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网播是一个明智之举,首先这会降低观影门槛([馋嘴]),让更多观众有机会去观赏这部作品,如果继续奔着影院去,就现在的风评而言,无异于投河自尽;再者,网播必定会吸引来一大波前来审判的观众,这对于“火锅”来说不是坏事,因为它已经没办法再坏了,当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审判,或许他们会发现其实“火锅”也没外界说的那么坏。
要肯定的是,导演丁晟一贯的对于文戏的坚持以及对台词的凝练,虽然影片中台词量很重、废话也不少,但那些废话也都是经过打磨的废话;另外,丁晟敢于对自己“硬冷”风格发起挑战,创作一部底色偏暖的“软”喜剧,不容易。
当然,要细挖“火锅”肯定还有其它亮点,比如内外皆戏台的设置、封闭空间不断被闯入打破又重建的“痊愈式”设置,再如演员高于影片质量的表演,但,那些致命伤不能被忽视。
长,真的太长。正如谢飞老师所言,这部电影在三分之二处就该结束,看到后半程,几乎是硬着头皮、撑起眼睛在看,编导想要给每个人一个“圆满”、给每段关系一个“说法”,让影片看起来颇显牵强和刻意,剪不下去本身就是能力不足的一个体现,观众都看在眼里,犟嘴没用。
匀、真的太匀。整部作品出现的五位主要角色,每个人的戏份比重差不多,但并没有让影片显得“主角群立”,而是沦为群演,如果你把杨幂这样咖位的演员请来,却只给到如此分量的戏,试问意义何在?
俗,真的太俗。主要的情景设置在一个戏院内、主要的故事围绕一个“贪官”展开、主要的情节是厘清每个人与他的关系、主要的表意是一线生死的抉择,这样的故事,不论是作为剧本杀还是剧情片,都显得过于俗气,就故事体量而言根本撑不起类型的框架,不要怪观众爱玩手机,要怪就怪你没有类型应有的实力尊严。
今日“火锅”上线,我的建议就是可以一看、看了不亏,至于好坏,还是要各位用自己的眼睛去审判。
看“火锅”,别“甩锅”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