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就是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却不失行云流水。”看完电影后,我座位前两排的一个男士这么对他儿子说了一句,声音较大,影厅很多人都因声回头。旁边一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赞同,互道了一句真的很好看……,新年快乐……。然后两人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这时我突然想,新年第一天能看见两个陌生人因为一部电影产生了短暂的交集,未免不是件幸事。

好吧,这个开场有点矫情,那就直入主题

这是一部在内容与影像上有绝对统一的电影,这一点做足了,电影并不会差

内容就是“狙击手”,而视听画面上也很好的做到了“狙击手”的质感,概括起来就是【冷酷,利落,凶狠,克制以及克制之后爆发出的别样的悲情】

这种视听感能与影像内容产生一种绝妙的统一感,而这种统一也能从影像内和影像外与观众产生一种奇妙的互文,让观众也能进入“狙击手”的心态与处境。

同时,以小见大的文本切入,同样能被到抗美援朝的英雄气概以及战场上的热血感染。

这样的方式,是整部电影的最好处理。

那就抛开历史背景等等,想从电影视听以及技术层面上谈谈我的看法,说说那些惊艳到我的地方

绝对是惊艳!

所以本文想从三点来表达一下:

1. 视听剪辑达成节奏的紧张与代入感

2. 画面摄影与主题的照应形成白色审美与视觉冲击

3. 一种别样的专注于情感与人物塑造的文本

这三点,才真的让这部短小精悍,简洁有力的好电影从一众战争片中发挥引人瞩目的质量。

...

1. 视听剪辑(这部电影的画面剪辑与声音剪辑)

网上其实有很多关于这部电影“含谋量”与“含末量”的问题,我个人所认为的是二者都有,张艺谋的特点可以放置于下一部分,而说到剪辑,那就不得不提一提张末!

张末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归来》、《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中做着剪辑的工作,而张末的剪辑(尤指画面剪辑),则是重在叙事的流畅性和多视点的转换上,虽然不敢确定都是张末所为,但是我认为用她参与剪辑的《归来》举例子最好,也最相近:

在《归来》的开头,陆焉识回去见母女的时候,就采用了陆焉识,冯老师还有女儿三个人的三个视角进行交叉蒙太奇的剪辑,大量的来回来突出一种紧张感;而在后面火车站相遇的一段剪辑,也是采用这三人的视点进行交叉剪辑并汇总,达到情感的迸发与急迫。在导演进行分镜的制作中,往往不会做到个个镜头巨细,此时就是剪辑发挥作用,通过不同人物视点的来回转换来上升情感。

这一次,我们绝对可以发现,这种多视点的镜头剪辑要比《归来》丰富的多。在前面遭遇战的过程中,有一种剪辑顺序进行来回切换:

就是五班的客观镜头→美军的客观镜头→主观镜头→美军枪支的客观镜头→五班枪支的客观镜头→主观镜头……循环反复,从而达成一种冷静的如临战场的上帝视角去审视这场战争,而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就是一种有章法的剪辑顺序达成全面的战争感受

...

而这种画面剪辑还有两点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

第一,就是利落,当然这个不仅仅与剪辑有关,也与摄影有关,在遭遇战的时候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近景去拍摄人物,但是剪辑让所有的镜头时间很短,可是同时又精准的把握住了人物动作的完整性,就算是偶尔主观视角的跟,摇镜头也是有着比较精准的起落幅,最起码也可以让观众看的清楚!

而这种利落,也与狙击手的快狠准有着统一性,也正是这样精准的剪辑让画面的节奏能刻入观众的心里

第二,则就是大量第一人称视角(POV镜头)的切入,这部电影里有着大量的主观镜头(主要是以瞄准镜为主),这部电影的主观镜头其实有着一个别样的优势:就是暗示观众下一个镜头很有可能是潜在的危险

因为往往瞄准镜的下一个镜头就是通过瞄准镜射出子弹,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见这部电影中导演的小花招,比如在朝鲜孩子去抬亮亮的时候,美军多次将枪指向孩子,然后切入主观镜头,让观众以为下一个镜头就要发射子弹(但是下一个镜头转换为孩子平安无事的镜头内容)从而达到影响观众心态的目的

而且主观镜头在战场的快速插入也是可以让观众多一些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

当然,画面剪辑是影响节奏的一个要素,但是本片其实更突出的是听觉,也就是音效上的剪辑,鉴于发现相关说明较少,所以想强调一下《狙击手》这个因素

先强调一下,这部电影的音效指导是杨江,一个非常著名的音效指导,同时也是奥斯卡音效相关奖项的评委。

这部电影的音效是要营造出高度紧张的情绪,并且从狙击手的特性出发:要保持安静中的一声突响,打破宁静。而这种高度紧张感从听觉来讲,就要从效果和配乐两地方来说

音效剪辑的重点是在声音的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是如何表现这种寂静的,就是在有着环境音的同时,模拟着各种声音,是通过望远镜,扶墙,上膛,雪地中走路与奔跑声音的不同,不同材质衣服的摩擦声,甚至动动手指就能产生细微的声音。通过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声音去表现这种寂静。

同时,在声音安排上,一切的音效并没有被煽情时候的配乐所消磨,反而依旧可以听的清楚,这种细微的声音所能带来的质感不仅仅是体现一种专门的场景,而且更能让我们代入当时所在的环境中(比如雪地上的阵阵风声)

而且我们也可以仔细听出,美军的狙击枪与我军的狙击枪声音是有区别的,这就是高手的混音!

而配乐的剪辑上,我不得不说一下,有不错的亮点,也有一些个人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亮点在于,电影在前期的遭遇战上用了大量的鼓,而这个鼓也是只能吊起观众心中的警觉性与兴奋性,在电影开始不到十分钟的枪战中,一系列快节奏的鼓直接让观众的心吊起来,开始保持一种兴奋感,而到中间,比如胖墩儿背着铁板去救亮亮,以及五班三个战士唱歌让亮亮不要睡着的片段上,电影都用了慢节奏但是每一击都很沉重的鼓,表现着一种英勇就义与五班战士的英雄气节。

...

甚至在唱歌那一段上,每一个鼓声都敲在歌曲的重音上,沉重有力,直接震碎心灵!

但是在配乐与旁白上,提出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就是我们可以发现整部电影的故事结构是每次有战士牺牲后来一波煽情的小高潮,此时总有音乐插入,但是每次的音乐都是稍显刻意的去拔高情绪,反而有些消减观众对于之前战争的紧张感,也对下一场战争带来的刺激有些许衔接不上。

还有旁白的插入,并非突兀,一种讲述者的视角当然好,同时也更像是一种听故事的代入感,加强情绪的共情。可是有几次在遭遇战中间的旁白可能会和那些刻意拔高情绪的配乐形成同样的效果,就是消减情绪,跳脱出战场,令观众稍显出戏。

但是,总体来看,整部电影短小却又有力的毫无尿点的节奏感,绝对离不开这些画面剪辑以及声效剪辑带来的身临其境。这些剪辑的功劳就像狙击手一样,在暗处为我们增加了整体的观看体验

2. 画面摄影(白色视觉审美与冲击)

如果说整部电影要找出只能体现“张艺谋”的质感的部分,那么绝对就是摄影!

重点就在于整部电影色彩与电影的融合!

其实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出,整部电影的摄影基本上都是赵小丁(摄影指导)对于行活的运用,在不同的影片节奏下有着自己的一套景别规律,比如在遭遇战中就以近景与特写为主,插入少量的中景与全景来小小的缓一下一套紧张场面的节奏。而在每一场戏结束后,则用中景全景为主,插入少量大远景,来表达一种牺牲的英勇与情绪的喷发,同时舒缓节奏,让观众准备进入下一场战斗的心理预期。在运镜上的减少也是为了保证电影冷酷快速的特点。

一切都是行活,没错,但是恰恰最厉害的就是体现在这个行活中。

整部电影以真实史料开场,所以全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大远景,白色占据画面只要部分,中下部分以灰黑色的小树丛与石头点缀,而上层则是有着渐变分明的树丛。

倘若还记得这个画面的话,不难发现,这宛若一个大型的水墨画。

注意到这点之后,再看看电影的其他远景镜头,都不难发现,导演与摄影在色彩与构图上形成了一种色彩点缀的平衡与反差,就连灰黑色也有着疏密之分,带着渐变。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场惨烈的水墨画。(同时也可以注意一下 本片对于红色这个色彩表现并不多)

...
实在找不到开场第一个镜头,就这么代替一下吧

在电影实拍的时候,常年的积雪让整个雪地充满了一大片白色,且白色饱和度极高。再加上史实,便于狙击手隐藏,大多穿着着灰黑色的衣服进行作战。于是整部电影就有了白+灰+黑的配色方案。

而这个配色方案相当和谐,宛若阴阳交融(可以类比中国传统黑白水墨画进行思考)

所以,我相信张艺谋有在摄影上从黑白色彩的角度进行远景的拍摄,达成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在这部《狙击手》中,色调并未有很特殊的表现,打光也偏向于自然。但是有些许地方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光线所制造的艺术痕迹。

就是在老二抬起亮亮,却被打中时,镜头给予面部特写,脸上迎着阳光,这应该是进行刻意打光的(因为之前片段中阳光并没有如此强烈),从而营造出一种英勇就义的效果

而最后刘文武走向美军堡垒的画面,也是将他与太阳放置于一个画面下,塑造出伟岸的形象。可以看出,阳光作为一种意象,在这部电影里,就是军人们伟大的身躯与强大的意志。

...

还值得注意一点的是,开场介绍所有人的时候,大家都是面对镜头的,就好像是向观众介绍自己,这也是一种缅怀先烈的方式吧!

...

所以,在摄影中融入画面的审美,从而达到一种美学的冲击,这也是这个电影悄无声息想传递的。同时,意外发现,《归来》、《影》以及《悬崖之上》,再加上这一部,张艺谋是真的越来越喜欢白色美学了。

3. 叙事文本(偏向于情感塑造的简洁叙事)

叙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在这部《狙击手》中,真的不算多,也不算复杂,在战争片中是一种极简的文本。优点是叙事集中,节奏紧凑。而缺点就是叙事体量不够,很难充沛的表达出情感与主题。

所以在这种商业剧本下,就选择了刻画人物来体现情感,即便有增加的些许小支线,那也是为了人物或者主题去服务的。

在张艺谋的所有电影中,叙事已经慢慢变简单,《一秒钟》与《悬崖之上》已经开始用寥寥数人的关系与故事来凸现时代或者表达谍战的紧张感。而在张艺谋最简单的叙事电影《归来》中,几乎也都是成了以演员表演和人物塑造为主的电影,以此强化情感。

而这部《狙击手》绝对和《归来》的叙事体量不相上下,甚至更小。于是,塑造人物成了最主要的任务。人物塑造主要是三个人,班长刘文武,小战士大永以及美军约翰

...

而这部电影人物塑造的很成功,方式则是台词与小支线的引入。

台词则不用多说,方言与一些粗话所带来的接地气感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从五班班上所有人的方言以及他们所唱的歌谣就已经可以在观众心中树立起一个大概的背景,再加上每个人牺牲时候的状态,则可以树立一个大概的形象。

而这些所有配角的形象也都从侧面塑造了刘文武,这里的文本给予了刘文武一个小习惯来辅助塑造,就是口头禅与常用句

无论是粗话,还是那句“都给我憋着”。其实已经可以很好的塑造这个人的形象了,再加上我们对狙击手的惯用印象,那就是隐忍,克制,沉稳,讲义气,快狠准且极具经验。

那句“都给我憋着”,就好像暗示了狙击手要屏住呼吸的战斗,于是刘文武在站起来前往美军碉堡之前都没有流泪。

而在最后的流泪,恰恰就是体现了刘文武从一个战斗者变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此时此刻他再也憋不住了,开始流下了眼泪,而此处,正是完整了刘文武整个人的形象。

...

同样塑造的不错的,还有美军约翰,约翰塑造成了一个凶狠,但同时又有些敬重对手且带有一些人文主义的人。此处的美军并非像很多电影的敌人一样是脸谱化的,体现的方式除了那句“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外,就是小孩这条线的引入

在看电影的时候,思考过他不向小孩子射出子弹的原因到底是利益还是善良,但是代入创作者的角度想一下,除了利益关系以外,应该也与一定的人文性有关,并非一个完全的恶人。

而相比较的话,其实大永的人物形象并没那么突出,反而在最后突然战斗力增加的表现有些突兀,不过,也不妨碍他在电影中忠义,聪明,技术高超,感性的一个热血少年的形象。

所以,电影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在电影叙事文本不足的情况下,人物形象的丰满性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叙事的体量,同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牺牲,又在最后一个个的报上名字,显得如此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整部电影除了很好的塑造几个丰满的人物之外,也能在剧作上突出反战的主题,这一点是剧本的升华。

在对战双方中(不能算上之后加入的美国军队,因为他们不是剧本的主要矛盾),双方打仗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打,这一点在两方都有体现。以约翰为首的美国狙击手是为了活捉刘文武。五班的目的而是救回亮亮。双方在遭遇战的时候都有过队友牺牲的难过与懊悔。这些特写在丰富他们的同时,也在表现反战的主题。

而朝鲜小孩的出现也是这个反战主题的具象化人物,电影将这个孩子塑造成一个天真纯真的形象,成为了战场上的一股清流,孩子去抬走亮亮的时候双方停战,虽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但是那一刻,谁心里不希望有着战争永不存在的心愿呢?

总之,真的很意外,也很惊喜能在春节档看到一部简洁但是却非常有力的电影。重点是,这部电影能在整体上做的很好的同时,也能非常用心的做好细节。

诸如画面剪辑的流畅性,音效剪辑的独特性,摄影远景的审美感和看似体量虽小却情感充沛的文本……

我认为,这些元素中单个元素的缺失可能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部电影的质量,但是,恰恰就是这些用心制作的每一个小元素结合在一起,才创作出了这部各方面都很出彩,质量绝对过硬的《狙击手》。

这部电影也像一个真正的狙击手,在欣赏时,突然给你一个惊喜,成为这个春节档绝对忘不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