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50届戛纳电影节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颁给了《樱桃的滋味》和《鳗鱼》,两位世界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今村昌平共享这份荣誉,奖项的难舍难分侧面说明了《鳗鱼》的水准与质量,在我看来,今村昌平的《鳗鱼》同《樱桃的滋味》一样,冷峻又不是温度、严肃却烟火十足,其间涌动着的人性之谜颇耐人寻味。
《鳗鱼》讲述的是一位“杀妻犯”重启人生的故事,“边缘人”无疑是戛纳的最爱,因为边缘具有足够的暗黑底色与无望挣扎,主人公山下也的确如此,在他平静如水的面部表情下,潜藏着一颗不断被撕扯的心,“杀死妻子究竟是因为爱还是嫉妒”“到底有没有收到那份告密信”一直萦绕在心间,这两个问题既充满宗教色彩又是他人生的诘问。
桂子的出现,就像是一块楔子慢慢的潜入他隐秘而又不断渗血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那种不需要被说明却清晰无比的感情成了救赎彼此的良药,山下与桂子都获得了直面过去的力量,他们在彼此缠绕的人生中,把自己扭成了“鳗鱼”的样子。
说到“鳗鱼”,既是片名也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实体,我想今村昌平肯定无意纠正亚里士多德关于“鳗鱼”的研究,他将鳗鱼放置于如此居中的地位,无非是想用鳗鱼这一生物来隐喻山下,或者说今村昌平的野心不止于山下,而是整个人类,就像鳗鱼必须要游回马尾藻海产卵终结一生好似获得救赎那般,人类所犯下的错误也只能回到错误本身去得到救赎,正如山下,在不断闪回中重新经历杀妻现场、在如撒旦般的“高崎”不断拷问中走向真相,只有面对错误得到答案,所谓“重生”才会真的成行。
今村昌平的人类迷途指南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