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3
关于二战抵抗运动、地下组织的经典杰作。
本以为是战争片,实际上延续着梅尔维尔的地下题材,同样是高明的“罪犯”,不过是有理想的正义的战士。
主题其实很正很传统-个人情感和组织纪律的矛盾,牺牲小我保全大局。某种程度上是欧洲的主旋律电影,奈何拍得如此高明。
不同于《无耻混蛋》那种戏谑与戏剧化的英雄主义复仇爽片,贬低敌方、手撕鬼子的场面完全没有出现。谍战的悬疑气氛被合理适度地还原,这当然和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有关。同样是微观史实的书写,可以和《帝国的毁灭》对照观看-对抗的两面都走上了不归路,本片更为含蓄沉郁。既不煽情也不演绎,而是把所有情感和价值这些都融入影像留给观众自己挖掘。没有戏剧化的表演和阐释,只有从外向内的刻画。不是通过对细节的高度把控和设计来取得形式上的完美统一,而是通过写实和具体的细节描绘来呈现氛围和更深层的统一。封闭空间、雾气、沉默与行动…因此优点在于写实,同时冷峻平淡-几乎是布列松式的:观者需要一定的主动投入才能理解体会,但因此也会更为深刻。
就影片的视听而言,有风格特色,但未能做到不着痕迹、大巧不工,和大师尚有差距。
ps. 大银幕沉浸体验满分,中间虽然处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但是清醒的时候都全神贯注。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8.2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8.3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7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8.1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8.1
25.5.29小西天
ps.今天又是犯难的一天。一张票收了又出,出了收,在本片和恐惧的代价之间反复犹豫徘徊。但决定了就不后悔,也没让我失望。
简评-关于二战抵抗运动、地下组织的经典杰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A- 一刷8.45,瑕不掩瑜。二刷8.3/8.4,依旧是佳作。观感和简评大银幕的清晰和沉浸感、被淹没的体验是难以估量的,能够放大现实的真相,有着无以言表的感染和说服的魔力。(30-60分钟睡了)前半程略显平缓累赘,后面情节更为精彩。 ...
大银幕二刷《薄荷糖》-简评
A一刷8.5/8.6,二刷基本维持。上次看很有感触,但缘于不了解历史背景不明就里,中途不够专注,这次一样中途犯困。初看已经是四个多月前了,当初只看了个皮毛就开始六经注我长篇大论。本次抱着朝圣也是重估的态度而来,大银幕重温没想到更为震 ...
观感
B第一部戈达尔后期作品。暂且打三星,无法理解只能感受。(说出来的都是nothing)无法感受那就不分析了。整体上比较清奇,很有实验性。论文电影a study。黑幕和分屏,内在和外在声音的交织,(回音)多声轨的运用是最大特点。画外音究 ...
观感
A-8.3后半程略困,整体观感好过于《日月无光》。文思泉涌,散文电影堪称思想和情感的双重盛宴。没有《日月无光》那么零散与飘逸,更能代入其中去感受,而非将画面作为客观对象看待。低劣简易的动画和特效成为辅佐性的,插入反身性的自嘲,以及链 ...
简评
B+8.0/8.1久仰,第一部吴宇森。香港警匪片的一个成功范本,模板出来的东西上限在那,毕竟本片还是做到了上乘。实际上也是美国黑帮片、西部片……种种好莱坞模式的本土化移植。多少被感动了,选择相信这场梦-好莱坞的神话。要承认作为现实之 ...