直接把“土耳其度假”改成“土耳其度假村度假”得了,真不明白吹上天的“假日感”是哪里看出来的。

再大胆开麦一下,不知道是这部电影不行,还是英国人不行。反正就是不行。

2.私影

这一part更有意思。讲白了就是:dv录像、模糊记忆再现等等被“大赞”为“私影”的东西,这电影也只玩到了表象而已。且,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早都被玩烂了。

其实也没说玩烂的不能再玩,而是这里面所运用的细腻度和方式,真的远远不及那些真正的“私影”作品。举个例子吧,每次dv机的录像的出现都是没来由的,开始和结束都很无厘头。且前后衔接的,又是那种镜头很流畅、画面很精致,甚至都能想象到是多么电影工业的一套机子在拍摄这个画面。

割裂感由此产生——vlog不像vlog,电影又不像电影,观感就像是专业电影出来的素材在以vlog的方式剪辑,要秩序没秩序,要生活感也没生活感。说是“私影”电影,都有点愧对这个词。

我认为还算完整的私影,就是必须要一些“不完整”存在。毕竟多是以现实为蓝本而作的,现实的视角有限,拍摄的方式和画面都是有限,用这些有限的东西补齐,诉说完整的记忆,才是私影最大的魅力。

强调一下,这里的有限是“记录”上的有限,并非“记忆”上的有限。人力物力的原因,记录者无法在“记录”上达到完整,但我们可以从这中间窥见完整的个人“记忆”。

而这部电影,本末倒置了。他用着非常非常无敌完整甚至花大价钱去完整的画面,去展现片段式的、非常不完整的记忆。自我心境留白给谁看?让观者自己猜?这他妈可是私影啊,别在自我心境这玩留白。

我觉得真的厉害的私影,除了前一阵子因获奖大火的《当我望向你的时候》,其他好像都是些偏小众且私人化的影片。如果真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黄树立《当我望向你的时候》,不长,就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足以感受什么叫私影了。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的根基就是“夏日假期”和“私影”。根基都铸的东倒西歪,那些再炫酷的影像,潜意识里,都会当作没什么实质性意义的炫技处理。

于是这整部电影看下来,我真不知道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